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9849|回复: 15

王凤仪善人思想集下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12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凤仪善人思想电子书下载,仍在完善中。。。。。。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三七养生加入

x
发表于 2008-11-12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法下载啊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2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绒绒 于 2008-11-12 16:50 发表
无法下载啊 楼主。

请将您 E-Mail 地址留下我发过去。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3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书为V1.0版,目录见附图,以后会陆续补充,昨天从孔夫子旧书店淘到一本康德年间的《性理疗病征验录》,也将陆续输入到此电子书中,计划将此书做成一本大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三七养生加入

x
发表于 2008-11-13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佩服

有什么需要的我可以帮忙
发表于 2008-11-15 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辛苦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8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玫瑰天竺葵 的帖子

暂时还不需要,谢谢!
南无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4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门翼屏居士讲五行性

??讲五行性,要追究到性上。俗语云:“谁能谁不能?能者在五行。五行推不转,能者也不能。”人有什么性,就有什么命,就遭遇到什么环境。人个个禀赋五行,这是五种气,由道德会的王凤仪老先生(王善人)深发明之。人的性命都离不开五行。你能认识五行,知道自己以什么为主?犯什么毛病?五行中缺什么?应补什么?才能五行圆转,进而改造自己性格,改变命运,超出气数。

??性乃人的根本,懂得运用五行,才能变化性质。即是“去习性,化禀性,圆满天性。”若不懂五行,被习性、禀性所拘,则死在五行中,故人必要死心化性,然后立身行道。

木性

??研究五行性,先从人的体质、形状、面色、行态上去领会。木性人身材细高,长脸,上宽下窄(瓜子脸)。生气时,面呈青色而带杀气。东方属木,有甲(阳)木及乙(阴木)。五行业中属工,五常中属“仁”,五元中属“元性”,五戒中属“杀戒”。好怒伤肝,胆相连,故有肝炎,肝癌、胆囊炎、胆结石、胆浮水,腹部肿胀等病,先把木性病说出来,若想病好,要拨阴取阳,病情亦可转危为安。

??阳木性人,仁德,正直,有担当力,有大慈大悲,大喜大舍的精神,立木顶千斤,木横能担,竖能立,做事做得漂亮,且真的爱人爱物。阳木的仁德,发于萌芽之处。譬如,你见到有人即将要掉于井里,不管你是好人坏人,都会立刻伸出手来救他,此即恻隐之心。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是天然的本性,乃仁之端。若把这个仁德放大,处处能仁人爱物,则可以支撑天地。所以在佛戒里仁是戒杀。阴木有一股硬劲,能把硬东西折断,阳木则保护生灵,故要戒杀。戒杀便能保持元性,达到真仁。

??阴木性人,好抗上,多不孝,不服人,觉得人不如己:“他有什么了不起?”好专权,所谓“倔、强、硬、顶、碰”。木头就有多种,粗细坚柔皆不同,木性人也有种种不同。阳木是好材料,木纹顺生,用斧头容易劈开,木一磨自然有光泽,堪为栋梁。阴木则不然。有些木头扭劲,利斧也劈不开,磨它也无光滑,只足以投入火堆当柴烧,或者做凳子。大家想一想:我是那一种木?是笔直耸立的阳木,则做事圆融,有光彩,人人敬爱。若是阴木,则又僵又硬又别扭,与人无缘。

??五味中,木属酸性,因此阴木人说话有酸味。譬如有些寒酸书生,虽家贫然高傲不可侵犯。这种木性人脸发沉闷,威严可畏,令人不敢亲近,能够翻脸无情。他像孤树一般,树下阴风肃肃,坚硬且脆,这种人“难”大。阴木性人太直硬,喜犯上,自古以来很多名臣就犯这个毛病,恃仗才气,自视不凡,谏上时语气尖酸刻薄。如苏东坡本为翰林院大学士,但他谏主上时,话里带讽刺性,喜顶撞,直言不讳,不够婉转圆滑,故神宗不悦,把他贬到黄州。东坡一生被贬多次,后流放到海南,正因为他犯了阴木,性高傲,发酸,抗上,不服气。论语云:“事君谏斯辱矣,事朋友谏斯疏矣”,是木性人之良训。阴木人性情孤僻,独断独行,非学柔软不可,否则到处碰壁。一碰壁便生怒气,怒气伤肝,导致肝癌等疾。怒,“奴”字安在“心”字上面,不是大吵大闹的发脾气,而是在肚子里蕴藏一股愤愤不平之气,能伤真仁,损害元性,故阴木人一生遭难。

??另有一种阴木:本身软弱无力,不结实,所谓“朽木不可雕也”,经不起刀子的刻凿。既不能担当,又要担当。把事情办不好,又将过错推到旁人身上。这种人乍眼看去好像很平和,到处事时则优柔寡断,瞻前顾后,软弱无能。又有一种人,做事不爽快,若令他闲着,他又作怪,比喻木板,势力薄弱不能负重担,摆在那儿它却翘起来。因此大家可以自我省察:自己是那一种木性?对照一下便知道自己是阳木居多?还是阴木居多?进一步便要拨阴取阳,变化性质。

??木的性质有千差万别。人人所禀赋的木性都不同。就算是双胞胎,性质也不是完全一样的。能将父母遗传的本性,拨阴取阳,就能变化性质,扩而充之,将阳木之“仁”德发展到极点,就能利万物。你看,松柏耐寒,天气愈冷它愈青翠,松柏能傲霜雪,此是它出贵处。三国的关羽面枣红色,他是木生火的典型,若往阳方面圆转,五行能相辅相成而不相克。关羽有阳金性,故大义参天;又有阳木性,故勇猛果断,有主宰,宁死不屈,有大牺牲精神也有阳火性,故明理,守礼守分。

??关帝庙上有对联曰:
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马,无忘赤帝。
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刀,不愧青天。
??当刘备要西征时,诸葛亮就将荆州咐托关羽,命作荆州吏。荆州的地势及重要关键,四边受敌。孔明教关羽,北拒曹操,东和东吴,保持三国鼎立,临走时授以印绶,咐以荆州百万群众。东吴见荆州不能要回,遂派鲁肃做媒,提议关羽之女嫁给孙权之子,以成秦晋之好。怎知关羽木性有傲气,叱曰:“虎女焉嫁犬子乎?”从此与东吴结了仇。后来东吴与曹操结盟攻打荆州,以致关羽败走麦城。最后关羽被东吴所害,斩了头,皆因他的阴木作怪而终于吃了亏,这样大仁大义的人,就因为一点酸性而遭杀身之祸。关羽被杀后,英灵不散,在空中骑赤兔马,高声唤“还我头来!”当经过荆州玉泉寺时,遇僧普静,便对他说:“将军要头,你从前斩了五关六将等众人之头,他们又向谁要头呢?”关羽言下觉悟,当下见性,即皈依佛法,故现在寺庙都供奉之为伽蓝菩萨,保护道场真宰。关公是真阳木,故仁中有智。孙权曾请他赴宴,预备会中把他暗杀。然关羽胆略过人,毫不畏惧,单刀赴会,能履险如夷,这是从仁德里生出智慧来。

??阳木主仁德,这个“仁”,是天地之枢机,阴阳之道气。杏仁、核桃、稻米、水果等都有一个“仁”包含在内,这个“仁”伤了,便伤元性,不能发育万物。颜渊某次问仁,孔子曰:“克己复礼为仁”。这个“仁”,像杏仁、核桃仁,起先要埋到地里,即是“克己”,克制自己私欲,才能归复天理。若予以适当的耕耘、灌溉、阳光、肥料,久而久之便会发芽,发挥“仁”的作用,这个“仁”若能发展到极点,能利益万物。

??颜渊再追问下去:“请问其目”,欲知仁的条目。孔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果然能按照这些条例修行,故孔子赞扬他谓:“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就在微细处。颜回能心不动,不离仁德,因此能成为“复圣”。

??在五伦里,兄弟属仁。伯夷叔齐,是孤竹君之二子,周武王灭纣,二人耻食周粟,隐居首阳山,卒饿死。孔子说他们兄弟俩是圣之清者。曾有弟子问:“伯夷、叔齐,他们逊国让位,心里会悔恨吗?”孔子答:“求仁而得仁,又何怨?”他们让位是想求仁德,而终于得到了,还有什么悔恨呢?真欲修仁者,到必要时能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孟子曾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大家看看:那有现成的佛?释迦牟尼佛在雪山六年苦行,日餐一麻一麦,后到菩提树下静坐四十九天,夜睹明星而悟道。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饱受坎坷,在陈蔡绝粮,乐天知命,不畏不惧。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都是仁德之至高表率。圣贤不是坐享其成的,靡不经过千钟百炼,动心忍性,到最后才成就仁德。天降福是逆来的,若无逆境之磨练,你也不会成道。这等于给你加肥料,令你的苗芽长得更茁壮。

??欲发挥仁德,要低要矮,矮到极点,便生出智慧来。比喻一棵大树,其根扎到深处,得着水源,树才能长得高大。故云:“以德插底归仁”。木性人要学低矮,柔和,根插到水里便能蓬勃生长,这是水生木的原理。

??康德八年(一九四一),我到北安,东北在日本人统治之下,粮食短缺,自一九四○年至光复(一九四五),中国人不准吃大米饭。若吃了便加上“反满抗日”的罪名,认为国事犯,要坐牢的。道德会人数几百,因为不够粮饷,无法开会。时有一位刘惠忱老师便说:“我们应该认账,不要不服气,这是天数来折磨我们,我们别与西风纷争,要矮要低,矮到极点就能生仁。”东北是过了农历五月才长青绿,于是,大伙在五月十五便到山上采野菜。我们吃的是粗高梁米(碾过一次),油麦面、橡子面等,又涩又苦,难以下咽。现在将油麦面撮成一团,再加上粗粮,用黑菜包着吃,反而觉得很好。采了很野菜,将之打包裹,运送到缺粮之分会,过年时还有剩!我们就依照刘老师的话,不怨天,不尤人,不贪美味,吃的也乐融融,如是者平安渡过这个灾劫。

??因此,我常说:“鸭子嘴扁,最撮着草来吃;鸡的嘴尖,是啄食。各有各的功能,那有谁对谁不对之理?”这样一想,就不会对人不服气。一块木纵是好材料,也要受磨,所谓“不受磨,不成佛”,伟人圣哲都是饱受折磨,断无一帆风顺之理。人能低一点也无妨,互相忍让,便能过得去。能让、不争,才能圆满天性。根插到底,水生木,木的元性始能发挥,光月磊落。这就是中庸之所谓“天命之谓性。”孔子曰:“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道家话“修心炼性”,佛家谓“明心见性”,心里头不能有一分不服气,否则不能成真仁德。

??欲归复本性,可以按照五个步骤:

??(1)博学之:广博的学习(2)审问之:详细的自我审查,找找自己的缺点。人都是看别人的不对多,看自己的不对少。(3)慎思之。慎重的思考及归纳。(4)明辨之。明确分辨是非,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5)笃行之。最后,还要切实去行,做人要竖立标竿,有明析的目标,才知道如何去争取。

??本来,五行是人人所赋有的,但各有所偏。阴木性最大的毛病,就是不服气。愈比他强的,他愈要找他摔角,找人毛病,阴木性人直硬,谁也劝不过来。牛就有蛮牛性:你愈打牠,牠愈往后退。木克土的人,你骂他,他发呆不动弹,性多不孝。故云“木克土,不孝祖,先去母”,把母亲也克死了。性是人的根,命是所结的果。你有什么性,就有什么命。譬如,一个人多难,就是由阴木性招来的。一个人多累,就是阴土性招来的,欲反阴为阳,返回天性真灵,就要栽培德、行、戒杀护命。


[ 本帖最后由 慧阳 于 2008-11-24 08:59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4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木性的优点】

??能为栋梁。这种人有学识,能干,公平正直,宁死不屈,不肯变节投降。现在向大家介绍“硬脖子”县令的故事:汉朝光武帝中兴,是为贤君。幼年时由其姐姐带,因此他对其姐湖阳公主非常敬爱,登位后把公主请到华丽的宫殿居住,可是湖阳公主有些狗奴仆,仗主人势,在外面敛财欺民,奸淫妇女,无恶不作。某次公主的大总管来到某县里,剥夺民财,该县的县官性情耿直,至正不偏,号称“硬脖子”县令,对权贵绝不阿谀奉承。他发觉公主的大总管,明目张胆的违犯国法,遂把他请到县政府厅里谈判,说:“你是否犯了如是如是国法?”大总管冷冷瞧他一眼,说:“我有没有犯法,根本轮不到你管?你这个奴才有何资格管大人的行政?”县令也不动声色,很和气地说:“请大人到隔壁的厅堂里,共议此事片刻可否?”大总管就随他去,殊不知隔壁就是法庭。县令一进去立刻穿上朝服,登上正位,开堂审判,把大总管押下来,将其在县内贪赃枉法的罪状,一一宣读,结果打他几十大板,又将其随从推出抄斩,法令严峻,丝毫不茍!

??大总管被打后,被随从抬回京城,禀告公主。公主听了很气,立刻上诉光武帝。武帝把县令传到王宫里问话:“你身为一个小县令,岂可胆大包天,把公主的佣人毒打,将甚随从斩首,你不知这是杀身之罪吗?”县令理直气壮,振振有词答曰:“臣只是执行法律。国法乃皇上所立,执行国法,乃是忠心于国家,若要把臣斩首,臣亦无怨。”说完,正气能凛然,全无惧色。

??光武帝听了,知道这个县令讲得有理。可是湖阳公主还是不甘心,要求皇帝惩罚他。武帝乃对县令说:“你就向公主叩头陪礼认错就算啦!”县令反对曰:“臣向公主顶礼示敬,乃礼所当然。但不能向公主陪礼认错,因为臣没有错,云何陪礼耶!”好一个木性人,又刚又直又硬!武帝没他办法,唯有教太监走到县令后面,乘其不觉,用手推一推其脖子,头往下一低,象征式的当为低头认错,这件案子才平息下来。后来,这位“硬脖子”县令不但没有被降级,反而升级,做了知府。他就是阳木性的典型,临大节时宁死不屈,不畏不惧。

??自古以来的忠臣义士,都有这种阳木性,所以立得住。烈女节妇,能够殉夫,或守孀坚贞不渝,都是这个木性支持,民族英雄,为保护国民而殉身,也是凭这个阳木立志。若是卖国奸臣,就缺乏阳木,所以才卖主求荣。现在讲讲荆轲刺秦王的故事。

??战国时代,七雄割据,燕国太子丹曾在秦国作人质,后逃跑回国,重整江山,对秦王恨入骨髓,故欲报仇雪恨,当时有人推荐荆轲,谓“荆轲是大忠大孝之士,惜有老母在堂,不然他能为燕国尽忠到底!”燕太子遂遣亲信大臣到荆轲家里,细探情况,对荆轲说秦国的霸道、残酷,及如何把燕国每辱得无地自容,故要找人杀他以雪耻。荆轲说:“臣是义不容辞,为国家尽忠效劳,无奈老母在堂,必先要将这事禀告高堂,才敢答应。”遂退入屋内拜见慈母,但荆母已在屏风后洞悉详情,当下自缢殉国,即留下字条曰:“我儿应为国雪耻,必以我为累”,她是多么一个贤义之母亲啊,为了报国,宁可自我牺牲,不愿耽误儿子尽忠的机会,故国乱出忠臣。

??太子丹遂把荆轲收到门下。轲献计曰:“秦早欲得燕国最肥沃的土地督元(河北省)。我拿着督元地图去献秦王,也许能当命见他。”轲又私下里跟秦逃亡之将樊于期商量:“秦王害死了将军的父母宗族,还出赏格要将军的头。我预备去行刺,怕的是见不到秦王。我若献上将军的头,他一定让我见他。到时,我左手揪其袖,右手执匕首扎其胸。如此,将军之仇,燕国之仇,列国诸侯之仇统统报了。将军认为如何?”樊于期咬牙切齿地说:“我天天正想这件事,你还怕我舍不得这颗人头吗?好吧!你拿去,祝你马到功成!”乃拔出宝剑自杀。

??荆轲派人通知太子丹,太子丹把人头装在木匣内,又送给荆轲一把名贵的匕首,用毒药煎过,只要刺出一丝血,就会立刻死亡。轲说:“我有好友盖聂,远游未返,要等他回来做我帮手,才可行事。”太子丹心急欲报仇,说:“我这里也有几个勇士,你就随带秦舞阳做帮手好了!”

??荆轲到了咸阳,通报上朝廷,秦王接见他。他奉着樊于期的人头,秦舞阳奉着督元地图,一步一步走上朝堂之台阶,这时秦舞阳害怕起来,面如土色,秦王怕有诈,命秦舞阳退下,独许轲一人上来。荆轲先献樊于期首级,继呈地图。把那卷地图慢慢打开,一个一个地方指给秦王看。图穷而匕首现,秦王吓得跳起来,荆轲左手把秦王袖,右手将匕首刺其胸,秦王向后一转身,袖子被割断。轲紧追在后,秦王只好绕着大铜柱子跑。秦王拔剑,砍轲之腿,轲站立不稳而倒地。拿匕首飞掷秦王而不遂,秦王又向轲砍了一剑,轲用手一挡,砍去三个手指头。他苦笑着说:“你的运气真不坏!我本来想逼你退还诸侯的土也,故没早下手。可是你也长不了!”秦王一连气砍了他好几剑,荆轲亡,而台阶下的秦舞阳,早被武士们剁成肉糜。

??荆轲这样殉国实在可惜,他与母亲牺牲一切,终未能成功,也可以说是天也、命也、数也!可是,他们慷慨就义的魄力,实在可敬可佩!这些英雄都是有阳木性,绝不被财色所迷,美女当前也面不改容,但为了爱护民族国家,他能够豁出一切。水浒传里的好汉,都是有阳木性,胸间酝酿一股怒气,若用得当然,则成为浩然正气,所谓正气凛然,富有筹略,遇难不变,视死如归,皆是英雄本色也。

??历代的烈女节妇,也有阳木性,临大节时,志不可夺。有些女人廿一、二岁开始守寡,家贫如洗,带着幼儿,活到八十余岁从未变节,这一类的烈女,不胜枚举,在我故乡双城县东门外便有十六个烈女牌坊,皆是表扬这种刚直有节操,坚贞不屈之女中豪杰,我们修道人,应以此种阳木性作为圭臬。释迦件尼佛在雪山受苦六年,饿得骨瘦如柴,从未萌回王宫享受之念,这也是阳木的真仁真勇,发挥尽至,才成为大觉世尊。也为我们开辟了一条修行的光明大道。

??真仁德,是爱人爱物。诸葛亮在南方(今之安南)七擒酋长孟获,终令对方心悦诚服,班师回国,军行至泸水,狂风骤起,兵不能渡。土人告曰:“夜夜闻鬼哭神号,瘴气遍地,阴鬼无数。须依旧例,杀四十九颗人头为祭,怨鬼自散。”孔明曰:“事已平,岂可妄杀一人?”唤行厨以牛马之肉和面,塑成人头,名曰“馒头”,当夜亲临泸水之岸,扬幡招魂,宣读祭文,将馒头等祭物尽弃于水中。次日云消雾散,风平浪静,蜀兵安然得渡,功归真仁德之感召力也。

??有人曾问孟子:“敢问何谓浩然之气?”孟子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而这种浩然正气,本于自性的仁德,若用正当的方法培养,不损害元性,就能发挥强大无比之力量,充塞天地,这种正气,若不配合正义及天理;若无此二,它则颓靡不振。跟着又说:“是集义所生,非义袭而取之也”。它是集合了我们仁义之本性,从内在发挥出来,而非内在的仁义,到外面袭取而来的。这种阳木的仁德发挥圆满,元性充足,便可以返本还原,归返天性。
发表于 2008-12-8 07:16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了!谢谢楼主!



[ 本帖最后由 zyz662006 于 2008-12-8 07:18 编辑 ]
发表于 2008-12-9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了!
发表于 2008-12-26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了,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7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是老版本了,新版本请从 http://www.37ct.com/viewthread.php?tid=15018&extra=page%3D1   下载,或者从 amtf666@tom.com,密码 12345 下载(包括刘善人威海讲道MP3音频文件)
发表于 2008-12-27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发表于 2009-1-20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功德无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6-17 14:05 , Processed in 0.03420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