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5206|回复: 8

女儿发烧喉咙发炎(2岁4月)经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27 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女儿基本是每月必发一次烧,次次因喉咙发炎引起。上个月我用桂枝二陈汤:桂枝3  白芍3  炙甘草2   陈皮2  半夏2  茯苓2  生姜2片  大枣1个,开水泡服。虽有效但功效慢,夜里烧到39度后才出大汗后退烧,大概要4天才好,期间发烧反复。这次我用葛根汤:葛根7  麻黄3   桂枝5   白芍5   生姜3片   炙甘草5   红枣5枚,加4碗水大火煮成一碗半水,空腹每隔三小时喂一次,至少小半碗(小碗)。晚上7点多才开始服的药,只喝二次,不到半小时后出微汗,之后每隔一段时间就出微汗,一夜体温保持在38度左右,所以我很安心。早上降到37。7,我继续喂药,能喂多少就算多少,反正一天内每隔三小时就喂一次,喂完为止。到中午完全退烧,一直没有复烧。
这是我第一次经历最轻松的,没有反复高烧(40度),没有拖到4~5天。我总结经验得是:
1、桂枝二陈药份量太少了,应再多点,煮一下更好。
2、不要见退烧了就停药,再服一剂加固。
3、喂药时小孩挣扎哭闹出汗,喂完应立刻用毛巾抱住擦汗,确定不出汗后才轻开。
4、喂药后最好能喂热粥,一能继续催汗,二能发挥药力。
请有心得的妈妈多点一起交流,指点。
 楼主| 发表于 2008-8-27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交流室看了李可老的治病思路和方法中叙:伤寒论的药方为什么在现代就不起作用?原因在药量上,古代的一两=现代15。625克,而李时珍不熟古代度量衡的演变说:古之一两,现之一钱。导致现在的药力只有古时的十分之一,所以出现无效或慢治。
葛根汤和桂枝二陈都是治感冒发烧喉咙发炎的,我用了加重量的葛根汤就比轻量的桂枝二陈见效快的道理。
发表于 2008-8-29 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1,药量绝不是越大越好,好像是你的心太急了。其实该发不发的烧,早早退下,也未必是好事。
2,见好就收,过犹不及。
3,非常好的办法。建议推广。
4,桂枝证非常适合,不错。
 楼主| 发表于 2008-8-29 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因我小姨小时发烧,因外婆忙工作没理,烧过度坏了耳膜,就成聋哑人,现在只稍微听到飞机和鞭炮声(这个现象先生也解释过,可能是乙脑)。有一个这样活生生的例子,我又不是学医的,辩证有限,家人能信任我让女儿任烧吗?
老公又是学西医的,动不动就说超过39度会烧伤人,喉咙发炎一定要打消炎针,我还傻BB的,信以为真。结果常服消炎药无效(温病派更没用),总是要挂水才收尾,搞得女儿月月必烧,一年多了还是20斤左右,面色青黄,迫得我必须学中医,学用药。
我是4月份才开始用三七中的方子,虽然我有二次用错药,但女儿真的不用挂水就能挨过,我也越来越有经验。
不让看西医,家人现在还在反对,但声音小了。只要在这一年内不用挂水,我相信他们一定会改变态度接受我的。
 楼主| 发表于 2008-8-29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女儿虽退烧了,但第二天喉咙又红肿了,声音沙哑,但不烧。我用了麻2细1附3,女儿服了一剂,喉咙依然红但没有加重,只是有点咳,无痰,鼻子和周边起好多小粒粒,象婴儿胎毒,我想是在排毒。
 楼主| 发表于 2008-8-30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服麻细附第二剂,白天咳的有点多,妈妈认为咳久了会造成肺炎,说明天还不见好就带去看医生,结果我和她吵了一架。妈妈是认为中药不算是药的那种人,老说我不给女儿吃药,气死人了。老爸还好,劝说妈妈别太紧张了,病愈是要时间的。到晚上咳就少点了,只是睡前多点,睡着后一点都不咳。
发表于 2008-8-30 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心态要摆正,不能和妈妈吵架,她也是为了小孩好,只是方式错了,
发表于 2008-8-30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能接受中医就是有福之人,小孩生病用药是一方面,妈妈的心态也很重要,建议看王善人嘉言录。
“女儿基本是每月必发一次烧,次次因喉咙发炎引起”
可参看王正龙老师的疑难杂症系列,像这类发烧,多为少阴症,麻附细对症。
 楼主| 发表于 2008-8-31 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深渊师兄,女儿已经好了,第三付都不用服。
王善人嘉言录我有看过,我是无神论者,他的观念我无法接受。但我会做善事,我和妈妈就捡4条流浪狗,收养3条主人遗弃的狗,常给流浪狗送食物。该捐款时绝不拖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30 08:56 , Processed in 0.01988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