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5351|回复: 12

理事圆融,念正业转(法师开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11 07: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理事圆融

我们凡夫“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都非常强烈,邪知邪见一大堆,也就是所谓的“八十八结使”。在习气方面有五钝使—五种慢性的烦恼,即贪、嗔、痴、慢、疑,想得到,做不来。知见方面有五利使——五种急性的烦恼,即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和戒禁取见。这五利使,只要你碰到善知识看了经典,便有机缘转过来的。

《楞严经》云:“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就理惑与事惑而言,理惑即五利使。《俱舍论》也提到“理惑顿断如破石”。事惑则是指境界方面的,习性上,心境上都摆不开。《俱舍论》有云:“事惑渐断如藕丝”,所以《俱舍论》与《楞严经》对这两惑的诠释恰恰遥遥相印证。

我们懂了道理以后,就要一步步来起修。《六祖坛经》里面神秀大师和六祖二人讲的都没错,一个是讲渐修、一个是讲顿悟。没有渐修那来顿悟呢?好比电灯一开马上亮,但是光亮的电灯后面要有电路、开关,乃至输配电、发电厂等等,准备工作不知耗费了多少人力、物力?可见渐修是备极艰辛的。

观念上要转比较容易,习性上就难多了。修行上有句名言曰:“破戒不足惧”,破戒只要忏悔,还可以改过而慢慢升华;但“破见”就不是可以忏悔了事的。譬如说“没有三世因果、没有六道轮回”,这观念上改不过也就没救了。最可怕的是自以为是、不谦虚、不肯虚心求教别人。各位!在修行方面,见地是相当重要的,把道理弄懂了,修起来便事半功倍了。

念正业转

我们平常所谓用功修行,应做到“行住坐卧都在进修中”。不论你高兴与否?身体健康与否?在顺境,或在逆境?一切时中皆是我们的道场,皆是自己修行的下手处,那怕你病了、累了、腿熬不住了,都要去转化它。所谓“正心、诚意”,一定要与正念相应。

人活着这么一口气,全身充满了业报之气。平常,我们说“业气”,这“业气”就是由于业力的牵引时时在把我们缠绕着,让我们不得自在,所以要念念在“正念”中。

一个人心念正,便能心平气和。若是身体已经不舒服了,而内心又是乱哄哄的,岂不乱上加乱了吗?如果这时候你的心很宁静,那就已经化解一半,甚至也可以慢慢化为乌有了。这是我们在顺境、逆境中修行的一个关键。也就是说,凡事要能够逆来顺受,君不见“忍”字上头一把刀吗?到最后甚至还要把“忍”的对象都抛掉。佛法讲“无相”,真正无相,是没有一个能够忍受的我,也没有一个所忍受的对象的,所谓“三轮体空”,能达到这个境界,则我们的“业气”、“心境”自然就平和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6-11 07:17 | 显示全部楼层

洞然明白

「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大道并不困难,怕的是我们的心念喜欢起分别,唯有把心中一切执着都扫掉,不论喜爱或憎恶,完全抛开,才能真正了然于心。故修行必须把自己的个性调得很柔和,才容易上路。

「普贤十大愿」讲到「恒顺众生」,就是我们随喜功德,多赞叹他人的长处,包容他人的缺失,以「利他」为处事的原则。此外,要经常忏悔业障,忏悔我们何以有这么多妄想执着?何以大道不现前?何以心里面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如此强烈?何以修法得不到好处?时时刻刻警惕自己:切莫掉入强烈的我执、法执中,乃至自己的主观意识中,待人处世恭敬谦虚,才是最大的修行,常常存有一颗喜悦的赤子之心,别人看了也会被你感染,难道这不也是一种功德吗?
 楼主| 发表于 2008-6-11 07:19 | 显示全部楼层

修与不修

《金刚经》对我们的用心如是开示:“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过去已过去,未来尚未来,当下不住。因此,我们用心要像镜子一样,不将不迎、不迎不拒,来就来了,去就去了。理念上能这么用心,见地上能这么清明,你的修证功夫,乃至身心自会渐次随着转化。

从表面上来看,一个人整天到底念多少佛?拜多少拜呀?这只能说是加行法。至于他真修了吗?这就要看他对“法”的认识如何?以及相应与否了?如果相应了,就等于六祖惠能大师告诉惠明禅师的:“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所以修与不修行应该从这上面来着眼,而不是从他表面忙得一塌糊涂来看的。有人看起来懒懒散散的,平常没打坐,也没念佛,似乎并没有在修,可是他的内敛功夫却是深藏不露呢!

密宗有个典故说:有两个师兄弟,一个是拼命的修,非常用功,可是怎么都不相应:另一个看起来马马虎虎的,不修边幅不拘小节,结果后者证道了。可见着眼点是在这地方。当然,下手处还是要加行,只问自己耕耘如何,不看别人,心眼要随时返照自己,能如此用心,经常念念“三心不可得”,既是着眼处,也是下手处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6-11 07:20 | 显示全部楼层

收摄眼根

这个香板打掉你的过去心、现在心与未来心,这三心了不可得。佛陀昔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也就是说,他二人相应了。佛便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付予摩诃迦叶。”

     如何是各位的“正法眼”呢?《楞严经》告诉我们:“父母所生眼,能观三千界。”我们的肉眼,宝贵得不得了哪!包括你打妄想,都是用眼根的。那么该如何来收摄你的眼根呢?只要你懂得,就能与道相应。

凡夫的眼睛,习惯性都是往前看、往外看,妄想打到那边,眼睛就看到那边;而且只看别人,不看自己,所以返观相当重要。佛说:“吾有正法眼藏”,藏于何处呢?——涅槃妙心,实相无相。藏在无住的境界中,坦然而住。

记得当年我闭关时,南师曾以一般公案来接引我,他说“有名的药山禅师,经常鼓励徒弟们用功,但却不要他们看经书。有一天,他在看经书被徒弟瞧见了;便问他:“师父啊!您平常教我们不要看经书,怎么自己反而在看呢?”药山答:“我看经是遮着眼睛看的,可是你们看经却把牛皮都看穿了”。现在有那么多人近视,都是这样瞪着眼睛看来着。

南师教我们看经、看书、乃至看电视、看电影,要看它的境界,不要用视神经去看,很轻松的,不是你去看它,而是它来让你看,把境界拉到你眼前。

故“吾有正法眼藏”在事修功夫上是可以把视觉神经往后脑缩,如此眼神内敛,眼睛自然往下垂,似乎前后、左右、上下的整个视野,都可以看到了,则身心字在一片空灵中,我们平常打坐,妄想一大堆;念动气动,坐立不安,心浮气躁,当然与道不能相应了。
发表于 2008-6-11 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叹禅音老师的境界,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08-6-11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这些好文章,真想时时贴在眼前 ,记在心里,睁眼也看,闭眼也思。
 楼主| 发表于 2008-6-11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慕中医 的帖子

跟我可没有任何关系,这是上首下愚师父的开示呀!
发表于 2008-6-12 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首愚法師,南懷瑾老師。善知識。
從之受益匪淺。感激莫名。
頂禮贊嘆。
发表于 2008-6-12 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至诚顶礼赞叹 师父的禅心慧语!

阿弥陀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发表于 2008-6-12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发表于 2008-6-12 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
感到自己真是退步了!
发表于 2008-6-15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师教我们看经、看书、乃至看电视、看电影,要看它的境界,不要用视神经去看,很轻松的,不是你去看它,而是它来让你看,把境界拉到你眼前。

故“吾有正法眼藏”在事修功夫上是可以把视觉神经往后脑缩,如此眼神内敛,眼睛自然往下垂,似乎前后、左右、上下的整个视野,都可以看到了,则身心字在一片空灵中,我们平常打坐,妄想一大堆;念动气动,坐立不安,心浮气躁,当然与道不能相应了。”
这个境界只有放松时,才可以体会到一点点。如果,精神一投入,就陷进去了。各位师兄有体会的,谈一下体会,如何才能看到南老所说的境界。
发表于 2008-6-19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随喜各位师兄得发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3 15:11 , Processed in 0.03723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