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1838|回复: 2

大易归来(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11 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们对《易经》有相当多的评价,比如孔子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他讲“五十以学易”,现在的许多专家都认为孔子是五十岁才学《易经》的。有一天凌晨四点多,我睡不着觉,就专门思考这个“五十”的问题。记得我的老师曾经说过,“五十”不是五十岁,那是什么呢? 

  在中国的文化里,这个“五十”有着专门的含义。在五行里,“五”跟“十”代表什么?对,代表土。我突然想到,在《易经》里面,在《乾》《坤》两卦里,九五爻和六五爻,把“五”跟“十”写得非常清楚。《易经》坤卦的六五爻,文言部分,我们读一下:“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这是一个非常高的状态。“黄中”,“黄”是土,“中”也是土。“五”也是土。“十”是两个“五”的意思。还有这个九五爻,在《乾卦》里面达到“九五”的状态,就达到了“大人”的状态。 

  很多人学《大学》,不知道“大学”是什么意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大学”是大人之学。那“大人”是什么?如果不学《易经》,可能我们永远也不知道什么叫“大人”。《易经·乾卦》九五爻的“文言”里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这样的人才能叫做“大人”,而能达到这样一个状态的人,就是圣人。 

  九五,六五,两个“五”合而为“十”。我们学习《易经》,应该了解什么叫做“五十”。“五十以学易”,如果我们换一下语序,“以五十学易”,就能够明白,这个“以”字,是使用、达到的意思。孔子说五十岁,用的是这个格式:“五十而知天命”——这个才是五十岁,中间用了“而”字,起转折的作用。所以“五十以”跟“五十而”是完全不同的,古人用字相当考究,不可能在这里用混的。许多专家学者因为没有这样深入地去思考,去体悟,所以把“五十以学易”翻译成“五十岁学《易经》”。说孔子五十岁才学《易经》,道理上是讲不通的。

  前面还有一个“加我数年”,这又是什么意思呢?就算是五十岁,加几年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自己五十岁已经知天命,如果还没有学《易经》,这是完全说不通的。

  到这里,我们真正去体悟圣人的话,明白孔子到了七十岁左右的晚年,因为非常喜欢《易经》,但是认为自己并没有达到“五十”的最高状态,所以想叫上天再多给自己几年时间,继续学习《易经》,达到“五十”这个标准,他就觉得可以无憾了。如果没有用心体会圣人的心,要把这句话解释清楚是非常困难的。要把《易经》读得相当熟,在《乾》《坤》两卦里,真正领会“九五”和“六五”的状态,才有可能体会到圣人的用心,这就是知类通达的状态。明白了这个,就知道孔子对《易经》的评价是相当高的。 

  在历史上,还有很多人对《易经》有很高的评价。比如,“药王”孙思邈就说过,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一个医生没有学过《易经》,不懂《易经》的原理,是不配做真正的医生的。唐代的名相虞世南也说过,不知《易》,不可为将帅。所以之后的统帅,基本上都是精通《易经》的。这一句话可以扩展到很多地方,比如:不知《易》,无以言军事;不知《易》,无以言外交;不知《易》,无以言科技;不知《易》,无以言教育……那么,我们现在的状态如何呢?举国而知易者,鲜矣!不懂《易经》却当老师,去搞教育,不懂《易经》却当医生的很多,所以在这两大领域都存在非常多的问题。教育跟医疗是社会问题的重灾区,很多错误的观念让我们付出了惨重的生命代价,但是我们仍然不知道原因在哪里。 

  中国历史上下几千年,因为学《易经》而成就的杰出人物真是太多了。生在中国我们很幸运,因为我们有很多经典,但是有没有一本经典,让我们读了以后能够像读《易经》这样,得到一个肯定的答复——可以成为优秀人才?比如说,我们读了《三字经》、《弟子规》,将来能不能成为优秀人才?可能没人敢给肯定的答案。但是,我们只要真的读通了《易经》,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绝对可以承担大任,可以成为超级优秀人才。  

  回顾历史,我们去看看周文王、姜太公、孔子、孟子、刘伯温、诸葛亮、毛泽东等杰出人物,他们是不是都学了《易经》?答案是肯定的。他们有没有学《三字经》、《弟子规》呢?不知道。其实可以肯定地说,圣人都没有学这些,因为《三字经》、《弟子规》是很晚才出现的。我们读书,杂七杂八的都读,不如就读一本《易经》。你读一千本杂七杂八的书都不如读一本《易经》,这个叫做“杂书万卷,不如经书一部”。 


2008年7月,“育心经典”系列儿童读经教材《易经》,经过近两年的编辑校对,终于完成了出版工作,上市发行

我们现在所读的《易经》,也就是《周易》。《易经》有“三易”之说。夏朝的时候有《连山》,商朝的时候有《归藏》,到周朝的时候,周文王和周公共同完成了《周易》。《周易》是以《乾》、《坤》两卦开始,《连山》是以《艮卦》开始,《归藏》是以《坤卦》开始,起始的卦序不一样。现有的六十四卦,据说是周文王推演出来的,就是我们现在所学的《周易》。 

  《连山》、《归藏》的主要作用是占卜。因为《周易》足以包括其中的思想,所以到孔子的时候,他只保留了《周易》,同时也告诉大家,不需要再学那两个版本了。孔子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所以学习《周易》就足够了。 

  “周”字本身有三层含义:第一是“周全”,它的东西非常周到、全面;第二是“周期”,说这个天地之道,变化的规律,就是“七日来复”;第三指“朝代”,代表周朝。 

  “易”字也有三层含义,即有“三易”之说。

  第一是“变易”。《周易》最重要的思想就是“变易”,它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情都在变化之中,里边有很多话进行阐述: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

  “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这是《易经》的四大功能。“以动者尚其变”,凡是要变动的时候,要做一些事情的时候,就要研究变化的规律。有时候,出行要先卜筮一下,因为这里边会有很多变化。

  “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

  “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个大家都听说过的,“穷则变”,是《易经》讲的。《易经》还告诉我们:“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我们看到的一切,不要把它看作是一成不变的,要“唯变所适”,要根据实际情况去适应这个变化。《易经》言“变”,处处都讲究这个变化,这是“三易”的第一层含义。

  第二是“简易”。《易经》把世间万事万物讲得很清楚,很简单,但是我们做事情,很多时候是在不断地复杂化。《易经》把“简单”写得很清楚:“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这一段话讲“简易”,讲得非常到位,非常明白。《易经》告诉我们,只有容易的,我们才会亲近它;只有简单的,我们才能做得长久,才能做得有功。“有功”这个词,是指每一份努力都会有一个结果。很多人因为做事搞复杂化,付出的努力往往是没有结果的。比如说读书,我们告诉大家,一天读七遍就足够了,读八遍可能就是无用功,因为《周易》讲了“七日来复”这个周期的道理,不要以为八遍比七遍好。中医为什么不开八副药,只开七副?一个疗程七副,两个疗程十四副。如果是一个疗程四副,两个疗程八副,有没有人这样开的?如果有人这样开,我们就要小心,那个药可能不能吃,因为这个医生不懂万事万物变化的这种周期性规律。这是从“有功”的角度讲。所以读书读多少遍,读多少天是有讲究的。一天读一百遍、两百遍的做法,我们认为,就是不懂规律的行为。 

  我们把这段话了解清楚之后,天下的道理就明白了,就是要做好简单容易的事情。圣人从来不要求我们做什么高大的、了不起的事情,圣人要求的,是让我们做一些简单的事情,但是要求我们能够长久地坚持去做,积小成高大。后面会讲《易经》里的“元、亨、利、贞”,就告诉我们这个基本的道理。 

  第三个是“不易”。世界上万事万物都会变化,但不是乱变,会遵守一定的规律,这个规律是不变的。“什么事都有规律,什么事都会变化”,说这句话是绝对的,这是“不易”的真理,就是“不易”之道。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处处都有《易经》的影子,但是我们普通人,普通老百姓,是“日用而不知”。天下也没有什么特殊的,不过是“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天地之道,一点也不复杂,每天早上太阳升起来,晚上落下去,这就是天地之道。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每天都会有天亮,每天都会有天黑,这就是昼夜之道。不要小看这个昼夜之道,一旦我们能在生命中应用它,就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非常多的问题。我们每个人,生命中都会有“白天”“黑夜”,不知多少人就死在不明白这个道理上。许多人都是在黎明来临前最黑暗的那一刻选择了死亡。所以,不学《易经》,真的是很吃亏,很多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三七养生加入

x
发表于 2015-9-11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混乱不堪。
举一例:大人一词,何意?
周人不是解释过了吗,何必反反复复发明新意放狗屁?
《斯干》:”大人占之,维熊维罴,男子之祥。维虺维蛇,女子之祥。
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其泣喤喤,朱芾斯皇,室家君王。
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无父母诒罹。
 楼主| 发表于 2015-9-12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人”一词的理解,每个人都可以从不同角度去体悟,非要整齐划一嘛。最重要的是每个人按照自己所体悟的去行出来便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0-4 19:26 , Processed in 0.02651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