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给刚上一年级的儿子读他在图书馆借的书。 大概内容是说小猪和小象在一起, 小象在扔球, 小猪也想扔。小象说, 你为什么想扔? 小猪说, 为了"have fun"。小象说, 扔球有技巧, 需要练习, 不是那么简单。 于是小猪胡乱扔了一个, 扔到自己背后去了, 以为自己扔到了远得看不见的地方。小象指出来, 你其实只是扔到了身后, 小猪一点也不沮丧, 说我"have fun"了。 小猪走后, 小象也试着胡乱扔了一个, 发现果然很"fun"。
书刚读完,边上做自己事情的四年级的女儿插嘴: "我就讨厌这样的书, 不会扔就不会扔, 非要说'have fun'. 现在什么做得不好,或者比赛输了, 大人总说你'have fun'了, 和骗人差不多".。让我对我家姑娘刮目相看。 总是鼓动孩子去用功, 去争夺, 去竞赛, 是一种功利, 让人很累; 但另一种极端, 在孩子不会和输了以后总是说, “快乐就好”,是不是也在否定孩子为失败沮丧,痛苦的权利呢?孩子做一件事情做不好的时候,失败的时候,痛苦地哭了,家长上去说,输了又没关系,你尽力了,你have fun了,本质上,还是家长想拿走孩子体验痛苦的机会。我家姑娘感觉,这就是家长不真实,明明是很沮丧痛苦的事情,你为什么要说我“快乐过了”?比赛也许很有意义,失败也很值得回味,但是有意义的事情不一定都要是快乐的。
有个同事的女儿是个很自觉,和出色,对自己要求很高的孩子。钢琴比赛的时候,中途突然忘记了谱。回家沮丧无比,痛哭了一天,砸自己房间的东西。同事很担心,拼命减压说没关系,忘记谱了也没关系。她告诉我这件事情,觉得这孩子这么优秀, 但是心理素质这么差怎么得了。我的领悟是,越是优秀的孩子,越是没有机会领悟失败的痛苦,偶尔一次失败,周围的人也对他们特别宽容,总是有安慰,疏导,他们偶然发泄一次痛苦,总是会吓倒周围的人。这样的失败和痛苦,在小时候其实很有必要,否则承受能力没有得到锻炼,年龄越大越难办。
快乐很重要,自我调节很重要,但承受和体验痛苦的能力同样重要。小朋友在刚接触新事物的时候,以快乐引导为主,但是也要让他们明白,你如果不愿意承担痛苦和艰辛,你永远也只能在山脚下快乐着,看不到山上的风景。话说回来,到了山上,视野开阔,什么都看到了,你就更快乐吗? 不一定,也许痛苦和麻烦更多,但不一样的是,你对痛苦和艰难的承受力已经比在山下的时候大大不同了,你对快乐的体会要要求也不同了。过去一个电子游戏机就能让你快乐好久,现在只有自己突破自己的潜力的时候,才能让你真正快乐。
不过,人和人不同。比如我儿子,他觉得小猪那样就是好。凡事都有两面,姑娘的性格,会让她不停地吃苦头,也会不停地挑战自己,活得累;儿子的性格,非常满足,但可能也喜欢逃避,不愿意面对挑战。难说哪样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