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9331|回复: 19

ZT 论道家内丹术—一个西方人的观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18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帖]论道家内丹术——一个西方人的观点
转自:http://hi.baidu.com/klxjhmssm/item/61f813ec6c3df3f12a09a4aa
    说明:我读到这篇讨论内丹术的文章时,颇为震动。倒不是因为其中所谈的内容,更多地是因为这是两个蓝眼高鼻的西方人在大谈内丹术——也许很多人还以为这是中国的不传之秘。所以我化了点时间翻译了一下,由于自身水平有限,必有许多不达意的地方,请各位方家多多包涵。由于文中某些内丹术语是用英语表述的,为能传达其本意而未用经典术语,如天罡等。此文很长,这里仅译出了约三分之一。其余部分因为讨论的东西可能有些涉及不宜,所以暂未译出。但这已经可以让我们对西方的内丹术有所了解。

    麦寇文访谈

    EV:时下很多人对诸如太极拳、气功和中医等道家修行法有了许多了解。但是道家修养还有完全不同的另一方面,道家精神工夫,就是经常谈到的内丹术。也许我们可以先略谈一下内丹术究竟是什么?

    麦寇文:这是我兴趣最深的领域,最近的八年里我一直在进行研究,而且事关我是如何迷上道家修行的。以前我最常练的是昆达里尼瑜珈和出自印度教派的冥想术。我初学太极拳时的老师把我引见给谢满泰。谢满泰告诉我的这个太极老师,掌握太极内涵的捷径是先学会气通小周天。于是她就中止教我们太极了。我因此决定去唐人街会会谢满泰,看看他是何方高人。

    EV:我想在这个国家中,绝大多数练太极拳的人甚至连小周天都不知道。

    麦寇文:的确如此。小周天实际上应该是修行的基础而不是顶点。所以我与谢满泰见面时,他开始就讲仙道。我一直听说过开悟,可从没听人讲过仙道。我对此十分怀疑,不过这使我好奇心大发。我决心更深入地研习昆达里尼瑜珈,每天要练上好几小时。随后我有了某些很强烈的昆达里尼体验,也知晓了有细身之类存在。我证到了一定的意识层次,于是认为只要继续练昆达里尼瑜珈,终能证出不俗境地。可实际上我并不知道究竟。按脉轮方式,我试着觉醒再出顶轮,不断期待有天使降临渡我之类。谢满泰评论我练瑜珈,只不过是在烘屋子。换句话说,我的气是从头眼顶漏出,没有让气循行。我发现自己的肾上腺开始衰弱,冬天开始怕冷。至此我开始困难地审视自己,是不是为给细身灌气而掠夺自己的身体。那以后我求学了许多人,只有谢满泰以内丹术给我打下坚固基础。谢满泰的老师是一个叫白云的道门隐士,显然他在华北的某座山里已证得长期彻底辟谷绝粒的境界。日本侵华时,在轰炸中他逃出山来到了个乡村,在那里和村民一起他又开始吃饭。白云师爷一直流亡到香港,才在香港的山里隐居起来。白云师爷把他身怀的七种丹诀和七步内丹法都传给了谢满泰。我开始学习这种内丹术,同时也学太极。逐渐地我停练了昆达里尼瑜珈,因为这种道家修法更简易不费力而且更扎实,一旦得到了就能自己走下去。而这种完全强调简易的特点吸引了我。在练太极、铁布杉气功和内丹术后,我变得强壮根固多了,这令我印象深刻。

    EV:成仙是另一个广泛使用的术语,也能有许多不同的途径作到。

    麦寇文:我开始研究开悟和仙道的区别,得出个结论就是,许多老师教的其实是开悟—我愿称其为,以一定路径使心性同自然相通。而我认为仙道,则是关于如何溶化你的身、心与自然的身心间的界限,身体是真正合一的难点。简单说,打开第三只眼看世界是一回事,而三丹田同无极合一却是另一回事,这在丹道中是指精气神合一。许多开悟修行只炼了神。人自身的神(西方思想中的灵魂soul)能够扩展和连通它的大神(宇宙层面的精神spirit),但这不意味着你做到了乐观豁达,了断妻儿情欲,不藏他人是非美恶,或者祛病除疾。其实,神的这种扩展反而可能强化你那个所谓更低层的自我。按我的定义,仙道就是在无极之中精气神的母体内,将精气神合而为一。

    EV:一些印度教的修行为了神或精神克制肉体,而且某些苦行修法实在是苦辱肉体以求精神自由。

    麦寇文:按正统印度教或佛教的观点,肉体基本上没有价值,欲解脱或超升你可以扔弃皮囊。而从道家视角看,则不能苟同此点。我转向道是因为我认识到,肉体不但在精神意义上对我是重要的,而且大多数西方人也珍视自己的肉体。你可以修身招神,毋需脱体他投。我想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人如此强调长寿了,因为经过长期炼养净化神,精神已藏身于肉体之中了。

    我学的丹诀有三个层次:小成、中成和大成水火(坎离)开悟。这些修炼接进阴阳二气分化的不同场所,化精生元气元神。你学习如何结小丹,大丹,聚意识的本元—从小周天和大周天烹炼精气神后提取到的,最后构成阳能量体。小成水火称为炼性丹,是在身体内匹配内阴内阳之精。这产生出惊人的治疗作用和元气福地,元气用于溶化经脉丹田的堵塞,同样也用于清理脏腑、神经、淋巴、骨髓及血液循环系统。你打开各个丹田的内眼,学着打理好内神之家。如果你得传此步丹诀,其余法诀常能自然而然地展现于前。中成坎离称为炼日月丹,是匹配日月之精,溶化你自身能量体和地球能量体间的界限。我们冥心存神于地球的正中心,它的中丹田和门户—通向有生地球的元神,将自身的内神同地球之灵的北南东西中五方的力量接通。大成坎离称为炼神/心丹,是开发自身心神同太阳的大神(或西方的太阳之道Solar Logos)的直接关系。这层修行使你生死释然,化解因业、遗传以及星宿的影响,学会聆听地球的音调和流过太阳的正音。感官封固(炼星丹)关系到上丹田,北极星和宇宙中心的黑洞。天地聚会及人与道合是最后的丹诀。最后这三种丹诀远胜开悟,直达三乘仙道。传统上中国人禁止公开传授这些,以免所传非人而招致天谴。我觉得历史已经跨越秘传时代,严苛的训练将滤除宵小不敬之徒。我的部分工作就是重新解释这些道家方法,让西方人能够理解它们。在教西方人这些精妙修炼法时,大多数中国人面临语言表达上的困难。炼丹的术语也含混难懂,虽然道家炼丹术语和中医相同,但意思常常不同。我刚开头时几乎无法用英语。现在改观了许多,不过如果没有丹诀和明师指点,仍将无济于事。仅关于内丹是什么的问题,我就没见过多少信息。我认为我们正处在技术转移阶段,在下一世纪,内丹术将复兴成为普及性的意识科学。

    EV:现在出了有不少内丹术的书,或多或少地描写了内丹术,但都不教授实际操作程序。

    麦寇文:这是个难题。最近一些书,像Eva Wong的《道学指南》就作了出色的综述,但没有下手指导。我入手时,只有一本陆宽昱的《道家瑜珈》能用,书里叙述了修法,但翻译得歧义丛生,所以你不可能按书实修,除非你已经了解内中程序。中国大陆的名师严新,曾向我的一个学生确认,我教授的坎离诀是有传承的。他的丹法用了不同的内水火方法,但原理是一样的。

    EV:你认为有可能自学丹法吗?

    麦寇文:除非你有背景,我想这非常困难。当然,我与谢满泰合写了,也给他写了不少关于内功的书,然而却没出过一本谈内丹法诀的书。我们出的书有讲六字诀,房中术,骨髓呼吸法,铁布杉,太极,小周天等等之类,全是筑基工夫。只有《五行合炼》开始探讨某些内丹修炼程序,有少许从坎离修法下载的技法。在内丹术中,为了炼化精气神并重新组合成纯精神体,须将神/魂、气和精/形的本元相互分离。这出于一个基本的前提,就是意识有一本元,它能被凝炼或结晶。炼丹加速了元意识的进化或展露。简单地扩展意识或超越物理平面极不相同的是,它要求全方位地了解意识如何在体内出没,怎样进而成为思想、感情和欲望。我们所处的大自然是个超大的鼎炉,已自行分隔成不同的密度或维数,我们称其为身体、心性和精神。生命过程就是这三者互相提炼,互相变化直至三位一体。阴阳五行理论是所有气功、中医的基础,内丹术亦然。但其中有显传和密传的分别。显传普及的是阴阳平和、安乐延年之道。但很不幸,这仍然难免一死,也无法解除无名的恐惧,只是教人后天境界和谐。通过内丹术,你在生前就能决定加速进化、返本归元。我相信这是非常古老的知识,比3500年前的医经或是公元三世纪再兴的内丹派学说要早上好几千年。我认为它比周易甚至文字更古老。内丹术是对最初再生轮回的极深的记忆,昭示着在一个古老的黄金时代里,精神与物质、阴与阳无争无离同生共创。

    EV:我们读了道家经书后,知道有修仙得道,知道炼精化气化神合道,知道超凡的能力。你认为对今天的修行者这些是否仍会发生?

    麦寇文:我只能从我个人的经历说起。早在1981年,我就有过一次经历,至今依然驱策我在内丹的道路前行。那时我在非洲作战地自由记者。有一次我接受了Outside杂志的任务,要在大金字塔的法老墓室内呆一晚上。我才刚刚在埃塞俄比亚办完偷渡白人犹太教徒与黑人犹太教徒会面的差使,这时我突然得了重病。发烧恶心头晕腹泻一同而来。我以为是肝炎复发,就去了医院,可医生说我一切正常,很奇怪症状全都有。我的身体开始发狂而且发热过度。持续三天,我坐在那里,不断产生幻觉,看见各式各样的星型和螺旋形景象。我太热了,必须不停地冲淋。到最后浮现出个形象,我很是惊讶,不知道怎么想象它。我凑到很近才看出那是个很老的中国人,一身长袍白发沉思而立。他看上去像有两千岁。我注视着他飘进我的视野,很奇怪他是什么人。突然间,一道激光束从他的下丹田射入我的下丹田。一股汹涌的能量经过我的身体喷出,在我的头顶心外炸开就像个大蘑菇云。那能量倾盆而下,高烧及症状完全消失,我躺在那里极度快乐。随后那人就消失不见。我很想知道这个中国人是谁,那时我并不了解道家神仙。现在我相信,可能某个道家神仙感应到了我的燥热,他的造访是对我进入大金字塔前的一种净化。稍后我在大金字塔内经历了一种极为强烈的体验,但那是另一个故事了。我的观点是证得不朽状态的人确实存在,这是我的经历。我思索他们是居于无极、空和宇宙或大神之界的得道之人。他们能够选择与这个平面相互感应,虽然因为这里的颤动粗鲁不快,他们鲜有此为。以后我又接触过其他类似仙的人。......

    再补上一些背景:

    这篇访谈刊载在《空器》(Empty Vessel,即译文中的EV),原名是“On Taoist Internal Alchemy”

    文中人物:

    * 麦寇文,Michael Winn,美国人,是个很活跃的修炼者

    * 谢满泰,Mantak Chia,泰国华裔

    * Eva Wong,旅居美国的华人,玄空派风水师

    * 陆宽昱,Charles Luk, 1898~1978,香港佛家居士
发表于 2014-6-20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内丹术确实是好东西,可惜得到真传的人难寻,现在社会上也有人在传所谓的内丹术,但是看着他们依然也会变老,依然也会生病,与丹经中谈到的效应相去甚远,到底怎样也就不可知了。
 楼主| 发表于 2014-6-20 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燕果 于 2014-6-20 23:15 编辑

麦寇文的老师谢满泰, 就是道教全真龙门派的传人, 下文有介绍

-------------------------------------------
ZT:神棍系列之内丹术 [ 石人一支煙 ]
此为本神棍所写的玄幻小说,请各位千万不要对号入座。

‘’‘’‘’‘’‘’‘’‘’‘’‘’‘’‘’‘’‘’‘’‘’‘’‘’‘’华丽的分割线‘’‘’‘’‘’‘’‘’‘’‘’‘’‘’‘’‘’‘’‘’‘’‘’‘’‘’‘’‘

写此文是要冒着扣上神棍这帽子的风险滴,而且最近小可也是声名狼藉。与其这样不如大方承认。就将此文命名为神棍系列吧。以后本神棍有时间再写一些风水,算卜,相术之类的。凑成一个神棍系列。

本文所提到的内丹术是不能和气功化等号的。可以理解为气功修炼中极为高端的一种。

他是中国许多神秘团体的核心技术之一。而且并不是道教独有的技术。虽然这一技术是道教团体的发明。

尽管道教团体对内丹术的传承规禁极严,而且喜欢用隐语著述其理论。既所谓的丹经有微言,大道皆在字外。说白了就是为了保密。但是虽然时间的流逝,这些技术总不免播散于外。这一技术同样不但为某些佛教团体所掌握。甚至还流传海外。

印度自不必说。

比如蒙古人,突厥人先后征服阿拉伯世界,虽被同化,但同样带来大量东方神秘主义思想。内丹术也在其中。

由于其博大精深的理论,和无与伦比的功效。内丹术迅速成为许多伊斯兰神秘主义教派的至宝。并在某种程度深刻的影响了伊斯兰教的走向。

同样这也是以后原教旨主义教派缘起的肇端之一。

因为其一直声称其教团是回归穆圣的“正道”而他们之前的伊斯兰教,都受到外道的“玷污”

还有中医,亦受到内丹术的影响。甚至某些激进的说法。中医就是内丹术的次级学科。起码针灸学是。因为在科技条件落后的古代,医生能对人体穴位做出精准的表述真是太不可思议了。但是在内丹术“内景”阶段,这一切很容易。

虽然上面的说法听起来未免荒唐,但不可否认的是。针灸的穴位名字,的确有很深的道教色彩。

说起来内丹术缘起:气功,起码在先秦时代就存在的迹象了。

比如《道德经》,《庄子》就存在着大量被认为是气功修炼的描述。

有好事者引《黄帝内经》“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节,不妄做劳,故能形于神俱,而尽天年。度百岁而去。也作为证据之一

中国最早的气功理论文物资料。行气玉佩铭(马王堆汉墓出土)



上有四十五个篆字文体,郭沫若泽其文字为。


行气,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长,长则退,退则天。天几舂在上,地几舂在下。顺则生,逆则死。”



虽然解释很多,但是在一些“玄门道友”的眼中。此文明显是说气功小周天的内炼功夫。还且从铭文描述来看。这人修行已然很高了。

但是任何一种技术缘起都是粗糙和不完备的。妄自菲薄古人当然荒谬。但是盲目神化更不可取。

上面这些资料虽然说明先秦或许存在有气功。但便是如此,此气功方法还停留在“内炼”阶段

内丹术的核心:筑基,炼精化炁,炼炁化神,炼神还虚。根本没有被提及。

注:炁 音同“气"。但与"气"意义不同。炁”乃先天之炁,“气”乃后天之气。

中国原始的气功不断发展和完善。但一直处于潜伏阶段(所谓你看不到不等于我不存在)直到隋朝,内丹术终于出现在文字的记载中。

其代表人物就是苏元朗。

苏元朗是隋代道士,本来是外丹术的有名人物,著有《太清石壁经》《宝藏论》等外丹术著作。相传后半生偶然遇到“仙人点化”摇身一变。写出一本《龙虎金液还丹通元论》的著作。书中虽然充满了外丹术名词。但内涵却全是描述气功修炼的。尤其是他首创了“归神丹于心炼”这一法门。成为内丹术的肇始。

到了唐朝亦有一位外丹术和内丹术二合一的大师。此人还大大有名。他就是八仙之一的张果(张果老)



元 张果见明皇图




张果也是先习外丹后修内丹,外丹方面成就很高。在当时道教界有很高声望。

其主要著作有《玉洞大神丹砂真要诀》《阴符经玄解》。但他的内丹术作品声誉更高。主要有《太上九要心印妙经》《大还丹契秘图》《真元妙道修丹历验抄》等。他还是“九转大还丹”内丹功法的知识产权所有人。其功法基本上显露了炼精,炼炁,炼神这一循序渐进的三步骤。每步分三转,共九转。

内丹术虽然在唐朝得以初步成型和发展。但并不为人所重视,因为当时道教团体还有外丹术这一更牛的大杀器。外丹术在唐朝可以说是朝野风行。上至帝王,下至黎民都对”服饵成仙“有着浓厚的兴趣。所谓“一粒金丹吞入口,始知我命由我不由天”

这一法门远比长年累月,清心寡欲的气功修炼要“科学“和快捷的多。很符合宫廷豪门那种不劳而获的思维品性。所以内丹术不受待见那是肯定的。

这就要说起道教这一宗教的特质了。道教这一中华本土宗教,其骨子里一直遵循中华先民对人类最终归宿的独特的思索:即只相信有今生不相信有来世。所以今生一定要好好利用。生命一生下来就是美好和可贵的。所谓原罪之说纯属无稽之谈。

而且人的命运是可以由自己掌握的。所谓”命在天,运由我“甚至可以逆天转运。这些观点是和一神教那种一切由神决定的内核有着本质区别。几乎无有融合的可能。即使是佛教也和这一思想发生了激烈的碰撞。佛教也被迫与这一思想融合之后。才得以在中土大地流传至今。

道教认为人类的身体是不完美的,是束缚人类最大囚笼。所以需要好好改造。这一思想指导下,武术,内丹术,外丹术,中医等等皆应运而生。而且这些玄门道友们,还颇有理科生的实证精神。不但著书立说,还要用实践好好检验一番。比如外丹术,是从古人从病人服药可以治病这一现象的思索:既然不健康的人体可以通过服药恢复的健康。那么健康的人体是不是可以通过服用一些特殊的药品得以改良和提升功能?这一思想无疑有些过于超前了。无法得到当时科学技术的支持。未免沉沦于荒诞。

而且这些人简直胆大的出奇。竟然直接用人体验证就罢了。还竟然用那些帝王大臣们这些“高级材料”当试验品,真是奢侈啊。很多当时精英人士甚至包括皇帝本人都被迫和不自愿的,为这一伟大生命改造试验”献身“了。

唐朝死于外丹的皇帝们可不是一个两个了,大臣更多。

中国历史上稿酬最高的作家韩愈。在其一篇《故太学博士李君墓志铭》中提到,他亲眼看到”工部尚书归登,殷中御史李虚中,刑部尚书李逊,刑部侍郎李健,工部尚书孟简,东川节度御史大夫卢坦,金吾将军李道古“这七人都因服丹而死。令人唏嘘。

外丹术由于其巨大的副作用而破产,道教团体也因此失去了信徒优厚的供奉。急需新的技术重新获得信徒的支持。而且这些道士从来不知道心灰气馁为何物。既然外丹走不通,咱就走内丹。天下大道,只有一路通天,那都是我们道友们一条一条试出来滴。

内丹家也乘机起来造反,痛斥外丹旁门左道,几陷教门于覆亡。自己才是升仙得道的教门正宗,并试图取得领导权。全不记得在外丹术势大的时候。自己还谦逊的说过“内丹者延年而已,外丹者即可升天”这些话。

在这一道教团体的技术转型期,出现了崔希范这一领军人物。

他的著作是被称为《入药镜》的三卷本。崔希范的《入药镜》再次强调了内丹术的核心理论:他认为药有三品,“曰精,曰炁,曰神。三者各有所司“元炁为本,精为命根,神为主宰”三者更相互为体,缺一不可。尤其是他对内丹术的秘中之秘:用火用神进行精确的描述,比如“心者,镜之体也;明者,神之用也,日用守旧,不离乎心地者内明夜,明则不昧矣”

而且崔希范还唯恐他的学生不能领会他的精神。又编写了本被称为《崔公入药镜》的歌诀本。此篇字数短少,只有二十二句。非常利于教授,流传。对后世内丹术发展影响很大。

而紧跟其后的是钟离权和吕洞宾这两位“大仙”他们也是八仙中的人物。



明 永乐宫壁画 钟离权与吕洞宾像




钟离权和吕洞宾师徒二人,五代至宋初人物。文采极佳。

例如钟曾在邢州开元寺题诗二首,

其一曰

得道真僧不易逢

几时归去愿相从

自言住处连沧海

别是蓬莱第一峰

其二曰

莫厌追欢语笑频

寻思离乱可伤神

闲来屈指从头数

得见升平有几人

而吕洞宾也有和他师傅一个毛病

他亦在凤翔天庆观题诗一首

得道年来八百秋

不曾飞剑取人头

玉皇未有天符至

且货乌金混世流。

而且他还在冬日襄阳很有诗意的用剑在雪地题诗一首(剑画此诗于襄阳雪中)

岘山一夜玉龙寒

凤林千树梨花老

襄阳城里没人知

襄阳城外江山好

此师徒二人内丹著作也极为丰富。而且还喜欢集体创作,共同署名。后人无从分辨。干脆将其合编。这就是鼎鼎大名的《钟吕传道集》其功法核心被称为“三车秘法”主张渐次修炼,三阶段而成。(炼精,炼炁,炼神)



最重要的是两位大师对人与社会的关系提出新的主张。其主张是对《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注释:世人的忙碌,多是盲目的有为,偏离大道。令人可惜。因该明道炼功,修养学识。由有为转为无为。待到功成之后,学成之后。再由无为转为有为。此时体健脑灵学问高。明自然之道而顺自然之道。故可称“无不为”如此个人才能对社会进步做出大的贡献。相对于佛门的循世了空。道门内丹术这种“无为”然后“有为”先出世再入世的讲法无疑更深入人心。也是后来神仙传说泛滥的肇端。

而且钟吕内丹术理论也很有特色。他抛弃外丹术著作中种种隐喻。直接用直白的文字写成。

此时,内丹术虽还未构成其自己严密的体系。但已经打下深厚的理论基础。此后,内丹术的南北二宗都奉钟吕二人为内丹祖师。

但此后的一位才是内丹术划时代的大师。而且他还在某种程度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他就是陈抟,希夷先生。

陈抟也是钟离权的徒弟,但他不同于他的师兄吕洞宾:专师于一人。侍奉师尊于一处。喜欢云游四方,处处访名师问高友。不光道学精修。儒学,佛学也没有落下。他曾得到多位当时大师的指点。尤其是在今河北地区。他遇到一位改变他一生命运的人:麻衣道者。

这位麻衣道者没有人知道他姓名,经常出没在当时定州,真定,保塞一带。常年穿着粗麻编织的衣服。蓬头垢面。但是他“颜如童颜,双瞳凝碧”乡人对此都熟视无睹。但是陈抟受其指教后对这位大师的学识赞叹不已:“道行高洁,学通天人。至于知人,尤有神仙之鉴”

麻衣道者作为陈抟的易学老师对其影响极大。后人这样描述

“处士陈抟,得所述《正易心法》四十二章。理极天人,历诋先儒之失。抟始为之注,乃受河图,洛书之决,发易道之秘。汉晋诸儒,如郑康成京房王弼韩康伯。皆所未知也。(《佛祖统记卷>四十三)

当时内丹术虽然已从外丹术中脱胎而出。但由于理论的缺失,仍然套用大量的外丹术理论。但是内丹术涉及到的是一种非常复杂人体生命活动。这样借用的理论虽然大幅度修改但仍和实践存在着明显的错位。严重的制约了内丹术的发展。

陈抟的伟大之处就是停止从外丹术借用理论。直接从中华文化的源头:易经和黄老思想汲取养分。

陈抟从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找到理论根据。提出了“顺则生人,逆则成仙”这一基本原理。定下了“逆炼返本”的操作模式。

为此陈抟著《无极图》详细阐明了自己的理论。

《无极图》详细述说了内丹术的基本理论。不但成为内丹术的指导纲领。儒家学者也对其推崇备至。比如周敦颐以《无极图》为底本。写出《太极图》这一传世名著。成为儒学解释宇宙模式的重要理论经典。

陈抟一直有广交朋友,云游四方的毛病。即使他功成以后仍然游性不减。喜欢到帝都与文人写诗作画,议论治国良策。连皇帝都对他优容有加。宋太祖,太宗多次想封他做官。均被婉拒。

留诗云:

我心恋白云,

侍君已不宜

且在深山中

何处不称臣

太宗后来见他无心仕途。赐号为希夷先生。并隆重设宴为此送行。陈抟因此海内闻名,朝野瞩目。而陈抟也趁机向社会广为传播其功法。

因为他的师傅钟离权就一直有这样的一个观点:

修道之人功夫炼成,不算完满。必须传道人间。以神功道法广行仁义道德,扶危救难,积攒功德。才有望成为“天仙”。

陈抟作为钟离权的弟子自然奉行不悖。而且他的内丹学说理论扎实。没有那些鬼神之谈。也没有符箓那些神秘之形式。而是晓之易理大道。再加上他已蜚声海内。文人大夫无不拜服。

(其愿操几杖以师事之者,不可胜数)许多北宋文人学者都是陈抟的亲传或挂名弟子。

历史上两宋的文人无不对内丹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就是大理家朱熹也是心向往之。只是”异时每欲学之,而不得其传,无从下手,不敢轻议“他的弟子蔡元定等人投其所好。秘访得一些内丹秘籍。奉献师尊。朱熹大喜过望。立即认真研习内丹术来。还化名”化名崆峒山道士邹“写出本《周易参同契考异》以内丹术对魏伯阳的著作点评一番。

两宋习内丹的风气几乎可以和盛唐习外丹相提并论。并深刻的影响了两宋的学术风气。

内丹的盛行导致内丹派别建立。

以钟吕二人为祖师,分别分枝出现内丹术的南北二宗。南宗组织松散,但注重理论和功法研究。而北宗正好相反,队伍庞大,组织严密。但功法理论远远不及南宗。后来南北二宗合宗为一。势力大张。不但和道教另一派别正一派比肩而立,而且成为影响中国历史的重要势力团体之一(全真派)。

首先说南宗

南宗祖师张伯瑞,又名张紫阳,浙江人。晚年在成都遇到陈抟亲传弟子(一说陈抟本人)指点。因其从小涉猎三教经书。故见流得源,一通百通。在功成以后,感慨“世之学仙者十有八九未得闻其要”奋力著写《悟真篇》又觉意犹未尽加写《青华秘文内炼丹诀》《金丹四百字》两篇。

在其著作中秉承陈抟《无极图》的理论精神。又从《周易参同契》《阴符经》《老子》取得理论基础。进一步的完善了陈抟“逆炼返本”的操作模式。

即:“筑基”为万物返三,“炼精化炁”为三返二,“炼炁化神”为二返一。最后一步“炼神还虚”为一还道。

此时内丹术的理论核心:筑基,炼精化炁,炼炁化神,炼神还虚。全部出现。内丹术理论宣告成熟。人类终于掌握了一种可以改造生命,摆脱自身局限性的技术。(虽然此技术现在仍然毁誉参半)

张伯瑞不但在理论上对内丹术做出大的发展。鉴于陈抟《太极图》修炼模式过于简单。他在具体操作细节上进一步规范。修正了前人一些错误的观念。对当时社会上流行的一些“速成”功法做出严厉的批驳。强调了事物逐渐变化,由量变到质变的客观规律。

尤其是他强调了“筑基”的重要性。因为内丹术涉及的人体生命活动过于复杂。而每个人的身体条件各不相同。再加之修道者多为普通成年人,七情五劳所伤,身体总有亏损,心理总有偏颇。“精”“炁”“神”三大药都需损耗。需要治病健身,调节心理,恢复本原。才能修炼后三步。虽然十六岁的少年可以直接修炼。但是少年人毕竟心智不熟,阅历未丰。身体条件尚可。但心理条件大大不足。让其修炼后患无穷。

所以“筑基”功夫尤显得重要,尤其是“筑基”功夫的第一步:“调神”因为修炼内丹术后者面临着身体上的变化。而身体上的变化自然会导致心理上的波动。比如后期会出现“幻听”“幻视”等心理现象。很多人就是这关没过去,功亏一篑。需要修炼者一开始就要心理健康,心无挂碍。而道教团体早期一直有只注意物质世界,忽视精神世界的毛病。外丹术就是这一思想指导下走的过头了。受到惨重的教训。虽然早在《老子》就有恬淡虚无”,“少私寡欲”。语

但具体怎么操作才能达到此种境界:三个字”自己悟“。

所以早期修炼者因第一关而失败者比比皆是。就是后来80年代气功热因此而走火者不可胜数。

张伯瑞在“调心”这一入门功夫上,在前任祖师基础上。大胆引佛入道,吸取了禅宗的“明心见性”学说。加入大量佛教的心理学训练法门,使其功法更为安全可靠。

张伯瑞也秉承钟,吕二人的先“无为”后"无不为"的行为准测。积极传法。追随者日众,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内丹派别:南宗内丹派。此派第二代祖师石泰,第三代祖师薛道光,第四代祖师陈楠,第五代祖师白玉蟾。都传法有功。各代祖师还有众多的徒弟。他们形成了庞大的内丹团体,打下了深厚的群众基础。

于此同时,在南宗开宗立派近一百年后,在北方出现了内丹派最重要的派别:北宗内丹派。

北宗开山祖师王重阳,原名王中孚,字允卿。入道后。改名王嚞,字知明,号重阳真人。陕西人。曾中金朝武举甲科,但只能当一个征收酒税的小吏,于是辞官归隐。

因其出身北方豪门。也有充足的经济基础可以让他云游四方,寻师访友。曾分别求教当时儒教,佛教大师。对儒,释二教有极深的认识。但仍然觉得没有遇到“正道”直到他四十八岁“醉于甘河镇,会二人被发披毡,其年貌同一,讶之,从而肯请,其人徐曰,此子可教,因授其修真口诀”

王重阳从这两异人得来的是吕洞宾的内丹法诀。为了好好修行。他亲自选了一个“风水宝地”修了个活死人墓。挂个“王害风(王疯子)灵位”于墓上,谢绝旁人打扰。(吓也吓跑了)

自己潜心修炼。功成后埋穴迁居。由出世转为入世,光收门徒,积极传法。于山东等地收得马钰、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七大弟子(全真七子)。

这里强调的是王重阳的功法是远远落后于南宗的,当时南北割据。两派无法有效交流。甚是可惜。

但是王重阳首创“三教合一”主张儒、释、道三教平等。要求门徒以《道德经》、《孝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为必修经典。又引入佛教的丛林制度。要求门徒要想修道必须出家修炼。又认为门徒理论不必过求甚解,不必多看书学习。免得胡思乱想偏离正道。只需照法行功即可。这样师傅教起来省心,徒弟学起来更省心。而且这样的团体组织严密,内部团结。势力扩张极为迅猛。很快风靡北方。而全真首领们也对传道事业十分卖力,奔走四方,广收门徒。成果喜人。

后世还有一个传言颇为有趣,自钟,吕二祖以来。他的学生们功法高深且不论。还有一个本事就十分令人羡慕。那就是政治嗅觉极为灵敏。“站队”成功。

丘处机当时面就临着一个选择,因为当时金国和宋国都向其发来礼聘。但丘真人的决定却令人大跌眼镜。竟然千里迢迢,不顾七十二岁高龄从山东莱州跋涉两万余里到西域雪山(今阿富汗兴都库什山)晋见了以后被称为“世界征服者”的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对丘真人的“道行”赞不绝口。赐“金虎符”令其主管天下道教。“尽免全真教徒赋役”回到中土后,大汗又有旨意传来“丘神仙至汉地,凡朕所有之城池,其欲居者居之”又命燕京行省将金朝皇帝的花园琼华岛送给全真派做道观,起名“万寿宫”还以丘处机的道号长春子将天长观改名长春宫。

丘处机有了这些特权,传道更加卖力。光在燕京一地一口气创建了平等,长春,灵宝,长生,明真,平安,消灾,万莲八个传道会。积极传法。且当时蒙元与金国正在北方拉锯式的发动战争。当时的全真教无疑是躲避战乱的一个避风港口。百姓纷纷入教投靠。全真教人马大涨,元朝皇帝后又册封全真教教主王重阳“帝君”其他全真七子一个也落下。都是“真君”

全真教地位更加显赫。

但是全真教南方的同门师兄处境就大大不妙了。当时蒙元实现种族歧视政策,南方民众处在最底层。南宗虽然功法先进,但组织松散,势力孤弱。处处受气。而北宗人多势众,名声显赫。但功法较为落后。两派经过接触后,发现都是钟吕传人,不由的心生亲近之感。都对互相的优势羡慕不已。两宗都有合宗的愿望。备受欺凌的南宗尤为强烈。经两派多次讨价还价(主要是双方祖师在新教派里的座次)最后南宗做出重大让步:虽然张伯瑞明显要比王重阳辈份高的多。但实际座次却在王重阳和全真七子之后。

如此全真派终于一统内丹术南北二宗。理论的优势和势力的优势相结合。威势惊人。而且南宗虽然形式上被合并。但全真派比竟是包着宗教皮的技术团体而不单纯是宗教团体。南宗派的的内丹技术迅速压倒北宗派成为全真派的主流。上至掌教,下至教众都推崇备至。视为道门正宗。

到了明朝全真龙门派又出了一个内丹大师。他就是伍守阳,其继承人是柳华阳。

伍守阳的主要著作是《天仙正理直论》《丹道九篇》(后人合编为《仙佛合宗》)柳华阳的主要著作是《慧名经》《金仙证论》他们师徒二人的著作后来被合编为《伍柳仙宗》,《伍柳法脉》

伍柳丹法的虽然的理论上依然遵循陈抟与张伯瑞

但其最大的贡献是内丹术的精细化,征验化。

内丹术之所以能叫做术,是因为有可操作性和可重复性。内丹术既然是个技术,那么就说的越详细越好。最好能编个技术手册。到哪步该怎么做,怎么样才能知道到哪一步最好写的清清楚楚。

全真派最大的贡献是统一了内丹术的南北二宗。两宗打破了封锁,大家明讨暗访,互相取长补短。互相交流修炼的体验。是产生伍柳丹术的重要前提条件。

这时内丹术已经非常的精细化,筑基功夫已经分成小筑基和大筑基.。炼精化炁有九层十八节之说,后两步功夫也是细分无数。

精细化导致修炼者无处是从,因为内丹术涉及的人体生命活动太过于复杂。大大超前于当时的科技水平。而内炼程度是修行的重中之重,但由于根本无法借组外界仪器来检验修炼者的内炼程度。程度未到,火候不足冒然转入一步。犹如“没有麦子空磨磨”对人体损伤很大。

程度已到。火候已足,迟迟不更换炼法。损伤更大。早期主要靠猜测,或者机械的日期限度。误差极大。

但是无数的失败者和偶然成功者的第一手资料都无疑被保留下来。被后来的修炼者不断总结。形成新的规范。伍柳丹术就是这方面的集大成者。

首先伍守阳为全真龙门派第八代高层,地位高超。可以接触全真派大量秘密典籍,前人的心得笔记。他和他的徒弟归纳总结,又结合中医技术。提出了周详的内炼征验方法

“征”主要指征候,征象。征候是一种客观反映,修炼内丹到一定程度,人体就会有规律地出现一些特殊的征候,如丹田火炽,眉室生光等等。虽然还是有一定的主观色彩,但客观程度大大提高。要是再结合中医的诊断技术。准确率进一步提高。

伍柳丹术对内丹术修炼的四个阶段筑基,炼精化炁,炼炁化神,炼神还虚。每一步,每一层都详细的描述了各种征验方法。

而且在他之前的内丹大师,写文章还有个毛病。就是喜欢关键地方留一手。(阅尽丹经万万篇,末后一句无人说)他的著作可谓和盘托出。(俾后世之学者睹此书既若亲口相传,只须励志精勤,不必他山求助)

在他们之后又出了一位内丹大师。他连名字都不愿意留。自称尹真人徒弟。这尹真人指的是全真派掌教尹志平。后人推断此人或许是全真教高层人士,因其泄露全真派机密太多而不愿意留名。

其著作《性命圭旨》对内丹术一系列重大机密皆不回避,而且还生怕读者不明白,引经据典,深入浅出,最后还画图以示。其明白流畅达到了很高水平。以至于后世评论”精义超格,炳若日星“

此时内丹术也早已不在是全真派的独门秘方,甚至都不是道教团体的独门秘方。许多团体都获得或少掌握了不少。这些团体不但有宗教团体,甚至还是一些帮会门派。

例如伍柳丹的学术继承人柳华阳就不是全真弟子,而是佛门弟子。因为自宋元起内丹术就已扩散到佛门。柳华阳削发为僧,遍各地佛寺。寻求丹法真决。但明显有拜错庙门的嫌疑。直到遇到伍守阳。柳华阳功成之后依然不改身份,继续收徒传授。形成了一支外佛内道的宗教团体。柳华阳对门徒也不隐瞒真相。其派嫡传弟子了然禅师曾云:”余身释教,实在是龙门传留,邱祖龙门派也“。他们也可以看做全真的一支特殊分支。这支流派不断流传,民国产生了赵魁一,赵壁尘两位大师。他们不但得伍柳真传,又获得正统龙门派和南无派,金山派的指点。总结了民国以前大量的内丹流派的功法。这就是被称为“千峰先天派”的内丹派别

这里再回过头说内丹术的大本营:全真派。此时全真派出现了新的理论创新。并形成新的内丹派别。此派别功法极为高深,玄妙。现在依然不为人所知。 因为其第一步功夫就是:炼神还虚。

新的理论必然出现新的修炼方式。“中黄法“应运而生。此派功法认为人体除了任督二脉外,还存在着“中脉”。倒是和西藏密宗的某些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



当然除此之外,内丹术还有众多派别。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篇幅有限,这里只是以内丹术:筑基,炼精化炁,炼炁化神,炼神还虚四步为主线初步将内丹流派介绍一下。更多的流派还未提及。

毕竟那些内丹大师们,似乎最不喜欢见到人就是历史学家。生怕给历史上留下姓名。只苦了那些仰慕“仙踪”的道友们。我上面说的依然是一篇玄幻小说,请大家不要对号入座。

写到最后,再强调一点内丹术修炼非常凶险,远不像神棍,大仙说的那么速成和安全。

内丹界一直有”三十六层危险“之说。每一层危险都是能要人命的。凶险程度可见一斑。

准确的说,筑基功夫有成,就可以让普通人受益无穷了。后三步,得靠缘分才能修行。没有明师和道友支持。冒然修炼,后患无穷。

中国内丹术虽然很多人看起来荒诞无稽。但都是来源于人类对自身宿命深深思索:

在几乎无限的宇宙面前。人类渺小的可怜。而人类自身的身体,思维方式。某种意义上都是人类无法摆脱的永恒的囚笼。尤其是人类的思维方式。人类过分的思考某一件事情,势必连带过分的宠信自己的理性能力。以为只要积蓄了足够自以为是”事实“的材料再赋之以恰当的逻辑形式,我们就能做出正确的决策。但是,这极可能是别的一种幻想:自以为意识可以点亮宇宙之迷津。因为意识其实并不是一种存在物,他不过是时间和空间制作发生的一切堆砌出来的念头。他只是永恒变化的世界中偶尔闪烁的一束星光。是由”道“这个洪流中跳出的微细的浪花而已。

内丹术不仅仅是一种术。他更是一种宇宙观,道德观。他不同于西方人对人类最终归宿的认识。是中华先民留给子孙的宝贵财富。虽然他一直在暗中潜伏,但他早已在某种程度变了中国的历史,影响了中国人的性格。

最重要的是,他依然流传着,被人传承着。尽管内丹术的修炼过程如此的艰难,如此的凶险。如此的遭人诟病。

但他毕竟后继有人,后继有人。

----------------------------------
跟贴:

跟我了解到的还有些不太一样 [ 孤子 ]

全真派也不是一统江湖了。南派和北派虽然同出一脉,但在功法理论上是有重大差别的,恐怕一些基本理念都是大相径庭的。而更细分的东西南北中等派,互相之间都是在功法理论和实践上有较大差别的。全真派只是说在教派组织上几乎是统一了。但内丹一脉,原不在乎什么派系组织,功法传承一般都是师徒形式的单传,很松散。
按功法理论来说,内丹一般是分作少阳派和文始派。少阳派就是钟吕体系的丹法,今天算是最为广为人知的流派,论著众多。北派代表人物重阳真人王重阳,南派代表人物紫阳真人张伯端,均出自此派。文始派则更为神秘,据说是从老子的徒弟关尹子直接传下来的,麻衣道人、陈抟老祖、火龙真人按说都是属于文始派,因此,其后的张三丰据我所知,也多被认为是文始派传人。文始派的丹法传承非常神秘,传说甚多,但见诸文字的则鲜见,其传人也多具有些神话色彩,而不像少阳派传人,多少都还算是历史上有据可查的人物。
内丹的传承,总体上来说还是很隐秘的。其历史渊源和流派,光靠见诸文献的资料来考察,怕是永远也搞不清楚。而其丹法,就更隐秘。即便是论著众多的少阳派,就算你弄懂了书中那些隐喻暗指,各种关窍火候你也了然于胸,但真正的秘诀若不是有真师指点,你还是不知道。莫说我们这些道外之人,就算是处于内丹派系之内,各派系之间其丹法也讳莫如深,很少交流。所以一派很难真正了解另一派的丹法,真言秘诀更是决不泄露。各派因此而对丹法理解产生差异,对别派丹法大加攻讦之事实不鲜见。反正一句话,若是不得真传,指望个人修行怕是无望啊,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14-6-23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燕果 于 2014-6-24 02:05 编辑

这两天看了些关于内丹的东西,总觉得有不透彻感,很多人最多是回到虚空的体验。不如佛经那么透彻。也许还没有读到点子上。
发表于 2014-6-24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受益匪浅!
发表于 2014-6-24 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4-6-24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几篇读起来很喜欢:

钟吕传道集

01章 真仙
--------------------------------------------------------------------------------

吕曰;“人之生也,安而不病、壮而不老、生而不死,何道可致如此?”

钟曰:“人之生,自父母交会而二气相合,即精血为胎胞,于太初之后而有太质。阴承阳生,气随胎化,三百日形圆。灵光入体,与母分离。自太素之后已有升降,而长黄芽。五千日气足,其数自满八十一丈。方当十五,乃曰童男。是时阴中阳半,可比东日之光。过此以往,走失元阳,耗散真气,气弱则病、老、死、绝矣。平生愚昧,自损灵光,一世凶顽,时除寿数。所以来生而身有等殊,寿有长短。既生复灭,既灭复生。转转不悟而世世堕落,则失身于异类,透灵于别壳。至真之根性不复于人,傍道轮回,永无解脱。或遇真仙至人,与消其罪,除皮脱壳,再得人身。方在痴病愚昧之中,积行百劫,升在福地,犹不免饥寒残患。遍逦升迁,渐得完全形貌,尚居奴婢卑贱之中。苟或复作前孽,如立板走丸,再入傍道轮回。”

吕曰:“生于中国,幸遇太平,衣食稍足而岁月未迟。爱者安而嫌者病,贪者生而怕者死。今日得面尊师,再拜再告,念以生死事大,敢望开陈不病不死之理,指教于贫儒者乎?”

钟曰:“人生欲免轮回,不入于异类躯壳,尝使其身无病、老、死、苦,顶天立地,负阴抱阳而为人也。为人勿使为鬼,人中修取仙,仙中升取天。”

吕曰:“人死为鬼,道成为仙。仙一等也,何以仙中升取天乎?”

钟曰:“仙非一也。纯阴而无阳者,鬼也;纯阳而无阴者,仙也;阴阳相杂者,人也。惟人可以为鬼,可以为仙。少年不修,恣情纵意,病死而为鬼也。知之修炼,超凡入圣,脱质而为仙也。仙有五等,法有三成。修持在人,而功成随分者也。”   

吕曰:“法有三成而仙有五等者,何也?”   

钟曰:“法有三成者,小成、中成、大成之不同也。仙有五等者,鬼仙、人仙、地仙、神仙、天仙之不等,皆是仙也。鬼仙不离于鬼,人仙不离于人,地仙不离于地,神仙不离于神,天仙不离于天。”   

吕曰:“所谓鬼仙者,何也?”   

钟曰:“鬼仙者,五仙之下一也。阴中超脱,神象不明,鬼关无姓,三山无名。虽不轮回,又难返蓬瀛。终无所归,止于投胎就舍而已。”   

吕曰:“是此鬼仙,行何术、用何功而致如此?”   

钟曰:“修持之人,始也不悟大道,而欲于速成。形如搞木,心若死灰,神识内守,一志不散。定中以出阴神,乃清灵之鬼,非纯阳之仙。以其一志阴灵不散,故曰鬼仙。虽曰仙,其实鬼也。古今崇释之徒,用功到此,乃曰得道,诚可笑也。”   

吕曰:“所谓人仙者,何也。”   

钟曰:“人仙者,五仙之下二也。修真之士,不悟大道,道中得一法,法中得一术,信心苦志,终世不移。五行之气,误交误会,形质且固,八邪之疫不能为害,多安少病,乃曰人仙。”   

吕曰:“是此人仙,何术、何功而致如此?”   

钟曰;“修持之人,始也或闻大道。孽重福薄,一切魔难而改初心,止于小成。云法有功,终身不能改移,四时不能变换。如绝五味者,岂知有六气,忘七情者,岂知有十戒。行漱咽者,哈吐纳之为错。著采补者,笑清静以为愚。好即物以夺天地之气者,不肯休粮。好存想而采日月之精者,不肯导引。孤坐闭息,安知有自然。屈体劳形,不识于无为。采阴、取妇人之气,与缩金龟者不同。养阳、食女子之乳,与炼丹者不同。以类推究,不一可胜数。然而皆是道也,不能全于大道,止于大道中一法一术功成安乐延年而已,放曰人仙。更有一等,而悦于须臾,厌于持久,用功不谨,错时乱日,反成疾病,而不得延年者,世亦多矣。”   

吕曰:“所谓地仙者,何也?”   

钟曰:“地仙者,天地之半,神仙之才。不悟大道,止于小成之法。不可见功,唯以长生住世,而不死于人间者也。”   

吕曰:“地仙如何下手?”   

钟曰:“始也法天地升降之理,取日月生成之数。身中用年月,日中用时刻。先要识龙虎,次要配坎离。辨水源清浊,分气候早晚。收真一,察二仪,列三才,分四象,别五运,定六气,聚七宝,序八卦,行九洲。五行颠倒,气传于母而液行夫妇也。三田反复,烧成丹药,永镇压下田,炼形住世而得长生不死,以作陆地神仙,故曰地仙。”   

吕曰:“所谓神仙者,何也?”   

钟曰:“神仙者,以地仙厌居尘世,用功不已,关节相连,抽铅添汞而金精炼顶。玉液还丹,炼形成气而五气朝元,三阳聚顶。功满忘形,胎仙自化。阴尽阳纯,身外有身。脱质升仙,超凡入圣。谢绝尘俗以返三山,乃曰神仙。”   

吕曰:“所谓天仙者,何也?”   

钟曰:“地仙厌居尘世,用功不已,而得超脱,乃曰神仙。地仙厌居三岛而传道人间,道上有功,而人间有行,功行满足,受天书以返洞天,是曰天仙。既为天仙,若以厌居洞天,效职以为仙官:下曰水官,中曰地官,上曰天官。于天地有大功,于今古有大行。官官升迁,历任三十六洞天,而返八十一阳天,而返三清虚无自然之界。”   

吕曰:“鬼仙固不可求矣,天仙亦未敢望矣。所谓人仙、地仙、神仙之法,可得闻乎时?”   

钟曰:“人仙不出小成法,地仙不出中成法,神仙不出大成法。是此三成之数,其实一也。用法求道,道固不难。以道求仙,仙亦甚易。”   

吕曰:“古今养命之士,非不求长生也,非不求升仙也,然而不得长生而升仙者,何也?”   

钟曰:“法不合道,以多闻强识,自生小法傍门,不免于疾病、死亡,犹称尸解,迷惑世人,互相推举,致使不闻大道。虽有信心苦志之人,行持已久,终不见功,节序而入于泉下。呜呼!”   
 楼主| 发表于 2014-6-24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02章 大道
--------------------------------------------------------------------------------

吕曰:“所谓大道者,何也?”   

钟曰:“大道无形、无名、无问、无应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莫可得而知也,莫可得而行也!”   

吕曰:“古今达士,始也学道,次以有道,次以得道,次以成道,而于尘世入蓬岛,升于洞天,升于阳天而升三清,是皆道成之士。今日师尊独言道不可得而知,不可得而行。然于道也,独得隐乎?”   

钟曰;“仆于道也因无隐尔。盖举世奉道之士,止有好道之名。使闻大道,而无信心,虽有信心,而无苦志。朝为而夕改,坐作而立忘。始乎忧勤,终则懈怠。仆以是言大道难知、难行也。”   

吕曰:“大道难知、难行之理如何?”   

钟曰:“以傍门小法,易为见功,而欲流多得。互相传授,至死不悟,遂成风俗,而败坏大道。有斋戒者、有休粮者、有采气者、有漱咽者、有离妻者、有断味者、有禅定者、有不语者、有存想者、有采阴者、有服气者、有持净者、有息心者、有绝累者、有开顶者、有缩龟者、有绝迹者、有看读者、有烧炼者、有定息者、有导引者、有吐纳者、有采补者、有布施者、有供养者、有救济者、有入山者、有识性者、有不动者、有受持者,……傍门小法不可备陈。至如采日月之华、天地之气,心思意想、望结丹砂,屈体劳形、欲求超脱,多入少出,攻病可也。认为真胎息,绝念忘言,养性可也,指作太一含真气,金枪不倒,黄河逆流,养命之下法;形如槁木,心若死灰,集神之小术。奈何古今奉道之士,苦苦留心,往往挂意。以咽津为药,如何得造化?聚气为丹,如何得停留?指肝为龙,而肺为虎,如何得交合?认坎为铅,而离为汞,如何得抽添?四时浇灌,望长黄芽。一意不散,欲求大药。差年错月,废日乱时。不识五行根蒂,安知三才造化?寻枝摘叶,迷惑后人。致使大道日远、日疏,异端并起,而成风俗,以失先师之本意者,良由道听途说、口耳之学。而指诀于无知之徒,递相训式,节序而入于泉下,令人寒心。非不欲开陈大道,盖世人孽重福薄,不信天机,重财轻命,愿为鬼。”   

吕曰:“小法旁门,既已知矣,其于大道,可得闻乎?”

钟曰:“道本无问,问本无应。及乎真元一判,太朴已散。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一为体,二为用,三为造化。体用不出于阴阳,造化皆因于交媾。上、中、下列为三才;天、地、人共得一道。道生二气,气生三才,三才生五行,五行生万物。万物之中,最灵、最贵者,人也。惟人也穷万物之理,尽一己之性。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全命、保生以合于道,当与天地齐其坚固,而同得长久。”   

吕曰:“天长地久,亘千古以无穷。人寿百岁,至七十而尚稀。何道之独在于天地而远于人乎?”

钟曰:“道不远于人而人自远于道耳。所以远于道者,养命不知法。所以不知法者,下功不识时。所以不识时者,不达天地之机也。”
 楼主| 发表于 2014-6-24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傍门小法,易为见功,而欲流多得。互相传授,至死不悟,遂成风俗,而败坏大道。有斋戒者、有休粮者、有采气者、有漱咽者、有离妻者、有断味者、有禅定者、有不语者、有存想者、有采阴者、有服气者、有持净者、有息心者、有绝累者、有开顶者、有缩龟者、有绝迹者、有看读者、有烧炼者、有定息者、有导引者、有吐纳者、有采补者、有布施者、有供养者、有救济者、有入山者、有识性者、有不动者、有受持者,……傍门小法不可备陈。至如采日月之华、天地之气,心思意想、望结丹砂,屈体劳形、欲求超脱,多入少出,攻病可也。认为真胎息,绝念忘言,养性可也,指作太一含真气,金枪不倒,黄河逆流,养命之下法;形如槁木,心若死灰,集神之小术。奈何古今奉道之士,苦苦留心,往往挂意。以咽津为药,如何得造化?聚气为丹,如何得停留?指肝为龙,而肺为虎,如何得交合?认坎为铅,而离为汞,如何得抽添?四时浇灌,望长黄芽。一意不散,欲求大药。差年错月,废日乱时。不识五行根蒂,安知三才造化?寻枝摘叶,迷惑后人。致使大道日远、日疏,异端并起,而成风俗,以失先师之本意者,良由道听途说、口耳之学。而指诀于无知之徒,递相训式,节序而入于泉下,令人寒心。非不欲开陈大道,盖世人孽重福薄,不信天机,重财轻命,愿为鬼。”   

------------------------------------------------------------------------
最近看的, 无不出此之列, 可见修道如不开悟, 也是枉然.
 楼主| 发表于 2014-6-24 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燕果 于 2014-6-24 23:45 编辑
回复  明月静寂


    请问,获得了什么?能与“受益匪浅”画上等号
3阿哥 发表于 2014-6-24 14:28


知道一点本土宗教的历史, 即使是粗浅的, 也可“受益匪浅”. 大可体会中国人的宗教观, 和其他宗教对宇宙的认识融会贯通一下, 小可知道修道的人到底在忙什么, 免得随便被些伪大师呼悠了.
 楼主| 发表于 2014-6-24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03章 天地
--------------------------------------------------------------------------------

吕曰:“所谓天地之机,可得闻乎?”   

钟曰:“天地之机,乃天地运用大道,而上下往来,行持不倦,以得长久坚固。未尝轻泄于人也。”   

吕曰:“天地之于道也,如何谓之行持之机?运用如何起首?行持如何见功?”   

钟曰:“大道既判而有形,因形而有数。天得乾道,以一为体,轻清而在上,所用者,阳也;地得坤道,以二为体,重浊而在下,所用者,阴也。阳升阴降,互相交合。乾坤作用,不失于道。而起首有时,见功有日。”

吕曰:“天得乾道,所用者阳也。阳主升,何以交于地?地得坤道,所用者阴也。阴主降,何以交于天?天地不交,阴阳如何得合?阴阳不合,乾坤如何作用?乾坤既无作用,虽有起首之时、见功之日,大道如何可得也?”   

钟曰:“天道以乾为体,阳为用,积气在上;地道以坤为体,阴为用,积水在下。天以行道,以乾索于坤。一索之而为长男,长男曰震。再索之而为中男,中男曰坎。三索之而为少男,少男曰艮。是此天交于地,以乾道索坤道而生三阳。及乎地以行道,以坤索于乾。一索之而为长女,长女曰巽。再索之为中女,中女曰离。三索之为少女,少女曰兑。是此地交于天,以坤道索乾道而生三阴。三阳交合于三阴而万物生,三阴交合于三阳而万物成。天地交合,本于乾坤相索而运行于道。乾坤相索而生六气,六气交合而分五行,五行交合而生成万物。方其乾道下行,三索既终,其阳复升,阳中藏阴,上还于天;坤道上行,三索既终,其阴复降,阴中藏阳,下还于地。阳中藏阴,其阴不消,乃曰真阴。真阴到天,因阳而生,所以阴自天降,阴中能无阳乎?阴中藏阳,其阳不灭,乃曰真阳。真阳到地,因阴而发,所以阳自地升,阳中能无阴乎?阳中藏阴,其阴不消,复到于地;阴中藏阳,其阳不灭,复到于天。周而复始运行不已。交合不失于道,所以长久坚固者如此。”

吕曰:“天地之机,运行于道而得长久,乃天地作用之功也。惟人也,虽有聪明之性,留心于清净。欲以奉行大道,小则安乐延年,中则长生不死,大则脱质升仙。如何作用,运行大道,法动天机,而亦得长久坚固,浩劫常存?”

钟曰:“大道无形,因彼之所得而为形。大道无名,因彼之所有而为名。天地得之,而曰乾坤之道。日月得之,而曰阴道阳道。人若得之,朝廷则曰君臣之道,闺门则曰夫妇之道;乡党则曰长幼之道;庠序则曰朋友之道,家室则曰父子之道。是此见于外者,莫不有道也。至如父母交会,其父则阳先进而阴后行,以真气接真水,心火与肾水相交,炼而为精华。精华既出,逢母之阴先进,以水涤荡于无用之处。逢母之阳先进,以血承受手于宫之前。精血为胞胎,包含真气而入母子宫。积日累月,真气造化成人,如天地行道,乾坤相索,而生三明三阳。真气为阳,真水为阴。阳藏水中,阴藏气中。气主于升,气中有真水。水主于降,水中有真气。真水乃真阴也,真气乃真阳也。真阳随水下行,如乾索于坤;上曰震,中曰坎,下曰艮。以人比之,以中为度,自上而下,震为肝,坎为肾,艮为膀胱。真阴随气上行,如坤索于乾;下曰巽,中曰离,上曰兑。以人比之,以中为度,自下而上,巽为胆,离为心,兑为肺。形象既备,数足离母。既生之后,元阳在肾,因元阳而生真气。真气朝心,因真气而生真液.真液还元。上下往复,若无亏损,自可延年。如知时候无差,抽添有度,自可长生。若以造作无倦,修持不已,阴尽阳纯,自可超凡入圣。此乃天机深造之理,古今不传之事。公若信心而无犹豫,以利名若枷纽,恩爱如寇仇,避疾病若怕死亡之难。防失身于别壳,虑透灵于异类。委有清净之志,当且杜其根源,无使走失元阳,耗散真气。气盛而魂中无阴,阳壮而魄中有气。一升一降,取法无出乎天地。一盛一衰,其往来亦似乎日月。”
 楼主| 发表于 2014-6-24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04章 日月
--------------------------------------------------------------------------------

吕曰:“天地之理亦粗知矣,其日月之躔度交合,于人可得比乎?愿闻其说。”   

钟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名,运行日月。日月者,太阴、太阳之精,默纪天地交合之度,助行生成万物之功。东西出没,以分昼夜。南北往来,以定寒暑。昼夜不息,寒暑相催而魄中生魂魂中立魄。进退有时不失乾坤之数,往来有度,无差天地之期。”   

吕曰:“东西出没,以分昼夜,何也?”

钟曰:“混湾初分,玄黄定位。天地之状,其形象卵。六合之中,其圆如球。日月出没,运行于一天之上、一地之下。上下东西,周行如轮。凡日之东出而西,未没为昼;西没而东,未出为夜。是此日之出没以分昼夜也。若月之出没,不同于日。载魄于西,受魂于东,光照于夜而魂藏于昼,积日累时,或出或没,自西而东。始也魄中生魂,状若弯弓初夜而光照于西。次也魄,中魂半,时应上弦,初夜而光照于南。其次魄中魂满,与日相望,初夜而光照于东。其次也魂中生魄,状如缺镜,初昼而魂藏于西。其次也魂中魄半,时应下弦,初昼而魂藏于南。其次也魂中魄满,与日相背,初昼而魂藏于东。是此月之出没,以分昼夜也。”   

吕曰:“南北往来,以定寒暑者,何也?”   

钟曰:“冬至之后,日出辰初五十分,日没申末初五十分过此以往,出没自南而北,以夏至为期。夏至之后,日出寅末五十分,日没戌初五十分。过此以往出没自北而南,以冬至为期。自南而北,以冬至夏,乃寒为暑也。自北而南,以夏至冬,乃暑为寒也。夏之日乃冬之夜也,冬之日乃夏之夜也。冬至之后,月出自北而南,比于夏之日也。夏至之后,月出自南而北,比于冬之日也。是此日月之往来以定寒暑者也。”  

吕曰:“天地之机,阴阳升降。正与人之行持无二等。若此日月之出没往来,交合躔度,于人可得比乎?”

钟曰:“天地之机,在于阴阳之升降。一升一降,太极相生。相生相成,周而复始。不失于道,而得长久。修持之士,若以取法于天地,自可长生而不死。若比日月之躔度,往来交合,止于月受日魂,以阳变阴。阴尽阳纯。月华莹净。消除暗魄,如日之光辉,照耀于上下。当此时,如人之修炼,以气成神,脱质升仙,炼就纯阳之作也。”   

吕曰:“修真奉道之士,其于天地阴阳升降之理、日月精华交合之度下手用功,而于二者何先?”

钟曰:”始也法效天机。用阴阳升降之理,使真水、真火合而为一。炼成大药,永镇丹田,浩劫不死,而寿齐天地。如厌居尘世,用功不已,当取日月之交会,以阳炼阴,使阴不生;以气养神,使神不散。五气朝元,三花聚顶.谢绝俗流,以归三岛。”   

吕曰:“若此之功验,深达旨趣,所患不得时节矣。”

钟曰:“天地之阴阳升降.一年一交合。日月之精华往来,一月一交合。人之气液,一昼一夜一交合矣。”
 楼主| 发表于 2014-6-24 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燕果 于 2014-6-25 01:49 编辑

钟曰:“混湾初分,玄黄定位。天地之状,其形象卵。六合之中,其圆如球。日月出没,运行于一天之上、一地之下。上下东西,周行如轮。凡日之东出而西,未没为昼;西没而东,未出为夜。是此日之出没以分昼夜也。若月之出没,不同于日。载魄于西,受魂于东,光照于夜而魂藏于昼,积日累时,或出或没,自西而东。始也魄中生魂,状若弯弓初夜而光照于西。次也魄,中魂半,时应上弦,初夜而光照于南。其次魄中魂满,与日相望,初夜而光照于东。其次也魂中生魄,状如缺镜,初昼而魂藏于西。其次也魂中魄半,时应下弦,初昼而魂藏于南。其次也魂中魄满,与日相背,初昼而魂藏于东。是此月之出没,以分昼夜也。”   

--------------------------------------------------------------------------------
这个还是以地球为静止参照物对日月的观察. 对月亮的解释完全不合今天的常识, 不明白修到如此境界的人为什么没能看到今天的人在太空看到的情况.
发表于 2014-6-25 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留个印慢慢看,玄妙
发表于 2014-6-25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6-15 11:56 , Processed in 0.04074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