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对疾病认识的差异——糖尿病
作者:邢玉良1、马昆2、李安祥3
一、糖尿病的定义
西医内科学八版教材: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 胰岛素由胰岛β细胞合成和分泌,经血液循环到达体内各组织器官的靶细胞,与特异受体结合并引发细胞内物质代谢效应,该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异常可导致糖尿病。 胰岛素降低血糖的主要机制包括:(1)、抑制肝脏葡萄糖产生;(2)、刺激内脏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3)、促进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 解读:简单说来,胰岛素这种物质,是由胰岛β细胞分泌的,具有促进机体对葡萄糖有效利用的作用,当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分泌正常但作用能力下降时,机体对葡萄糖利用的能力就会下降,血糖(血液中葡萄糖)就会高于正常值,糖尿病就出现了。
二、糖尿病最常见的两种分型
(一)、1型糖尿病 胰岛β细胞破坏,常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 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引起选择性胰岛细胞破坏和功能衰竭,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进行性加重,达到胰岛β细胞几乎完全消失时,需依赖外源胰岛素维持生命。
(二)、2型糖尿病 从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进行性分泌不足,到以胰岛素进行性分泌不足为主伴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是指胰岛素作用的靶器官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降低。 分型解读:虽然属于不同分型,但原因仍不外乎两点:(1)、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完全不分泌;(2)、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降低。
三、糖尿病的治疗
西医内科学八版教材:由于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仍缺乏病因治疗。
(一)、糖尿病的非药物治疗:(1)、医学营养治疗。确定合理的总能量摄入,合理、均衡的分配各种营养物质,恢复并维持理想体重。(2)、运动治疗。认为对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有助于控制血糖和体重。
(二)、高血糖的常见药物治疗 (1)、促胰岛素分泌剂。包括磺酰脲类和格列奈类。 本类药物的主要作用为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当2型糖尿病晚期,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时,此类药物均不再有效,而需采用外源性胰岛素代替治疗。 常用药物:格列本脲、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格列喹酮、格列美脲、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米格列奈。 (2)、胰岛素增敏剂。包括双胍类和格列酮类。 本类药物通过多个途径增强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轻胰岛素的抵抗,作用的发挥需要胰岛素的存在。 常用药物:二甲双胍、苯乙双胍、罗格列酮、吡格列酮。 (3)、抑制肠道中碳水化合物吸收类制剂。包括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本类药物通过抑制α葡萄糖苷酶而延迟糖水化合物的吸收,降低餐后高血糖。此类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为肠道反应,如腹胀、排气增多或腹泻。 常用药物: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米格列醇。 (4)、外源性胰岛素注射。
适应症:①、1型糖尿病;②、各种严重的糖尿病急性或慢性并发症;③、手术、妊娠和分娩;④、新发病且与1型糖尿病鉴别困难的消瘦糖尿病患者;⑤、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伴有明显高血糖;或在糖尿病病程中无明显诱因出现体重显著下降者;⑥、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明显减退者;⑦、某些特殊类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一经诊断就应开始胰岛素治疗并需终身替代治疗。
(三)糖尿病西药治疗的解读:正如教材所述,西医疗法缺乏病因治疗,而缺乏病因治疗的原因则是对于糖尿病病因、病机认识不明确。①促胰岛素分泌剂促进了胰岛素的分泌,但对于胰岛β细胞的衰竭毫无办法,且因为增加了胰岛β细胞的工作量而加速其衰竭。②胰岛素增敏剂也只能暂时的唤醒反应迟钝的外周组织细胞,同样达不到治本的目的。③抑制肠道中碳水化合物吸收的药物,机理更加明确,那就是破坏肠道功能,吃进去的东西不能很好的吸收,血糖也就没有了来源,自然不会高血糖。这种方法非但不治本,且对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有损。④外源性胰岛素注射当属无奈之举。随着胰岛β细胞的衰竭,胰岛素分泌越来越少,只能依靠外源性注射来维持生命。外源性注射胰岛素同样存在胰岛素抵抗等不良反应。
四、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
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对此病早有论述“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痹。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大致意思是说,人们吃进食物之后,是由胃来容纳并消化的,而脾是负责将消化之后的养分输送到全身各部分,如果这些养分停留在脾这儿,也就是原文中的“津液在脾”,得不到传输和利用,消渴病就会形成。对于消渴病的病因《景岳全书》也有论述,“消渴病,其为病之肇端,皆膏粱肥甘之变,酒色劳伤之过,皆富贵人病之而贫贱者少有也。”传统中医对于消渴、脾痹的论述,基本与现代医学糖尿病之机理相合。 综上看来,糖尿病之病因病机已经比较明确,饮食不节导致脾胃消化吸收分布的能力下降(血糖不能很好的转化利用),属于直接原因。肾为先天之本,酒色劳伤消耗肾气之后,肾气不足则不能为脾胃提供能量支援,是更深层次的原因。1型糖尿病多是先天禀赋较差,再加上后天损伤而致,故病情较重。 但具体病人所处疾病状态则不尽相同。若是偏向于阳明胃病者,多有燥渴,如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烦躁等症状;若是偏向于太阴脾、少阴肾病者,则燥渴不显,而多有腹痛、腹胀、腹泻、肥胖、浮肿、食欲不振、情绪低沉等症状。因其所处状态不同,用药也不尽相同。偏于阳明躁气者,多用滋阴清热之药,以“热者寒之”;若偏于太少阴湿寒之气者,当以温补之法,以图“寒者热之”;若是二者兼有,当合并用药。此病属慢性,故多兼它病,中医临床论治绝无一定之法,当随证治之。
五、临床上中西医治疗糖尿病存在偏颇
临床上西医,尤其医疗水平欠发达的地区,降糖药、胰岛素的应用并不规范,难以如西医教科书所说“在饮食和运动不能使血糖控制达标时再考虑应用降糖药物”, 更谈不上个体化治疗,2型糖尿病过早注射胰岛素的情况也存在。因为胰岛素的短期效果明显,很多病人有滥用的现象,因为胰岛素的代替效应会加速自身胰岛β细胞功能的衰退,这一点所带来的害处是很多病人并不清楚的。 在中医院,有的中医只看到了糖尿病病机中燥渴的一面,临床上多用清热解毒之药,很多中医院的病房里都是以生脉散加味协助治疗糖尿病。有一部分医生则只看到了病机中寒湿的一面,一味只用温阳散寒。这两种用法都有其局限性,难称全面。
六、笔者的感悟
笔者在临床上治疗糖尿病,则是凭借舌脉症状,判断其虚实寒热用药,对于发病时间短,病情较轻者,往往疗效较好,可以达到治愈的目的。而对于发病时间较长,长时间服用降糖药或已经注射胰岛素者,此类病人已经形成不同程度的药物依赖,胰岛β细胞功能下降明显,治疗起来疗效欠佳。但有少数病程较长病例,因为病人配合较好,自身恢复能力强,亦能达到停用降糖药、胰岛素的效果。然而临床治疗此类病例偏少,有待进一步临床实践。极少有1型糖尿病患者求助于中医,临床缺乏实证,但从理论角度来讲,因其病情较重,治疗起来难度较大。
七、总结:认清病因病机则可治病求本
总而言之,糖尿病是由于先天禀赋和后天各种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的脾胃功能失调而引起的,凡是帮助恢复脾胃功能的方法皆为治本之法。 (一)饮食起居注意事项 西医学教材中所言控制能量摄入,保持体重,配合运动等,实际上已经算得上是治本之法,只不过限于其对疾病的有限认识,不能明白原理而已。站在传统医学的角度讲,通过清淡饮食,忌生冷油腻等来减轻脾胃负担(美·坎贝尔教授的《中国健康调查报告》中专门论述了膳食对糖尿病治疗的巨大影响,可供参照阅读);通过禁忌烟酒、五荤、房事,调畅情志等减少身体消耗;通过练习传统功法(如太极拳等)和保持良好起居习惯来保养和调节身体机能;这些方式都属于“开源节流”,是恢复脾胃功能之正途,也是治疗本病的最重要一环,病人不忌嘴,医生跑断腿,用于此病尤为合适。 (二)中药之作用亦在帮助机体恢复正常机能 通过饮食起居的注意,可以减轻脾胃的负担,然后通过中医辨证论治,运用传统医药帮助脾胃恢复正常机能。脾胃机能得到恢复,血糖的正常转化也就恢复正常,糖尿病也就治愈了。但中药在具体治疗上还要考虑心肝脾肺肾五脏的相关性及复杂性,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是有很大差异的,中医的辨证正是建立在具体的人身上的,而不是指标上。人的身体正常了,血糖这个指标自然就正常了。所以在中医理论上来讲,糖尿病可以治愈,正如《黄帝内经》所言:“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三)关于并发症 对很多糖尿病患者来说,除了血糖高之外,没有任何不适症状,往往只是消极的服药控制血糖或不以为意。其实糖尿病最大的隐患是其长期患病以后出现并发症的问题,如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导致失明、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对心脑血管的侵害、增加中风几率、末梢神经损害等等。医生和病人所需要做的,应该是积极主动地去提早预防,全身调节,争取不让并发症出现,而中医的整体调节在这方面有明显的优势。不过选择中医治疗往往需要病人对此病有深刻的认识,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血糖的高低上,应该从全身状态来考虑。本篇内容就是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把中西医治疗本病的理念告诉给大家,希望能帮助糖尿病患者正确认识本病。
(1、邢玉良,南阳张仲景经方医院中医门诊大夫;2、马昆,张仲景金方医院中医门诊大夫;3、李安祥,南阳张仲景经方医院中医门诊大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