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学校的宿舍,就像旧社会的婚姻。你们素昧平生,千差万别,却有一日忽然便要在同个屋檐下,吃喝拉撒睡在一起。无论你情愿与否,你和这些陌生人,不得不相互影响,一起建立规则,彼此讨厌或彼此喜欢,度过几年时光。和来自不同背景、彼此陌生的人朝夕相处,这绝非易事。
最近媒体上各种因宿舍关系而发生的悲剧不断出现,微博上甚至出现了“寝室生存秘笈”,提供包括“不要太优秀”、“不要太小气”等等几大办法。使得人们不得不去反思,到底是什么出现了问题,使得日常琐碎的口角纷争引得惊天命案?
他们为什么失控?
你一定也有过相似的经历。连你自己都觉得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却让你产生超乎寻常的情绪,无论是悲伤、沮丧、愤怒还是开心快乐。
近些年的神经科学研究发现,我们的大脑中有一个储存记忆情绪经验的地方,叫做杏仁核(Amygdala)。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情绪,会通过杏仁核的神经回路储存下来。这样,日后再发生同样的事情,杏仁核就会越过大脑前额页理性的分析,直接做出反应。而科学家也发现,人们对事件的反应,有部分原始的信号,是直接从丘脑传送到杏仁核的。这部分信号抄捷径、走得更快,却并不准确——它是基于你过去相似经验产生的情绪,而不是对于正在发生事件的评估。
简单说来,一个人如果常常感受到愤怒,那么在一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情上,就有可能会引起他的轩然大波;或者如果你从前做过很让你备受折磨的事情,尽管带给你很好的收益或结果,下一次再有同样的任务出现,哪怕它仍然能够带给你巨大的收益,你第一反应会沮丧的说不。
曾经有科学家说过,人强烈的情绪只有20%- 30%是现实引发的,70 % -80%是来自“旧伤”。这些发生的事件,不过是你情绪的导火索而已。
而对于不断发生的极端悲剧事件,无论是对马加爵还是药家鑫,媒体的报道除了关注事件本身、教育环境之外,也都纷纷开始关注他们的成长背景。究竟是怎样的成长经历,让他们在平凡琐事上,“旧伤”发作,丧失理智?
童年对人究竟有怎样的影响
中国有句古话,叫“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并不无道理。心理治疗的鼻祖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流派,也一再强调一个人童年经历对人格形成的重要影响。在精神分析流派的理论多年的发展和修正中,“童年经历”包含多种因素,大到社会文化、小到和亲密抚养人之间的互动模式,都在不断地塑造一个人人格的形成。
美国的心理学家Harlow曾经做了一系列实验,来研究猴子母婴之间的关系。在这些实验里面,Harlow用铁丝制作了一系列道具,使得它们看起来像猴子妈妈。他把新出生的小猴子从猴群中隔离出来,和道具生活在一起。这些“假妈妈”为小猴子提供充足的食物和水分,但是情感上冰冷、没有回应,甚至会无情地伤害小猴子——有一些道具会喷出气体来,撕裂小猴子的皮肤,或者弹出钢丝来扎伤小猴子。而实验结果发现,这些小猴子出于本能,无论“假妈妈”如何伤害它,它仍然紧紧地抱住猴子妈妈。而小猴子在成长的过程里面,逐渐变得抑郁、自闭,在族群中无法社交。这些遭受过情感创伤的小猴子,在成为父母之后,他们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冷酷和暴力,超乎想像的虐待时有发生。
在今天看来,这一系列实验冷酷残暴,但毋庸置疑,Harlow第一次用科学的方法证明了灵长类动物对爱的需要。而早年爱的缺失(或不恰当满足),会致使一个人的人格发展受损,在与人相处过程中,出现不适当、“失控”的情绪反应或者行为举止。
这听起来令人绝望。因为我们生来都无法选择自己的家庭、成长环境,倘若童年决定一个人的人格,我们真的无能为力了吗?
我们还是从实验谈起。在Harlow那一系列令人悲伤的实验之中,他发现了一个令人充满希望的现象。当这些受创伤的猴子被放回族群中,它们显得自闭、抑郁、无法交往,但是当族群众有一些健康、活泼、友善的小猴子,执着地和这些有创伤的小猴子互动玩耍,几个月之后,这些受创伤的猴子也慢慢走出抑郁,变得能够正常社交。Harlow把这群小猴子叫做“猴子治疗师”。
无独有偶,也有科学家追踪过一批生长在贫民窟、父母是妓女、吸毒者的孩子,他们成长成为了健康的个体,有健康的人格,建立了稳定的家庭,有不错的收入,甚至在中上层社会小有成就。科学家们在追踪过程中发现,这些有着糟糕童年,却人格健康的孩子们,在他们青少年时期,都有遇到过“猴子治疗师”一样的玩伴、或者长者,他们借从这些人身上依附于另外一种价值观,或者从这些“治疗师”身上获得爱的感受。
加之近些年来神经科学领域也不断提出“可塑脑”的概念,认为在脑部的发育的过程中,不断重塑新的经验,能够使神经系统产生新的回路。也就是说,如果一件事情曾经让人感到不快,而若新的经验——比如做这件事情还蛮快乐的感受——重复出现,新的经验感受能够替代旧有经验,你便改变了杏仁核对感受记忆的储存,“旧伤”治愈。
童年经历也一样,无论它对你的人格形成产生多大的影响,当人们独立成人之后,仍然有机会发生变化,疗伤治愈。
处理人际关系的法宝
共情的能力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提出“自我中心主义”这个概念。说婴儿无法客观地判断和理解事物、情境和他人的关系。婴儿在判断他人需求的时候,主要是根据自己的需求来理解。打个比方,一个2岁的小朋友爱吃糖,会认为你和他一样,也喜欢吃糖;而他讨厌的东西,你应该也很讨厌。人们在长大的过程中,慢慢地祛“自我中心”,我们慢慢有能力客观的看待周围的世界,理解他人和自我的不同。
而更有趣的是,我们大脑中有一些神经元,叫做镜像神经元。它们能够使得我们在看到别人的行为时候,体会到对方的感受。也正是由于我们与生俱来的能力,使得我们能够彼此共情,相互理解。
我最喜欢的关于共情的解释是,透过对方的眼睛,去看对方的世界。当和他人交往的时候,请放下我们内心婴儿式的“自我中心主义”,透过对方的眼睛,去理解他的世界。
和情绪相处
Thomas在1993年提出,人们在表达情绪的时候,往往有四种方式。一种是压抑(Angerin),一种是攻击(Anger out),一种是讨论愤怒感(Angerdiscussion),另一种是愤怒躯体化(Psysiological anger symptoms)。
你看,情绪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它是真实存在人身体里面的能量。就像你紧张的时候会流汗,生气的时候会发抖,它是我们真实的体验,并无好坏之分。。
所以,当情绪出现的时候,请一定使得情绪有出口。压抑、不理智的攻击、愤怒躯体化,都不能使情绪变得更稳定,更甚会对他人或自己造成伤害。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处理情绪能量的方式,有人需要跑步、打球,有人逛街倾诉写日记,需要注意的是,当情绪来临,不要伤害自己、不要伤害他人、不要破坏公物,选择适合你的方式,合理宣泄。
美剧里面人们在遭遇强烈情绪时,朋友经常会问:“你愿意讲讲吗”?当人们身体里面情绪这股能量慢慢消失,理智回来之后,合理、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心底的想法,往往能够达成事半功倍的沟通。
而更绝妙的是,这样我们便修复对事件的负性体验,不致积攒“旧伤”。
通过共情和情绪管理,我们每个人都有修复他人的创伤经验的能力。我们每个人亦可以做自己的“治疗师”,去修复和创造自己的状态和经验。
就如Harlow在他的实验中证明的一样:爱是唯一道路。
爱是唯一道路
文/ 简里里
原载《科学Fan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