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3002|回复: 0

孙瑞雪老师:学习爱必然是从感觉开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19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没有爱的感觉是无法爱的,学会爱也必然是从感觉开始的。无论你是成人还是孩子,自身生命的成长和调整都必须从感觉开始,只是头脑认识到了,改变依然不会成为可能。”——孙瑞雪

     感觉对于成人来说如同对于儿童一样重要,因为只有感觉,改变才有可能发生。感觉的核心价值在于,感觉可以起始和转化,它是真正的学习的工具。
      一位爸爸总是打骂孩子,孩子4岁了,大人一说话,孩子就紧张得不知所措。孩子一放松,就总打其他孩子。解决的办法只能是父亲停止打骂孩子。
  父亲说:“我爱我的孩子。但是一到那个时候,我就控制不住了。不打不骂,他不听话,我急!又不知道怎么办。”
  爱孩子,行为的反应却是经常打孩子。头脑想的和实际做的正好相反。
  打骂的做法已经深深地内化在了血液里,变成了临场行为的必然的、不可控制的反应。肯定又是童年。
  父亲说:“小时候,我妈把我夹在腿里打我,她打不动的时候才会住手。我不能打她。上学的路上,我看哪个同学不顺眼,我就打谁,比我妈打得还要狠。”
  父亲说:“我没有妈妈爱我的感受,我不知道怎么爱。”
  
      没有爱的感觉是无法爱的,学会爱也必然是从感觉开始的。无论你是成人还是孩子,自身生命的成长和调整都必须从感觉开始,只是认识到了,改变依然不会成为可能。所以,你可以想象,说教真的能改变人吗?每个人在说教时都想尽可能地说得好,以为那将改变很多人的命运……但只有触动了感觉,变化才有动力。

      被打、被愤怒地对待,这是一种情绪,同时也是一种感觉,在这样的氛围和惯常的感觉中生活,也就会将这种感觉肉体化、内化,就成为你,你的自然反应就是打和愤怒。
  我相信一切暴力最根本上都始于家庭。我也相信,只要家庭暴力没有了,这世界就和平了。
  我们正在学习怎样爱孩子。孩子是父母寻找爱的感觉的对象,父母透过孩子对爱的感觉的反馈,产生如何爱孩子的动力。
  你没有经历爱的感觉,而现在要开始学习爱,你会面临大量相似的问题:面对孩子时很无措,遇到问题时会慌乱,对如何爱孩子还没有判断力而感到烦乱,第一次尝试爱和规则,被孩子控制,要讨好孩子,因为学习而感到辛苦和焦虑,因为从未有过的体验和对爱的结果的不知而感到害怕,因为仍在学习而不能持久,因为不断地要和自己成长的负面经验斗争而感到无力和能量不足,因为全新的爱孩子的观念而遭到家庭其他成员的反对……因为突然从自己已有的习性中跳出而喜悦和惊恐,因为爱孩子而拥有了勇气,因为自己内在的童年创伤而渴望得到改变,因为内在深处有对新生活的渴望……



  突然间,这个感觉的过程,就成为千百万个父母的成长——“我不是要这样思考的,我是要这样生活的!”
  我要把对孩子的反应变成一种爱的反应,这就是爱的学习。必须从感觉开始,然后再回到感觉中,这就是感觉学习。
  由于成人丧失了太多的感觉,所以容易形成一种惯性,比如不自觉地躲避内在发生的痛苦的、孤独的、愤怒的、幸福的各种感觉,他们不再发现生活,也就不再创造生活了。他们在童年未创造出自己感觉的那一部分,所以现有的某些东西似乎就被固化了、合理化了。甚至当幸福和喜悦到来时,我们的头脑明知道那是正向的东西,但依然会感觉到恐惧。因为那种感觉超出了我们惯常的感受,那是异样的感觉,我们已经无法像孩子那样接纳了。
  一种甜美的幸福却是异样的感觉?那是害怕和不敢接纳爱!
……


对安徒生的《丑小鸭》,孩子们这样问:“为什么因为丑小鸭的羽毛是灰色的,和别人不一样,就是丑的呢?”“什么才是丑和美?”这是孩子们提出的问题。实际上,对成人来说内在的异样的感觉是不容易被自己接纳的,是容易被自己视为丑的。
  但对于儿童来说,那似乎是一个创造自己的新信号,儿童会感到好奇,产生兴趣,并乐此不疲地拥抱它,用它来建构自己。这是何等的不同呀。
  当成人对生命失去感觉时,他的生命就无法改变和发展了;当成人对事物失去感觉时,新世界的大门就对他关闭了。他只能以模式化的状态来生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8 08:59 , Processed in 0.02840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