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8315|回复: 22

乾隆盛世中人民的精神压抑(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19 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张宏杰/文






      18世纪末,国势蒸蒸日上的英国人认为他们有充分的底气来与东方巨人中国握握手了,于是,他们派出一个以著名外交家马戛尔尼勋爵为团长,成员多达700人的庞大使团,浩浩荡荡来到中国。
      使团一路上享受的是乾隆皇帝最慷慨的礼遇。刚到大沽口,两名中国官员带着大量作为礼物的食品在此迎候。这个见面礼出乎英国人意料。过于丰盛的礼物似乎证明了马可·波罗笔下中国的超级富庶。然而,运送食物的中国船只刚刚离开,一个意想不到的场面出现了:因为中国人送来的食物过多,并且有些猪和家禽已经在路上碰撞而死,所以英国人把一些死猪死鸡从使船“狮子号”上扔下了大海。岸上看热闹的中国人一见,争先恐后跳下海,去捞英国人的弃物。这个细节一下子暴露了中国的尴尬。事实上,在登陆中国后,英国使团一再震惊的,是中国繁华表象下的贫穷。


土地的唯一使命是生产粮食

      土地稀缺,人口密布,这是展现在英国人面前的典型的中国国情。英国人完全没有预料到,这个东方大国的人口压力已经大到了难以承受的地步。中国的全部土地,主要用来种植粮食。而这还不够用,人们甚至不惜花大气力围海造田。除了皇帝的御花园外,全国的公园和其他公共娱乐游玩地带很少。所有的耕地从不休耕,土地在中国人眼中,唯一的使命就是生产粮食,养活更多的人口。
      他们还首次注意到中国人吃狗肉,而这在西方被普遍视为禁忌。当然,不只是狗肉,只要是肉,中国人就吃,即使是腐烂了的也不放过。
      还有随处可见的弃婴。道路两旁,河道中央,垃圾堆上,随时都有可能露出一只苍白的小手。弃婴在基督教国家是不可饶恕的大罪,但是中国人却视为平常。使团成员约翰·巴罗说:“在京城一地每年就有近9000弃婴……我曾经看见过一个死婴的尸体,身上没有系葫芦,漂流在珠江的船只当中。人们对此熟视无睹,仿佛那只是一条狗的尸体。而事实上如果真的是一条狗的话,也许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


做官是中国人的宗教

      与底层的普遍贫困强烈对照的,则是上层社会生活的豪奢。英国人注意到:“中国官员对于吃饭真是过于奢侈了。他们每天吃几顿饭,每顿都有许多道荤菜。”
      副使斯当东说,他在中国所见到的房子,只有两种,一种是大富之家,一种是贫寒人家,“所经过的地方以及河的两岸,大多数房子都是土墙草顶的草舍。也有很少一些高大、油漆装饰的房子,可能是富有者的住所。很少看到中等人家的房子”。
      斯当东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的贫富差距之大,是他们见过的国家中最厉害的。
      英国人很容易地了解到,在中国,所有的富人几乎同时都是权力的所有者。中国人的财富积累主要是靠权力来豪夺。中国的专制是超经济的,经济永远屈从于政治。穷而无告的人处在官吏的淫威之下,他们没有任何诉苦伸冤的机会。所以,对于中国人来说,“做官便譬如他的宗教”。
    在这样的政治氛围下,自然也不能指望所谓的法律来保护个人财产权。马戛尔尼认为,专制主义摧毁了中国人的财产安全,从而摧毁了所有刺激中国进步的因素。





没有官员在场人们的表情才正常

      比经济上的贫困更令英国人惊讶的,是政治上的贫困。在推崇中国政治的欧洲学者们的著作中,中国社会和平、稳定、井井有条。确实,权力的威严使北京城内秩序井然。然而,与中国官员的交往却让他们看清了这个帝国维持秩序的基本手段。
      在北上天津的途中,英国人在山东登州府短暂停留。登州知府闻讯前来拜访,“知府带来了许多随从人员,其中有一个人在知府问到他话的时候,立刻跪下来回答……知府安然接受这种礼貌,似乎他们之间一向是这样讲话……”这让英国人觉得不可理喻。
      更让英国人无法接受的是中国官场的另一项规矩:在任何场合,上级都可以打下级的板子,这让重视个人尊严和荣誉的英国人无法理解并且非常气愤。
      在英国人到过中国以前,中国人在世界上的形象基本上是正面的,被认为是“全世界最聪明最礼貌的一个民族”。莱布尼茨说:“他们服从长上,尊敬老人,无论子女如何长大,其尊敬两亲犹如宗教,从不作粗暴语……”歌德说:“在他们那里一切都比我们这里更明朗、更纯洁也更道德。”伏尔泰通过《中国孤儿》这样表达他对中国人的看法:“孝顺忠信礼义廉耻是我们立国的大本。”
      与这些描述大相径庭,那些伺候他们的中国人却给英国人留下了这种印象:“撒谎、奸诈,偷得快,悔得也快,而且毫不脸红。”“有一次吃饭时,我们的厨师就曾想厚颜无耻地欺骗我们。他给我们上两只鸡,每只鸡都少一条腿。当我们向他指出一只鸡应有两条腿时,他便笑着把少的鸡腿送来了。”
      英国人注意到,在没有官员的场合,中国人的表情十分正常。一旦有官员出现,就立刻变得非常拘谨。巴罗说:“这些事例再清楚不过地昭示了中国人自夸的道德品格中的巨大缺陷。不过就像我先前说过的,其错当在于政治制度,而不在于民族的天性或者气质。”“就现政权(清廷)而言,有充足的证据表明,其高压手段完全驯服了这个民族,并按自己的模式塑造了这个民族的性格。”
      巴罗认为,中国人缺乏自尊心,是因为政府从来没有把百姓当成年人来看待,而是当成了儿童和奴隶。“在这样的国度里,人人都有可能变成奴隶,人人都有可能因官府中最低级官员的一点头而挨板子,还要被迫亲吻打他的板子、鞭子或类似的玩意,跪倒在地上,为麻烦了官府来教育自己而谢罪。于是荣誉观和尊严感就无处可寻了……人的尊严的概念巧妙地消灭于无形。”
发表于 2014-3-28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世易时移如白驹过隙。300百多年前,与当今社会依然相似。
发表于 2014-3-28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央四台的国宝档案, 老讲清朝, 我婆婆天天看, 我在边上听得想吐, 什么年代了, 把清朝的皇帝描写得一个个高大全的. 昨天讲乾隆的肖相画, 里面的阿谀奉承之词恍如乾隆还活着. 这些搞古董的估计都是前清遗民.
发表于 2014-3-29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燕果

真是辛苦你了。记得一次看画展,一边是明仇英的《清明上河图》,一边是清的《姑苏繁华图》,仇的画宁静淡远,我不懂画,也觉得好美,看的人络绎不绝,那边姑苏图占据一整面墙,但都是路过匆匆一瞥,不能看,看了马上想到香港的僵尸片。
发表于 2014-3-29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麓羽 于 2014-3-29 09:18 编辑

我们五千年历史,不缺少文治武功的样本,清享国不到三百年,文化等方面都是大幅度退步,不用跟汉唐比,跟明都没得比,没啥可歌功颂德的,这样搞,反倒让人生疑。
发表于 2014-3-29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儒家有两大学派:理学,心学。理学以朱熹为代表,心学以王阳明为代表。朱熹是宋朝的,王阳明是明朝的。

理学的核心是天理。人欲与天理相对。统治者很容易把权力往天理上一套,这就对了………

心学的核心是"良知",良知不在外,在每个人内心。有点反对权威的意思。

心学被以王阳明为代表的心学家在明朝发扬光大,不是偶然。明朝商业已经有所发展,这是破除集权统治的要求在思想界的表现。

这一切,随着清军入关结束了。虽然皇族尊孔,但大众的思想界受到了禁锢,清朝最发达的是拷据,就是把老祖宗的东西翻出来,到处比较,求证是否正确。而且民族在经济和政治上都是不平等的。这就更需要强调政治上的权威。本质上是一个落后的民族以不完全的方式奴役先进民族。这一路下来,后来的落后挨打,完全正常。
发表于 2014-3-29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ay 于 2014-3-29 17:47 编辑

文化上的事情可能说不清,容易引起争议。肉眼能看到的可能比较容易说清楚。

1644年汉人在肉体上的几点变化:

1.1644年之前,汉人身高远远超过欧洲人,欧洲人在汉人面前感觉自己是小矮人。

2. 1644后之前,汉人肤色极其白皙,白里透红的那种白,欧洲人视之如见神明,把我们当作真正的白人。

3.1644年之后,汉人平均身高大幅度下降,到满清末年,降到极点;肤色开始变黄,失去白里透红。1911年之后出身的汉人,身高开始恢复,汉人二战期间军人的身高,已经比日本人要高得多。1949年之后,汉人身高的恢复又被打断,一直到1980年之后出生的孩子才总体上开始重新恢复。

主要原因:

1.1644年之后,汉人男人的精英与精壮基本被杀光,被杀总数接近1.5亿。

2.物质生活赤贫,如果明朝没有引入土豆与红薯,很难想象人口能够恢复。

3.精神极度压抑。从《弟子规》可以窥见这种极端的精神恐怖主义,满篇是“勿XX”。
 楼主| 发表于 2014-3-29 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灭宋是金克木。
明灭元是火克金。
清灭明是水克火。

正所谓一物降一物。
发表于 2014-3-29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燕果 于 2014-3-29 21:52 编辑

一码是一码,清朝因为落后民族的统治,思想和文化上是落后封闭,现在的肉麻吹捧莫名其妙,但也不是完全没有积极意义。明末那个执政水平,包括后来南明那个样子,如果延续下去,军阀混战四分五裂不可避免,如果分裂混乱持续下去,也未必能抵御后来的西方。清朝的执政非常强势,基本实现了从辽东到西域的实际控制和西南少数民族的改土归流,在西方强势的冲击下,最后留下一个大一统,疆域辽阔有战略纵深,文化虽然闭塞落后还算有传承的中国。比起欧洲中亚中东四分五裂,文化宗教已经变得面目全非的局面,还是好的多。
发表于 2014-3-30 06:08 | 显示全部楼层
留下一个大一统,疆域辽阔有战略纵深的中国
燕果 发表于 2014-3-29 21:35


这是最近二十年辫子戏和伪满洲国复国主义很流行的论调。

中国目前的疆土是国共两党二战的成果,与没有任何殖民者没有关系。

如论历史的法理论据,商,周,秦,汉,唐已经确立了中国的整个领土,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从葱岭,到西伯利亚,到库页岛。

要真说它给领土带来什么影响的话,它让中国丢掉了整个东西伯利亚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包括库页岛;对日本割让台湾;丢掉朝鲜,越南,这些蕃属领土。

内战当然是一个国家的悲剧,但以此来证明殖民中国的合理性,是很勉强的。比如一个家庭内吵架,隔壁一个叫野猪皮的男子就借机进这家子把这家的女人占有,然后说扩大了这家子的领土。这叫事实,但不能当作合理性。
发表于 2014-3-30 0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潮汕和梅州等客家人聚集地,这些是比较传统的汉人,长的确实很好,个子感觉比一般南方人高,男女都很白净,眼睛很大,脸圆圆的,算是很圆满的相貌,不管有无读书,都很温和,谦谦有礼相处很舒服。我见过几个超级美女,都是那里人,长的漂亮,说话也温柔。
发表于 2014-3-30 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有人调侃 唐朝在日本 明朝在韩国 民国在台湾 大清国在中国。(这句话不知道会不会敏感呢?)
发表于 2014-3-30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燕果 于 2014-3-30 21:06 编辑
记得有人调侃 唐朝在日本 明朝在韩国 民国在台湾 大清国在中国。(这句话不知道会不会敏感呢?) ...
沉香屑 发表于 2014-3-30 14:15


中国的文化,从来就不是静止的文化。一个封闭而排外的社会,它能把风俗习惯保留千年,但大多数人不会愿意生活在这种地方。而中华文化从来不是如此的。看中国历史地图,中华文化几乎把地理和当时交通工具所允许接触的所有文化都有机融合了。如今是面向世界的时代,以中华为中心融合世界文化也不是不可能的,这需要我们有开放包容的心态,同时不失易,儒,道,法的传承。

日韩,看似现代,内心封闭,学习了一点东西后,壳子可以保留几百年不变,正说明他们走偏了,没有理解中华文化的内涵。比如建筑,中国的木结构建筑唐以后越来越发达,明代达到顶峰,而日本的木结构建筑一直停留在唐朝的落后结构,直到他们接受了西方现代科学文化的强势入侵。
看台湾如今的轰轰烈烈,也是离开大陆太久,包容失去,偏执和封闭在占上风。
发表于 2014-3-30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燕果

赞!
发表于 2014-3-31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燕果

虽是走偏,起码还能让壳都没有的我们欣赏到华丽丽的壳。今天看了一篇文章,讲述的是日本为何规定中学必修武道课。清朝是除了官方和贵族外民间是禁武的,50年代后中国也是禁止民间真武术的,才有后来至今太极拳(举例功夫盖世杨露禅传下来的杨家拳)简化成太极操。真正的武术不是教你套路,现在教育部门推广的武术只是作秀而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6-15 06:22 , Processed in 0.03346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