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9542|回复: 27

臆测 几个尿频相关情况的处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11 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ttxxhh 于 2014-3-14 18:03 编辑

前些天看到几个帖子,涉及尿失禁,俺未接触过...;干脆将尿频等几种情况一块比较之。

一 症状与药方
1  有尿难出,尿道火烫
   猪苓汤

2  有尿难出,尿道没有火烫感
   五苓散加减

3  膀胱尿少,总有尿意,能憋住。
   能量不足了,需要调能量出来。
   桂枝汤加减,真武汤加减。

4  尿失禁,想憋也难
   能量严重有问题,附子也挡不住;用乌药。
   本条是对近期看到的本网上几个例子的臆测。
   尿频-乌药 (2014.3.14加)
  http://www.37ct.com/thread-102700-1-2.html
  尿失禁-乌药(2014.3.14加)
  http://www.37ct.com/viewthread.php?tid=103608&;highlight=%2B%E4%B8%89%E5%BD%A9%E9%A3%8E%E8%BD%A6

    -------------
   对于2/3两条,好像看到有属于湿热的情况(采用祛湿清热之法解决),没试过。
  祛湿清热(2014.3.14加)
  http://www.37ct.com/thread-46807-1-1.html


二 祛湿利水药
   几个方子涉及到四种相关药物,猪苓泽泻白术茯苓,它们分别处理不同的水之状况。

1    器官组织内部结团之水--白术。
       ---介于混合与化合,可能是水合?风寒湿痹,不通,不仁,活动不灵,身重。
       白术将成团之水打散成弥漫状,而后甘淡茯苓或其它辛温走窜之物可将其带走。
       寒湿与风湿/湿热有区别。

2    弥漫之水--茯苓。沤。
       ---某种混合状,浸水状。在器官内则虚;器官组织外则水滞其间,将"尿少"而小便不利。
       与器官内部"水"有关者,湿用白术,虚用茯苓,寒用姜附。
       茯苓将弥漫滞留之水重新带入水循环体系。若在运行能量不足,可能需要桂附之力。

3    利水道--猪苓;这个似乎处理游离之水,肉眼"可见"。
       助膀胱加强功能,排浊/气化/升清。
       此小便不利者,涉及到膀胱本身而排尿不畅。     

4    泽泻比较特别,其用如明矾撒水中。
       看本经介绍,并结合些药方,感觉似乎属于澄清剂或者水净化剂,分清降浊,使有净水可"用"。似明矾入水。
       这种感觉似乎在肾气丸里也能找到。泽泻清肾中水邪,留下清净之"水";茯苓排除脾肾弥漫之水邪。
------------------------------     
     有一个问题,比方白术默认待脾藏(如理中汤),然也有用术而脾藏本身并无大碍者,此时会伤到脾藏否?
     --似乎不会,一个解释是"同气相求",病气与药物相互吸引自己就去了;也即病灶很快会消耗掉大量的药物,余者对其它部位影响不大;
     也许另一个可用载具来解释,载具将其载到该去的地方。
     但不管哪种解释,若过用就说不定了。
------------------------------     
     什么时候把苍术薏苡仁等相关常用者拉来一块儿比较,看是否能有收获。
发表于 2014-3-12 0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燕果 于 2014-3-12 05:08 编辑

茯苓有引水归肾的作用. 在百度百科查茯苓的时候, 有一条讲, 寻找野茯苓的时候, 要找雨后土壤迅速干燥, 周围连草都不长的松树. 雨水肯定都被茯苓引入根部储存了. 说它是阳中阴, 实际是引阳入阴.

所以奔豚症, 脐下动, 要用茯苓桂枝大枣甘草汤. 桂枝只是减缓水势的, 真正引水归位的是茯苓. 茯苓可以安神, 恐怕也是这个道理, 水归位了, 才能济火.

泽泻, 顾名思义, 是泄洪用的, 应该用于蓄水超标的时候, 泽泻汤只用白术, 泽泻两味, 不用茯苓, 因为有支饮, 头眩等水文超标的症状.

肾气丸则不用白术, 用泽泻和茯苓, 因为肾气丸的原理, 用一系列补阴药留住水份, 附子和桂枝把水汽化送往全身, 循环后再由茯苓引入肾, 泽泻排去多余的水份.

猪苓和泽泻的区别, 看古代医家, 也是各有各的说法. 从生长的部位看, 前者和茯苓都是根皮上长的菌类, 可能都作用于表, 一引一泄; 后者从泽泻汤的症状看, 好象作用于里, 和白术一样都是块状根, 一导一泻.

五苓散, 是水在主干道滞留泛滥, 而支流航道因为寒冷而关闭了. 所以需要桂枝来打开航道, 白术导水, 桂枝汽化, 茯苓引水归肾, 猪苓和泽泻排表里的废水.

真武汤, 则是主干道因为寒冷而水流不畅, 水的总量并不超标. 附子化冰, 生姜暖胃, 白芍敛水, 白术导水, 汽化送往全身后茯苓引水归流.

猪苓汤, 还没有搞懂, 好象更多作用于水道因为某种原因而不通畅, 造成水抽不上来, 地下水漫出, 拉肚子. 伤寒把它归为少阴症, 又有心烦的症状, 也许是心肾之间的通道不畅? 滑石能让水流更顺畅, 阿胶能修补因为摩擦损坏的血管. 感觉挺适合肾结石之类的病.
 楼主| 发表于 2014-3-12 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txxhh 于 2014-3-12 08:31 编辑

回复 2# 燕果


可否分别用一句话简洁地概括这几种药物的鲜明特性,以轻松区分?
否则比如茯苓,"淡渗利水和引阳入阴";那么何时为何只用到这个功能而不是另一个功能,比较不容易整明白。

稍后些我会尝试,看能否以上述药物特性一以贯之地进行梳理,有不少涉及到这几种药物的方子。
玩理科的我,记不住很多东西,喜欢从几条不多的"公理"推导剩下的。以解析法替代表格法。
当然,得符合逻辑,例外越少越好;若不然我将重新寻找。
 楼主| 发表于 2014-3-12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继续说一下泽泻茯苓。

泽泻分清降浊,清轻者上行,浊重者下行,各归其位;渴者眩者得到缓解。
(水中之清气上行,气行则水利,反之,水利则气行。当然这不应是泽泻之主功。)
“明矾”入水,其分清降浊之速度肯定比"渗透压"方式快。
我同意用泽泻者,速度快是重要因素;但只是部分因素,否则许多药方就没有必要泽泻茯苓同用了。
以此可解释很多用到泽泻之处;当然泽泻偏寒,用到泽泻者而未用温热药者,患者应该不会太虚。

茯苓,入脾肾。
茯苓,可以健脾;何以健脾?
茯苓,淡渗利水为最显著特性;脾易藏水湿,若说茯苓可以渗出脾藏之水气而健脾,则很容易说过去;
参考四圣心源对黄芽汤的解释。
此与茯苓用在他处的功能是一样的,一以贯之。若单独弄一个引阳入阴,恐又得大费周章。
茯苓安神的道理我没弄明白,但多半与解除心悸类似,与厥阴心包经内外有水气相关。
茯苓将水引向三阳我理解,不管源头在哪儿;但引水入肾暂不理解。

待续。。。
发表于 2014-3-12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经疏证》:“夫松之概,挺拔劲正;枫之概,柔弱易摇。松之理粗疏;枫之理坚细。松之针至冬益苍翠不调;枫之叶至冬遂鲜赤而即落。是其一柔一刚,显然殊致。茯苓属阳,治停蓄之水不从阳化者;猪苓属阴,治鼓荡之水不从阴化者。”

这个也许有些帮助.
 楼主| 发表于 2014-3-12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2#楼里以茯苓引水入肾立论,我暂不理解,故对其多数条文暂且按下不表。
------------
猪苓汤,终归是伤阴后水热互结影响膀胱功能。不光是少阴,阳明也有。尿道极可能火烫。
由于此处下焦但热而无湿痹,故不用白术。
 楼主| 发表于 2014-3-12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燕果


  对伤寒与本经的解释都很多,以谁为准还真是个问题。
  以原文吧。

  比方茯苓,已经讨论了如下可能:
  1 三阳范围内起作用,利水。
  2 导水向三阳
  3 引阳入阴
  4 引水入肾。与3是一个意思不。
  5 基本上就是淡渗利水(我的想法)
  那种说法能一以贯之。
发表于 2014-3-12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药物跟踪的作用就在这里体现了. 跟踪药物的行踪并同时测全身热量和湿度的变化.
发表于 2014-3-13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ttxxhh


    也臆测下:
   其实燕果已经说到了,茯苓起收集的作用,收集的是体内的湿气,类似夏天在潮湿的房间放生石灰、食品袋中的干燥剂,它能燥土的原理应该如此。
   气归集成水,水曰润下,自然归于膀胱排出,所以有“满”的现象应该不能离开茯苓。
 楼主| 发表于 2014-3-13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了了


    不完全是这样。
    待我后续之文。
 楼主| 发表于 2014-3-13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泽泻,薏苡仁,苍术。
  
  泽泻,似明矾入水,分清降浊。可以处理几乎也是近似游离的大量的水,偏于静而不动。泽的意思可就是了。
     泽泻似可处理全身上下里外任何符合这种性质的水。


  薏苡仁,这个感觉比较勉强。
     我看了部分文章,最后得到一个"象":薏苡仁药处理的水湿几乎或者干脆就成为了局部组织的一部分,
     且有因湿热而腐败之倾向,偏于物质偏于"实"。

  ------至此,这五种东东处理的不同的水湿状况似乎层次比较分明了。
        什么时候有更好的认识再修正或推翻。
        
  苍术--对此把握十分不好。当有大把黄浓痰黄浓鼻涕时,一边降逆一边祛湿,此时似乎可用苍术。
        据说与白术比,苍术去湿而不燥,正所宜。
发表于 2014-3-14 07:4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楼主论尿频相关,翻到09年的一则医案,拷贝过来与楼主分享。
张,女,39岁。多年高血压,曾有三次精神分裂的症状,体检出子宫肌瘤,最近出现漏尿,时常感觉尿急,每次尿少,色黄,还在不知不觉中尿湿内裤,医院诊断为膀胱括约肌松弛,手术建议。 长期便溏,一日1-5次不等,经期正常,经量适中,动辄汗出,手足有汗,稍偏凉,若不服用安神类药物(斯瑞康)就难以入眠,两颊和鼻梁时常红染。舌嫩红稍胖少苔,左脉浮细,右脉更弱于左脉。
开方两剂,治其遗尿:
葛根24 黄芩9 黄连9 茯苓16 党参5 附子5 干姜5 炙甘草6.
一剂知二剂已。
发表于 2014-3-14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年也有过一个女朋友因腹胀腰粗,呕酸,咳嗽漏尿求诊。用的是桂枝去芍药加麻附辛(转气汤)三剂治愈。具体情况因为后来不再记录医案已经记不得很清楚。只记得她打来电话说,女儿的裙子都可以穿了,变成小腰精了。
发这两则医案的意思是说,尿频,尿急,尿不禁,诸多表现,都是症状。可见可言可知,但症状背后的病机,才是只有医家能看的穿的本质。所以说,治病求本,本于阴阳。所以才要格物致知,才要辨证论治。
 楼主| 发表于 2014-3-14 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可遇

好耶,十分感谢分享!
葛芩连汤合茯苓四逆汤,清上温下培土泻水补虚安神;
而且药量近乎严格按照比例进行;唯党参稍多,莫非以其增补中气?中气足邪自去。

便溏容易让人想起白术,那么此处便会是附子理中结构。因有汗且难以入眠,故换成茯苓以避其燥而泻水补虚安神?
茯苓安神之作用何解?劳烦释疑,再次感谢!
 楼主| 发表于 2014-3-14 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可遇


    非常感谢指点!
    是的,比方尿失禁,是否能量严重不足,还得看其整体,包括年龄和病史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2 19:36 , Processed in 0.02337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