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7311|回复: 15

什么毁了中国的大学?(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5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黄俊杰

《新周刊》第325期

       当大学成为消灭童年、浪费青春、消磨斗志、回报渺茫的人生圈套,知识就无力改变个人命运;当大学成为官场、商场、欢场与名利场,大学的谎言就毁了中国精英的生长土壤——可敬的大学,就成了可怕的大学。

  校长官员化、行政官僚化、评估泡沫化、建筑浮夸化、人际厚黑化、排名黑幕化、资源集权化、招生产业化、扩张盲目化、文凭贬值化、财政腐败化、监督无力化、授课形式化、学术边缘化、科研虚伪化、精神犬儒化、姿态保守化、文化表面化、教旨雷同化、大纲统一化、设科短视化、教授娱乐化、学者江湖化、教师妖魔化、学生堕落化、学社商业化、作弊正常化、情爱游戏化、暴力频繁化、心理危机化……

  简单归纳,即可得出30个常遭舆论批判的大学之病。但即便中国的大学如同一个身躯日益臃肿、精神日益枯萎的病人,为了得到她的肯定,你仍心甘情愿押上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你自以为用生命的前18年来支付这笔未来的幸福保证金实属必要,皆因青春时父母需要这个目标,独立时老板需要这个证据,成家时丈母娘又需要这个指标,一张文凭足以拴住你的一生。

  山西临县因即将高考强制关闭网吧,全县网吧都在劫难逃;杭州有妈妈为让孩子好好学习开出千元工资,同时有小学生为学生周刊写出《搞好学习是我的生财之道》的“评论”。“考上大学是脱贫致富的唯一出路”的大幅标语贴在小城的中学教学楼上,这条“出路”,仿佛全社会为你而设的一个赌局,你用快乐、自由、幻想与纯真投注,哪怕收获的是北大学生贬值到卖猪肉的残酷结局。

  这是中国大学的黑色幽默——这个人生必经的圈套越是“毁人不倦”,越显成就珍贵;这个圈套越是明显,拥戴者越多;这个圈套越是被你认清危害,你越是不得不进入。皆因这个圈套的布局者、参加者与受害者,老实说是人人有份。

  大学已经功利化,因为你我的欲望都走向了最大化。当读大学成了一个消灭童年、浪费青春、消磨斗志、回报渺茫的人生圈套,知识就无力改变个人命运;当大学成为了官场、商场、欢场与名利场,大学的谎言就摧毁了中国精英的生长土壤——可敬的大学,就成了可怕的大学。


大学为什么不能改变命运?

  “都说知识改变命运,我学了这么多知识,也不见命运有何改变?”2009年,上海海事大学法学系研究生杨元元自杀前如是说。“耶鲁改变了我一生。”2010年,耶鲁毕业的中国人张磊公开告白如是说。他要给耶鲁捐款888.8888万美元,据说是给耶鲁大学管理学院捐款最多的人。

  两者皆拿一生的命运说事。杨元元的话让公众质问教育,张磊被公众质问为什么不给中国的母校捐款——好在,仍有天涯网友为他解围:“捐到耶鲁不一定能体现价值,但是捐到国内一定体现不出价值。”

  2009年,重庆上万农村高三应届考生拒绝了高考,湖北省2.6万学生放弃了高考;2010年,中国高考报名总人数比2009年减少了65万人。新的“读书无用论”正在抬头——《中国青年报》曾报道一个小故事,表弟是一位装修工,平均每月可以拿到2500元左右。表哥大学毕业快一年了,还没有找到工作。农民工表弟因而深有感触地说:“我真谢谢我自己,没有考上大学。”


大学为什么不能改变我们的命运?

  也许,全因我们与大学的关系早已改变。古时,彼此是家庭关系,“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1919年以后,蔡元培要把京师大学堂变成现代大学时,学校自治,学生自由,彼此是朋友关系;1952年以后,中国大学学习斯大林模式,大学其实是高等技术专科学校,都是为社会服务的螺丝钉,彼此是同事关系;1977年,关闭11年的高考闸门再次开启,大学得到了一批最有理想主义的追求者,彼此是恋爱关系;到了2010年,大学招生推动GDP、大学城建立拉动房地产,彼此早就成了交易关系。

  当我们与大学失去了亲近如父子、知心如朋友的精神伦理,大学就只剩满足短期需要的供需关系——江苏省10年换了5个高考方案,50万考生的命运也跟随着朝令夕改;《2010年就业蓝皮书》显示,数年前的热门专业转眼便成了“失业热门”,法学、计算机、英语、国际贸易、工商管理等专业是2007 年至2009年连续三届失业人数最多的专业。

  也许,全因中国“独立思考的知识分子阶层”严重缺货。北大和清华都未进亚洲大学排行榜前十同时,斯坦福大学校长有一个说法,中国要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最快还需20年。这是客气的说法,曾任耶鲁大学校长的施密德特曾在耶鲁大学学报上公开批判中国大学:“他们以为社会对出类拔萃的要求只是多:课程多、老师多、学生多、校舍多。”而在他看来,大学本应该是“孕育自由思想并能最终自由表达思想的、最糟糕同时又是最理想的场所”。

  当大学失去了理想主义和独立精神,也就失去了培养精英的生产力——北京不少于10万大学生患有抑郁症,毕业后又沦为唐家岭的蚁族;《中国青年报》一项上万人参与的调查显示,34%的人后悔读大学,51%的人认为,在大学里没学到有用的东西。

  也许,全因大学生只是流水线上的产品。在生命中最好的18年时光,他们为了考上大学,只学会了考试;考上大学后,他们为了找到工作,只学会了考证——父母、中小学与大学联手制造了一个工具的输送带,最后这个“工具”会发现,他用18年学习的,全是以后根本不需要的东西。

  当大学让人才教育变得数据化,也就失去了改变命运的神秘力量——能力可以学分化,人格也可以证书化,道德也可以数据化:上海交大曾想给毕业生颁发3张证书,包括学业成绩单、能力证书,外加“人格证书”; 长沙理工大学城南学院推出道德银行储蓄卡,分金卡、白金卡、钻石卡,做好事开证明就可以加积分——大学行政化的最大坏处,是官僚风气让学者变成了唯唯诺诺的花瓶;大学产业化的最大坏处,是以为才华和人格可以数字化。


我们都是大学的灾民

  中国的中学生总是睡不着——一份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的比较研究报告告诉我们,中国高中生的压力居四国之首,超过七成的中国学生情绪低落、烦躁,近半中国高中生“睡不着”。

  中国的大学生还没有睡醒——大学生模仿小沈阳创作的大学版《不差钱》写道:“眼睛一闭一睁,一堂课过去了;眼睛一闭不睁,一上午就过去了。人生最痛苦的事你知道是什么吗?是下课了,但人没醒。人生最最痛苦的事你知道是什么吗?是人醒了,但没下课。最最最痛苦的事你知道是什么吗?是上课了,但睡不着。”

  这就是人生。对那些三四年后即沦为卡奴、房奴、婚奴、孩奴的中国年轻人来说,大学不过是延时进入残酷社会的避难所,也是人生苦旅中最后的一个乐园——近有李咏不小心口吐真言:“大学期间没有谈过恋爱,没有失过身,就白上了”;远有中国大学周边由邋遢饭馆、通宵网吧、廉价招待所、无证小诊所形成的堕落街。无数大好青年从室友手中接过第一根烟开始,本该厚德博学的大学时光,就沦为一部青春堕落史。

  可惜好日子在大学毕业时就到了头。有分析指,2010年,至少有100万应届毕业生将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境况。这个结局,让中国的父母被看作教育产业链上最盲目的投资者,中国的大学生被视为教育产业链上最大路货的低端产品。上海交通大学新闻中心副主任、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如是说: “大学生是整个食物链最后的环节,没有选择空间。”

  鉴于现实残酷,富士康女主管曾出自传小说《毕业出狼窝,工作入虎穴》,对毕业生传授残酷世界的生存之道。不过,富士康的“生存”之道实在让人怀疑,特别是在富士康出现员工自杀的“n连跳”之后——有网友写了《富士康员工自杀和大学生自杀缘出一辙》的博客,发问:“大学生跳楼自杀,富士康的普通员工也跳楼自杀,为什么不同的学历、背景和社会经历,都会选择同样的方式对人生进行了断呢?”

  韩寒的博客《青春》算是一个解答:“心理辅导是没有用的,当我看见我们的女人搂着有钱人,有钱人搂着官员,官员搂着老板,老板搂着林志玲,你怎么给我心理辅导?一打听,同学们混得都更惨,有混得好的男同学,那是靠家里,有混得好的女同学,那是嫁得好……方圆几百公里内,连个现实的励志故事都没有,这就是很多中国年轻人的生活。”

  施密德特在耶鲁大学学报是这样嘲笑中国大学的:“它们把经济上的成功当成教育的成功,并竟然引以为骄傲,这是人类文明史最大的笑话。”这不仅是施密德特眼中唯利是图的中国大学的问题,事实上,中国人早已将“经济上的成功”视为“成功”的全部——拜金女会告诉男人,《非诚勿扰》就是“非钱勿扰”;市长会告诉市民,增加GDP一定可以提高你们的幸福感。

  在这个欲望贲张的时代,大学时刻面对两难的选择——是随波逐流,还是保持独立?这是一个寓言:16年前,北京大学曾拥有一堵围墙,一边是假证件和盗版光盘贩子的聚集地,一边是诗人、学者与未名湖,当年围墙在争议声中被轰然推倒,在原来的墙基上建起了商业街;而16年后,进入美国耶鲁大学学院的人仍必须持有白色的门卡,因为学院大铁门总是紧闭,没有门卡,绝对进不了大门。

  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曾说过,大学物理的围墙可以拆掉,“精神围墙”绝对不能拆。因为没有了“精神围墙”,大学就无法满足人们对她高尚性和纯洁性的期盼,就丧失了大学存在的价值。问题是,中国大学的“精神围墙”也正在倒塌。大学在电视宣传片中吹嘘的是它的建筑物,而不是它的人文精神;学生选择大学,选择的标准不是一个大学的教统,而是就业率的高低。

  中国人有两个出身,一是家庭,一是大学。中国人对大学的执念,源于个人对身份的焦虑。当整个社会都认为读大学是成才标准,大学却不能提供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大学的失败;当孩子要提早告别童年的快乐、父母要牺牲全部积蓄、兄弟要放弃接受教育机会,才能让大学生读上一个找不着未来的大学,则是社会的变态——我们对大学失望,是因为期望过高;我们对它期望过高,只是因为成本昂贵。

  大学要培养的应该是“健全”的精英,他需有自由独立的思想、天马行空的创意、逆流而上的意志、推动社会进步的精神,有着蓬勃的生命力。但今时今日,大学是官场、商场、名利场、欢场、广场,是盲目扩张的流水线、靠人头计算利润的坏公司,是潜规则当道的小社会、官腔流行的小政府、占地面积巨大的小城市,却唯独不是理想主义者心中的“大学”。

  从小处说,大学应让一个人成为能够独立思考的人,从而改变个人命运;从大处说,大学应促进社会阶层之间进行垂直流动、缓解社会的阶层板结,从而改变国家命运——这正是中国的大学的最大失职之处:大学本应成为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有力臂膀,但从什么时候起,虚胖多病的大学隐隐成为了社会的负担?
发表于 2014-3-5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感,为孩子的未来感到焦虑。。。
发表于 2014-3-5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陈昵君 于 2014-3-5 12:05 编辑

发表于 2014-3-5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三七生


   张清一新浪博客的新教育观点,盼看到先生精彩点评。
发表于 2014-3-5 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都钻在钱眼里了
发表于 2014-3-5 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孕育自由思想并能最终自由表达思想的、最糟糕同时又是最理想的场所”。

大学要培养的应该是“健全”的精英,他需有自由独立的思想、天马行空的创意、逆流而上的意志、推动社会进步的精神,有着蓬勃的生命力。

从小处说,大学应让一个人成为能够独立思考的人,从而改变个人命运;从大处说,大学应促进社会阶层之间进行垂直流动、缓解社会的阶层板结,从而改变国家命运

当今教育工作者们需要好好对照!
 楼主| 发表于 2014-3-5 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三七生


   张清一新浪博客的新教育观点,盼看到先生精彩点评。
陈昵君 发表于 2014-3-5 11:54


看了一部分《行为主义VS人本主义的教育与实践》,感觉这是个真正有深厚理论基础的懂教育的要领并能创造非常有效的教育方法的人。其崇尚简单自然直接的方式方法,符合道法自然的规律,必然会比体制教育模式在效率和效果上显示出不可同日而语的优越性和领先性。

但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从明暗潜显双面代偿的规律思考,这种高效迅速的成长与成熟,是否会在另外一个意想不到的方面表现出相反的效果,还有待继续深入观察。比如,以大器晚成、善者不辩、知者不博、日凿一窍而混沌死等道家理念观察,一个理性思辨得到了充分发展的辩才无碍的小孩子究竟意味了什么?其前景究竟是可喜还是可悲,抑或是可怕?真的有些不好轻易下结论。
发表于 2014-3-6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灯心草 于 2014-3-6 16:05 编辑

初看张清一的博客,很欣喜,为国内有这样用心做初高中高等教育的人而赞叹。
后来读了博客里几篇记录张清一亲自上电影导读课,心中起了疑惑:这样教育下的孩子,难道不是他本人的复制品吧?!
后来跟一个朋友讨论,朋友是中学退休地理教师,在校是深受学生喜爱,退休后依然对教育有着很深的热爱。记得她跟我说过的话是:她喜欢的是教育而不是教学。一度花时间和精力去了解今日学堂的教育,和大部分老师和孩子接触过。她的结论是:这些孩子都很厉害,但不可爱。
发表于 2014-3-7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路漫漫其修远兮,期待有更多的仁人志士投入到教育改革大潮中,为我们的后代找到出路。
发表于 2014-3-11 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燕果 于 2014-3-11 00:32 编辑

对大学的要求太高了。我在美国见识了好几所大学,其中也有第一流的,没有这么沉重的“精神文明”包袱。北洋时期的北大一直被今天当作模板,但那个时候正是东西方第一次开始有激烈人文思想碰撞的时候,北大是少数几个有大量东西方知识人才的学校,所以有很多新思想从那里出来。如今信息如此开放,想读什么,想知道什么,尤其是人文的东西,几十张光盘就可以读到全世界的著作,根本不需要通过大学,网络的交流很多就非常精彩,再期待大学成为那样的场所,就是刻舟求剑了。

读完大学找不到工作,后来人因此决定不读大学,是很自然的现象,和“读书无用论”挂不上钩。目前社会需求的是招聘来就能用的技术人员,而大学的定位本身就不是做技术培训的,中专, 中技,大专才是。 因为大学提供不了它不能提供的功能而骂大学是不合理的。一方面骂大学成为不了精神之家, 一方面又责怪大学提供不了就业技能培训, 本身就是有些矛盾的。

正确的做法, 还是让大学恢复它培养综合素质,科研能力和开拓能力的功能,把职业培训的功能还给大专,技校。明确各个机构的定位,想要孩子快速就业,就选择技校;如果更看中长远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就去读大学,但可能会在第一次求职的时候比不过技校的学生,但长远发展还是好的。

我爸是六十年代的大学物理系毕业的,当时系里有不少著名的科学家,他去工厂工作的时候最基本的电工活全都不会, 从学徒做起。但他在大学学的的知识结构和培养的思考和自学能力还是超过了普通技术工人,所以很快就掌握了所有的技术,成为了项目负责人。
发表于 2014-3-11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eisiga 于 2014-3-11 09:08 编辑
对大学的要求太高了。我在美国见识了好几所大学,其中也有第一流的,没有这么沉重的“精神文明”包袱。北洋 ...
燕果 发表于 2014-3-11 00:21


我个人非常赞同这观点。关于独立思考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区别,亦在工作中深有体会 。
因此我招人,就是一看品行,二看学校。 这两点过关,就ok了。  
事实证明这样的招人方式,我用着的满意率还是比较高的。
但是也要承担流动性比较大的风险,因为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和自学能力的人,会成长得很快,当公司提供不了空间时就会出现流动。

我觉得当社会大家都把上学和将来工作挂钩时,现在中国的学历制度非常不合理。还是回到中专、技校、大专、本科、研究生、博士的倒金字塔形时代为好。
因为现在社会能提供的职位真的消化不了那么多以综合素质为目标培养出来的本科生,大量需要的是中专、技校的学生。为什么要让百姓花那么多钱、那么多时间去读找不到相应的教育定位的工作的大学呢?


在我看来,2000年左右中国大学的热热烈烈的合并、扩招、升级(中专升大专、本科,大专升本科)完全就是一股大学浮夸风,其危害在10年后开始显现、激烈。。。
发表于 2014-3-11 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估计六十年代的大学是真正做学问的大学了,基本功很扎实,是真正学懂学透了的。现在的大学也许根本没办法比。我读大学的时候,感觉大学老师上课也就是照本宣科,最好一点的就是结合自己的经验讲一讲。平时不懂的问题,基本不太可能找到老师去问问了,除了上课的时候,基本上没机会跟老师交流。
发表于 2014-3-11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清云

六十年代的大学没有那么神。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我爸说他一开始自己找电工的书阅读,看不懂,我那当工人的妈给他边演示操作,边解释,我妈是戏剧学校毕业后进工厂的工人,工龄长,想起来都搞笑。不过我爸的学习能力很强,在任何行业都干的很出色。
发表于 2014-3-11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燕果 于 2014-3-11 09:18 编辑
我个人非常赞同这观点。关于独立思考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区别,亦在工作中深有体会 。
因此我招人,就是一看 ...
meisiga 发表于 2014-3-11 08:54


到了供需矛盾异常尖锐的时候,也许该发生的就会发生了。大学扩招是太不合理了。

你招人的原则挺好的,姚明说,不是体制问题,是态度问题,一下让我对这大个子刮目相看。
发表于 2014-3-12 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个人非常赞同这观点。关于独立思考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区别,亦在工作中深有体会 。
因此我招人,就是一看 ...
meisiga 发表于 2014-3-11 08:54


关于大学合并,曾听过很有意思的一句话是:难道把500个竹排扎在一起,就成了航空母舰了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3 18:13 , Processed in 0.02803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