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算把中医基础理论重新学习一遍,不定期把心得发在这里,请三七先生和前辈们指点。 和我一样的同学们千万别把这当一回事了,别被误导了。
一門課程的導論無非是要講明白它是什麼,怎麼學。不過這本書真把我讀的有點雲裡霧裡,所以索性把自己的體會寫下來: 《中醫學導論》(上海中醫學院出版社87年8月第一版)學習心得 1.何謂中醫? 簡單說:活人。 擴展開來,就是解決活的人在活的環境中產生的身心問題,使人活得正常些。
2.元氣論、陰陽與五行 他們不是三個分開的理論,而是一體三用。做個不恰當的比方,“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元氣論、陰陽與五行,分別就在一二三的位置上。 陰陽的相互交感啊,互根互用啊等等特性,是建立在陰陽是一不二的基礎上。如果把陰陽截然分開看待,那就是“陰陽離訣”,死陰死陽了。 陰陽是為了表達方便而使用的名詞,和諧無病的狀態陰陽不現,見陰陽則必有偏頗。 同樣,五行不是五種實有的物質,而是五種狀態的分類,是陰陽的細分。木火為陽,金水為陰。木為陽中之陰,火為陽中之陽。有陰有陽則有中和之狀態,就是土,中和不是在陰陽的中間有一條路叫中,而是陰陽和諧。
對於陰陽五行的理解有兩層,第一層,正常生理下,陰陽五行不偏現,但之所以有這麼些說法,和角度有關。就好像站遠遠地看到一隻球在轉動,近了就看到球上還是有圖案的。 第二層,陰陽五行偏現,則是機體出現問題了。就好像遠遠地就看到那個轉動的球多一角或少一塊,那就是有問題了。
以前之所以學不好,就是把陰陽五行當作實有的,不會變的。只會死背陰陽是相對的。
3.人為什麼會生病 “正氣存內,邪不可干”。說明人本身的正氣不足是生病的根源。 我的感觸是:這句話從另一個角度反映了古人負責任的態度。凡事求諸於己,而非求諸于外。從佛法的角度,心病是一切病的根源,所以人得常常反省自己的錯。作為醫家一定要深信心生一切法,但雖然如此,不能對所有的病人都這麼說,不得不審時度勢,顧護病人的情況,選擇合適的語言態度,即“中曉人事”。
4.怎麼學中醫 以求道之心去學。雖這麼說,也還是鸚鵡學舌。 醫術,可能是道的層面上發展出來的技。既然如此,掌握了道,學術不就容易了。形而下的東西表現出來的相紛繁複雜,光那些穴位藥名就有的好背了。可悲的是並不是背會了就能開中藥,敢扎針就會有效果的。 形而上的東西難理解,但一旦真正理解就能舉一反三,任何東西都可能用來治病。 但天資普通的人如我,即使要走形而上的路,也得腳踏實地,從形而下去用功。身體的鍛煉和理論的學習同樣重要。 這裡強調一下身體的鍛煉,以東方傳統的太極氣功瑜珈靜坐什麼的,動靜結合,身體弱的先把自己的身體搞好了。這與理論的學習是互相促進的,也是求學求道的必經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