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4673|回复: 13

《中医学导论》学习心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28 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算把中医基础理论重新学习一遍,不定期把心得发在这里,请三七先生和前辈们指点。

和我一样的同学们千万别把这当一回事了,别被误导了。


一門課程的導論無非是要講明白它是什麼,怎麼學。不過這本書真把我讀的有點雲裡霧裡,所以索性把自己的體會寫下來:

《中醫學導論》(上海中醫學院出版社87年8月第一版)學習心得

1.何謂中醫?

簡單說:活人。

擴展開來,就是解決活的人在活的環境中產生的身心問題,使人活得正常些。


2.元氣論、陰陽與五行

他們不是三個分開的理論,而是一體三用。做個不恰當的比方,“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元氣論、陰陽與五行,分別就在一二三的位置上。

陰陽的相互交感啊,互根互用啊等等特性,是建立在陰陽是一不二的基礎上。如果把陰陽截然分開看待,那就是“陰陽離訣”,死陰死陽了。

陰陽是為了表達方便而使用的名詞,和諧無病的狀態陰陽不現,見陰陽則必有偏頗。

同樣,五行不是五種實有的物質,而是五種狀態的分類,是陰陽的細分。木火為陽,金水為陰。木為陽中之陰,火為陽中之陽。有陰有陽則有中和之狀態,就是土,中和不是在陰陽的中間有一條路叫中,而是陰陽和諧。


對於陰陽五行的理解有兩層,第一層,正常生理下,陰陽五行不偏現,但之所以有這麼些說法,和角度有關。就好像站遠遠地看到一隻球在轉動,近了就看到球上還是有圖案的。

第二層,陰陽五行偏現,則是機體出現問題了。就好像遠遠地就看到那個轉動的球多一角或少一塊,那就是有問題了。


以前之所以學不好,就是把陰陽五行當作實有的,不會變的。只會死背陰陽是相對的。


3.人為什麼會生病

“正氣存內,邪不可干”。說明人本身的正氣不足是生病的根源。

我的感觸是:這句話從另一個角度反映了古人負責任的態度。凡事求諸於己,而非求諸于外。從佛法的角度,心病是一切病的根源,所以人得常常反省自己的錯。作為醫家一定要深信心生一切法,但雖然如此,不能對所有的病人都這麼說,不得不審時度勢,顧護病人的情況,選擇合適的語言態度,即“中曉人事”。


4.怎麼學中醫

以求道之心去學。雖這麼說,也還是鸚鵡學舌。

醫術,可能是道的層面上發展出來的技。既然如此,掌握了道,學術不就容易了。形而下的東西表現出來的相紛繁複雜,光那些穴位藥名就有的好背了。可悲的是並不是背會了就能開中藥,敢扎針就會有效果的。

形而上的東西難理解,但一旦真正理解就能舉一反三,任何東西都可能用來治病。

但天資普通的人如我,即使要走形而上的路,也得腳踏實地,從形而下去用功。身體的鍛煉和理論的學習同樣重要。

這裡強調一下身體的鍛煉,以東方傳統的太極氣功瑜珈靜坐什麼的,動靜結合,身體弱的先把自己的身體搞好了。這與理論的學習是互相促進的,也是求學求道的必經之路。


发表于 2013-12-28 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教材的内容其实也没错,只是一切从唯物主义(其实是唯形主义)出发,认识论与方法论的定位出了问题,所有的引经据典就都变了味。如果换个角度能回到天人合一阴阳形气整体观观察,就不会被其先入为主潜伏于通篇行文之下的曲解臆断所误导了。总之,找到正确的观察角度,一切材料都可为我所用。反之,则我被引入歧途,信心都会被掏空,更不要说得体起用了。
发表于 2014-1-9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真好,以后会时时关注。
 楼主| 发表于 2014-1-18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藏象學》心得
本書言生理。
一、氣血津液
    氣血津液,一體三用,異名同類。
如果把身體比喻成一個演唱會的場館,那麼氣或者是外場保安,血(津液)是內場保安。這保安比我們生活中的保安要勤奮多了,哪有缺,就會互相感應,并主動替補,而不需要領導號令。當然替補是需要時間的,所以在新的平衡達到之前,就會出現陽虛或者陰虛的現象。在沒有外來保安補缺的情況下,新的平衡即使形成的,也不代表沒有問題,因為總量還是少的,這大概就是我們平常說的亞健康狀態了。說不出什麼大病,就是有這樣那樣的不爽。
因此氣血(津液)之間的關係不可能像切西瓜一樣分得清清楚楚,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感有應(就是自動檢測到異常與否,自助決定是否需要互相轉化)。我們很難刻畫“神”這個字,但我想氣血的量正常,互相關係和諧,就是“有神”的表現吧。
    以上是在身體的層面上看氣血陰陽。
   
    再推進一步只看氣:
    氣很複雜,不同的語境可能代表不同的意思,我自己理解為有形而上與形而下之分,但形而上的,我自己現在也說不清,所以先放在一邊。而與血和津液相對應的氣,雖然看不見,我以為還是形而下範疇。
就氣本身也可分出陰陽。比如書上講,氣的功能,有推動、營養、氣化、溫煦、固攝、防禦等等的作用,其實這裡面有偏陽動的功能,有偏於陰的功能。如果只有偏于一方面的功能發揮作用就是有問題了。
對於氣的分類,元氣和宗氣是一對,一個主要在下部,一個主要在上部;營氣和衛氣是一對,一個行脈內,主營養,一個行脈外,主衛護。所以就氣本身來說也是陰陽具足。
以前學不好,是執著于實有的東西,比如認為氣就是有元氣宗氣營氣衛氣四種,就好像蘋果橘子生梨葡萄完全不一樣的四種。但實際上元氣和宗氣,營氣和衛氣就能像西瓜一樣一刀切開分得清清楚楚嗎?元氣就不含營氣或衛氣的功能了嗎?營氣就不含元氣或者宗氣的功能了嗎?所以對於氣的功能也是看看就好,除非考試一定要背,否則只要記得站在任何一個角度,一定是陰陽兩方面俱全的就對了。
所以血(津液)在身體的層面與氣對應為陰,但單從血(津液)的角度,也是陰陽俱全。
 楼主| 发表于 2014-1-18 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二、經絡
如果你同意人體上分佈著很多行走氣血的道路,我們稱之為經絡,那麼星座是不是天空的經絡,星星是不是天空的穴位?《陰陽應像大論篇》中的五方、五行、五味、五藏、五竅等等是不是一副宇宙的經絡穴位圖?——只是它以文字的形式來表達。
我們不是每一個人都能自己體會到經絡循行,但是我們可以從經絡圖直觀地認識,那麼把自己想像成夜晚的天空,星象圖就是另一個式樣的經絡圖;再把自己放大成宇宙,一山一水,一花一草,一顰一笑,是不是“宇宙”這個人的經絡穴位呢?只是它的體系複雜得多。
如果你同意人的某些部位的問題會在另一個部分表現出來,心的煩惱會讓身體發生故障,那麼為什麼“宇宙”這個人身上的山細胞水細胞的異常分裂不會影響到人細胞?人細胞某天突發的狂亂不會讓花細胞草細胞失色呢?
這麼一想人與非人的感應,與非肉眼可見的世界以及人與人的世界的感應是很容易理解的事。
這麼一想覺得人的起心動念在彼此間不需要語言傳遞是很容易理解的。
這麼一想就不太敢動壞念頭了。不過我知道,雖然有這樣的認識,但還不夠深刻,因為動壞念頭的時候,還心存僥倖。
发表于 2014-1-19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理解的很好,撇开概念化的归纳,一切本来就鲜活地存在于眼前。
发表于 2014-1-22 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没事没事呀


    喜欢你这个比喻和类比,天人合一的思想。拜读中。
发表于 2014-1-26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中!!!!!!
 楼主| 发表于 2014-2-14 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藏腑(形體官竅)
雖然把書上這一章節看了一遍,但總有支離破碎的感覺,五臟六腑雖是一家兄弟但各管各。過年前後自己身體不適,找對治辦法的時候,無意間溫習了一下陳玉琴老師的視頻講座,大受啟發。
1. 五藏者,藏精氣而不瀉,故滿而不能實;六腑者,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雖然說這句話都不用經過大腦,但忽然發現不知道滿和實到底是什麼意思。不得不借助字典:
滿,盈溢也,從水。
實,貫是貨物的意思,所以實就是屋子裡面堆滿了貨物。
所以腑是空腔器官,要裝東西的,要經常保持通暢。臟就像一塊海綿,正因為是這樣一種帶有空隙的實體才能含藏氣血。

2. 終於理解那本書叫《圓運動的古中醫學了》。五臟(也可以說是六臟)是一個圓,六腑(也可以說是五腑)是一個圓,相表裡的臟腑之間合成一個圓。這些圓都是有升有降,升的是清,降的是濁。腑以通為用,是物質的通道,通暢以保證食物和糟粕順利通過;臟則是能量(指相對於吃下去的物質,變化而成氣血之類)的通道,涉及能量的收藏。
所謂的升降是站在人直立的角度來說。其實一個圓的任何一點堵住了就轉不靈了。對一個平面的圓來說無所謂升降。上下左右是幫助我們確定位置。
所謂的圓,就是循環的意思。這個身體是N種不同層面的循環的集合體(不僅僅上面說的三種),就像地鐵線路圖,或者說像一個網,可以從不同的地方到達相同的目的地,也可以反之。所以中醫的經絡只是一種可能,印度的三脈七輪又是另一種可能,他們都是工具之一,都能達到調節五臟六腑的目的。之所以會有這麼不同的理論,類似當我們想買電視機的時候,就發現鋪天蓋地都是電視機的廣告,而平時我們視而不見。所以你也可以想象,這個世界上一定還有很多手段和方法。
不光身體里有循環,大自然,這個世界就是無數大大小小的循環,所謂天人合一就是一個包含了天、人元素的循環。而循環,中國人用太極來表達。
通暢有不同的層次。最粗的層面上,我們每天能吃下去拉出來,腑的管道不能說不通的。但我們也聽說過,有人經過辟穀之後,排除很多宿便,所以你也不能說是很通畅的。經絡也一樣,你不能說病人的經絡就是不通的,但也不能說是通的。
而我記得網上糊塗醫先生曾說過,“通”還有皮、肉、筋、骨的不同層面(大致,原文不記得了)。現在能理解了。六腑、經絡這種通道讓人感觉比較具体,皮、肉、筋、骨好像很抽象,但我相信他們有自己的規則。
另外記得三七先生也在《养生治病的一个中心与两个基本点》中提到:“治病以疏通为主,收摄乃其前提。养生以收摄为主,疏通乃其前提;疏通偏重于经络,经络不可不通,以六气为辨,六经方偏于调节升降出入之能量畅通无阻;收摄偏重于脏腑,脏腑不可不蓄,以五行为辨,五脏方重在补益生长收藏之能源储蓄不足。此乃阴阳补泻通摄之总纲也。”現在看了覺得理解一二不只是照單宣讀了。
          心  ↓                                小腸 ↑
肝 ↑    脾 ↑ 肺   ↓                 膽↓      胃 ↓    大腸 ↑
          腎 ↑                                  膀胱↓
這兩個圖很值得結合起來細細研究。

3. 過去當面對症狀的時候,我總是無法找出頭緒,到底應該對哪個臟腑開刀,陳玉琴老師一語驚醒夢中人,她說身體裡面無非五臟六腑。所以忽然之間就有了思路:
心(心包):失眠,心慌,胸悶,心跳節律的不規則...
小腸:小便的問題
肝:女生月經、乳房問題,情志不調產生的問題...
膽:膽囊絞痛...
脾:吃了不消化,大便溏薄,女生月經乳房問題
胃:嘔吐、呃逆、吃不下或吃太多,口氣
肺:感冒發熱、咳嗽
大腸:大便的問題
腎:失眠、骨頭脆,腰酸腰痛
膀胱:小便問題

上面羅列了一些與臟腑相對應的症狀(因為經驗有限,所以不全或錯誤),在發生這些症狀的的時候,我們可以首先從相對應的臟腑去找尋問題,當然這就是“頭痛醫頭”的方法,當沒辦法解決的時候,我們可以從互為表裡的臟(腑)去考慮,還有五行之間的關係去考慮。而經驗豐富的良醫一定會在了解症狀的同時立體地從各種關係去分析,得出治療的措施。
而人身體裡面不過就這12官,合起來是6官五行。把道理搞清了多練習就能形成“第六感覺”了。

4. 陳玉琴老師善用指壓,我覺得這招非常適合普通人的養生和自治。即使搞不清寒熱虛實也沒有關係,只要買張經絡圖熟悉經絡就可以。不怕吃錯藥,傷害性小。而指壓本身的目的只在疏通而已。
但中藥就不同,首先得搞清楚人的五臟六腑的生理病理,然後還得搞清楚藥物的生理,才能對症用藥。需要很強的專業性。
指壓(不僅是指壓)可能對於氣血充足的人療效更好,有氣血,一旦道路通暢,它就自己走開了。而沒氣血的人,還得找加油站加油。這在陳老師的思想裡面就是敲膽經和早睡。而三七先生的說法則是“五脏方重在补益生长收藏之能源储蓄不足”。

5. 形體官竅
形體指皮肉筋骨脈,而它相對應的是五臟,所以他們跟各自對應五臟形成循環。形體是臟器的外在反映。網上有位先生推廣骨診,我沒仔細看,但我相信,這就是在經絡、三脈七輪之外的又一種可能。雖說是骨診,但在手法檢查治療的時候,一定是與骨周的筋,肉,膚不能分割的,那不就治了對應的臟腑了嘛。
口耳鼻舌目(加上前後二陰)同之。
臟腑形體官竅,有的在身體裡面,有的在表面,但他們是同一個系統中的不同的站點,就好像同一個網絡中的不同客戶端。他們的信息可以互相傳達與表達與共享。這也就是看相的基礎。再把人和環境放到一個系統中,良醫能算命一點不足為奇。而且這個看相算命實在是科學的很。
同時我想到自然界的山,水,洞,井等等,不就像人的口鼻耳等等,它是地球內部的外在表達。所以科學家們才能通過火山灰呀,石塊呀等等去分析地球的曾經滄海桑田。為什麼這種就是科學的,而所謂“迷信”就是不科學的呢?實在很感慨,只有徹底了解宇宙規律的人,才能“用”這種“比類”的方法來表達宇宙自然人的種種規律,看上去土的掉渣,實在是很聰明。
发表于 2014-2-16 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果然换个角度观察支离破碎就变成玲珑剔透了。
直立则分上下,故有升降之别。圆转则分内外,故有出入之异。
经脉脏腑官窍升降出入,一通百通,道理亦然。
 楼主| 发表于 2014-4-14 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醫病因病機學之
病因篇和發病篇
      換了新工作,並且身體不適,所以過了這麼久才來寫這一篇的筆記。
      書上把病因篇和發病篇分成兩篇,我覺得可以何在一起。
      
人為什麼會生病?因為世界上所有的東西包括人在內都有偏性。
    比如六淫是自然界正常的六氣,過則為病。那什麼是過?過是針對于人來說的,人受不了了它就過了。而每個人的承受能力還不同,對你來說過了,對我未必。所以即使來一場嚴重的流感,總有不得病的人。
    所以生病就是某一天,自然界的某種偏性引起了人體中某種偏性的呼應,於是產生了種種現象。因為我們討厭這些“現象”,它們讓人覺得不舒服,所以我們稱它們為“病”。可是“病”真的是不正常的現象嗎?
  雖然我們也常常會說,我們要知道“常”是什麼,才能知道“異常”是什麼。但這并不是讓我們仇恨“病”,而是用邏輯的方法來對治。
  所以得病了的第一反應不要害怕,那只是我有失偏頗了:)趕快想想自己哪裡偏了?生活飲食起居環境脾氣人際關係等等。
  治病就是糾偏。醫生就是所有幫你糾偏的人。
  所有的一切都是有原因的,生病當然也是。“病”就是那個勸你躺下來和自己談談心的人。
  生老病死都是人生的常態,別把正常的當做不正常去緊張。
 楼主| 发表于 2014-4-14 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客觀存在只是客觀存在,是人心的好惡而產生了愛恨。自然界的風花雪月水淹地裂本沒有好與壞的區別。當然人不可能沒有分別。但分別不是為了生愛恨,而是為了超越愛恨。
发表于 2014-4-16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得病了的第一反應不要害怕,那只是我有失偏頗了:)
治病就是糾偏。醫生就是所有幫你糾偏的人。

——务本之论。
发表于 2014-5-4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很受教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3 15:07 , Processed in 0.02263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