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3748|回复: 2

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23 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黄帝问曰: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何如而从,何如而逆?得失之意,愿闻其事。
岐伯对曰: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贵更贱,以知死生,以决成败,而定五脏之气,间甚之时,死生之期也。

帝曰:愿卒闻之。
岐伯曰: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其日甲乙。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心主夏,手少阴太阳主治。其日丙丁。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其日戊己。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肺主秋,手太阴阳明主治。其日庚辛。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
        肾主冬,足少阴太阳主治。其日壬癸。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
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
   
病在肝,愈于夏,夏不愈,甚于秋,秋不死,持于冬,起于春。禁当风。
    肝病者,愈在丙丁,丙丁不愈,加于庚辛,庚辛不死,持于壬癸,起于甲乙。
    肝病者,平旦慧,下晡甚,夜半静。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
病在心,愈在长夏,长夏不愈,甚于冬,冬不死,持于春,起于夏。禁温食热衣。
    心病者,愈在戊己,戊己不愈,加于壬癸,壬癸不死,持于甲乙,起于丙丁。
    心病者,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静。
    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用咸补之,甘泻之。
病在脾,愈在秋,秋不愈;甚于春,春不死,持于夏,起于长夏。禁温食饱食,湿地濡衣。
    脾病者愈在庚辛,庚辛不愈,加于甲乙,甲乙不死,持于丙丁,起于戊己。
    脾病者,日昳慧,日出甚,下晡静。
    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
病在肺,愈于冬。冬不愈,甚于夏,夏不死,持于长夏,起于秋。禁寒饮食,寒衣。
    肺病者,愈在壬癸,壬癸不愈,加于丙丁,丙丁不死,持于戊己,起于庚辛。
    肺病者,下晡慧,日中甚,夜半静。
    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
病在肾,愈在春,春不愈,甚于长夏,长夏不死,持于秋,起于冬,禁犯焠(火矣)热食,温炙衣。
    肾病者,愈在甲乙,甲乙不愈,甚于戊己,戊己不死,持于庚辛,起于壬癸。
    肾病者,夜半慧,四季甚,下晡静。
    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
夫邪气之客于身也。以胜相加,至其所生而愈,至其所不胜而甚,至于所生而持,自得其位而起;必先定五脏之脉,乃可言间甚之时,死生之期也。
  
   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虚则目(盳盳)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如人将补之。取其经厥阴与少阳,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颊肿、取血者。
   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虚则胸腹大,胁下与腰相引而痛。取其经,少阴太阳舌下血者,其变病刺郗中血者。
   脾病者,身重,善饥肉痿,足不收行,善瘈,脚下痛。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取其经太阴、阳明、少阴血者。
   肺病者,喘咳逆气,肩背痛,汗出,尻阴股膝髀腨胻足皆痛。虚则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嗌干。取其经,太阴足太阳之外,厥阴内血者。
   肾病者,腹大、胫肿、喘咳身重,寝汗出、憎风。虚则胸中痛,大腹、小腹痛,清厥意不乐。取其经少阴太阳血者。
   
    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枣、葵皆甘。
    心色赤,宜食酸。小豆、犬肉、李、韭皆酸。
    肺色白,宜食苦。麦、羊肉、杏、薤皆苦。
    脾色黄,宜食咸。大豆、猪肉、栗、藿皆咸。
    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鸡肉、桃、葱皆辛。
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毒药攻邪。五谷为食。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软。四时五脏,病随五味所宜也。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3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篇以五行归类及其生承制化规律,论述五藏之气与年、日、时节律的关系,及其相应病状和治疗方法"。
我觉得对养生和了解自己很实用。最好背诵下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4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elendai 于 2013-12-24 11:05 编辑

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

    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为五入。
   
    五气所病:心为噫、肺为咳、肝为语、脾为吞、肾为欠,为嚏,胃为气逆为哕,为恐,大肠小肠为泄,下焦溢为水,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弱,胆为怒,是为五病。
   
    五精所并: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是谓五并,虚而相并者也。
   
    五脏所恶:心恶热、肺恶寒、肝恶风、脾恶湿、肾恶燥。是谓五恶。
   
    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为五液。
   
    五味所禁: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是谓五禁,无令多食。
   
    五病所发:阴病发于骨,阳病发于血,阴病发于肉,阳病发于冬,阴病发于夏。是谓五发。
   
    五邪所乱:邪入于阳则狂,邪入于阴则痹,搏阳则为巅疾,搏阴则为瘖,阳入之阴则静、阴出之阳则怒。是为五乱。
   
    五邪所见:春得秋脉,夏得冬脉,长夏得春脉,秋得夏脉,冬得长夏脉。名曰阴出之阳,病善怒,不治。是谓五邪,皆同命死不治。
   
    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谓五脏所藏。
   
    五脏所主: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是为五脏所主。
   
    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
   
    五脉应象:肝脉弦、心脉钩、脾脉代、肺脉毛、肾脉石。是谓五脏之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5-1-22 15:00 , Processed in 0.02304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