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4268|回复: 9

源代码:一部动摇意识形态的电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15 05: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www.letv.com/ptv/vplay/1382970.html   




                                                            一部电影引发的哲学思考
                                                          ----------------------------
                                  《源代码》影评精选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5 05:29 | 显示全部楼层
《源代码》影评:
生命是一列无常的火车

来源:搜狐娱乐
作者:慕容天涯
2011年08月31日15:53

  如果把电影拆解为多个要素进行分析,商业电影似乎是被技术包围的造梦过程。但是,也有一些作品是因为艺术气息和哲思内涵显得卓尔不凡的。比如早期的《黑客帝国》系列的禅意厚重,近来《盗梦空间》的玄机暗藏都算得上是该系列佳作。与这些佳作相比,《源代码》显得小而精,像一出精妙的折子戏。可以在好看的同时,又不乏思考,算是本年度好莱坞出品的商业电影中难得的佳作。
  由杰克•吉伦哈尔扮演的科特•斯蒂文斯上尉,本应该在遥远的阿富汗执行美军任务,但是一觉醒来,却处在莫名行驶在芝加哥的火车上。周围陌生的环境,满是不认识的人。而对面坐着的是从未见面,却在和他热情攀谈的女子克里斯蒂安……
  从一开始,这部电影就展现了好莱坞工业化的外在特质。这集中展现于一些只有特殊环境才可以构建出的景别中。比如航拍芝加哥的城市即景,不仅漂亮,也让偏青冷色的色调贯穿始终。旖旎风光之下,高速行驶的银白色列车里却蕴藏着想象不到的惊天秘密。这部电影比起很多商业大片,格局显小。人物常处在封闭的空间内对话。但是好在面面俱到的技术流特质,让电影“看起来很美”。摄影捕捉清晰,入画角度诡异,画面更却因为凌厉剪辑显得不凡。
  但是另一方面,这部电影因为结构打造出另类出了的效果。导演邓肯•琼斯的上一部《月球》便是少有的特立独行之作,这一次则延续了前作的精髓。不仅对于科技的力道进行了视觉化的演示,且在人物的对话之间不断的探讨了科技的好坏。其实,对比起其在《月球》中对于克隆技术的展示,这一次的“穿越”让人成为了与时间赛跑的代码。每八分钟,法拉•维拉加扮演的女军官古德温便会按下按钮,人物自动来到列车,开始抽丝剥茧,探寻真相,拯救所有乘客于危难之际。
  但问题在于,科技依旧是把双刃剑。这部电影里保持了好莱坞电影的特质:即人物具体行为反常规,但是总体思路真善美。科特上尉在每个短短的八分钟,体会到了很多难以言说的东西,做了蛮多不符合常理的事件。但是这些行为都是由不合理的小细节构成的,比如每一次比起以往更出色的夺枪,袭警,面对炸弹。直到发现住蛛丝马迹。比如钱包之类的小细节。让人感叹剧作的细致与逻辑严密。可是,当故事到了值得思考的时候,他和克里斯蒂安几乎笑中有泪的看着喜剧演员表演。之后,烈焰袭来。生命止于一场无法看似阻止的爆炸。
  在《源代码》里,生命以八分钟为长度,无常的分割着前进的路途。实际上,对比一下,火车前进无法停止的寓意让这部电影对于生命的进退,我们的得失提出了思考。但是显然导演并没有在“八分钟”这样的场景中去将这种思考完成并深化。相反,只是用动作指引剧情,而把所有深思熟虑放在了主人公科蒂文斯上尉在脱离火车与任务,回到与古德温对话的片段中。并且将这个人物如何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冷酷制度的过程,不动神色的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但是这样做的好处与弊端同样经典。相比硬件的出彩,这部戏的结构其实可以更好,想得可以更广,内容可以更深。但是导演显然差了一口气,显得有些不够深入。多多少少过于四平八稳。比起《盗梦空间》那种层次感强大的层层递进,显得是有些工厂与小作坊的区别。
  但是这样做的好处是让电影一丁点没有懈怠,故事的节奏甚至会因为这些商业元素颇多的动作场面发生巨大的改变。比起很多通篇杀到尾的傻老爷们战役。这部戏的动作场景不多却精细。比如跳车和打斗的画面,特效的使用加之演员的精湛表演给人极大的真实感。
  这部戏还有一个亮点,便是表演。对于扮演身处绝境的角色。之前的《活埋》实际上已经给出了一个表演范本,但是杰克•杰伦哈尔显然并不逊色。在其从执行任务状态回归时更是明显的出色。那种早期的不解与惶恐,后期的疲惫与抵触,最后的毅然决然和执着都表现得很细致。对于一位男演员而言,有漂亮的蓝眼睛不如有超群的好演技更吃香。至于扮演古德温的法拉•维拉加,没想到那个《在云端》里的女子有这样的转变。实际上,维拉加不属于第一眼美女,但是却有着在风情万种和冷酷职业两种模式之间切换的优势。当然,这个角色给她的发挥空间没有角色转变来得大,后期的剧情设置并不出乎预料,使得这个人物有些小小遗憾的平淡。
  也即是说,从外在的角度看,《源代码》像是个各方面均衡不错的商业片。但是内在的轮回与穿越稍稍唬人后,剧情的结构特质占了上风,看得人目不转睛。
  当我们把生命分割成若干个八分钟,会显得那么不同。点滴细节,集结于心。路过的人,经过的事。在重新审视的同时给人以启示。于是我们在银幕下知晓,纵使平淡,却不能庸碌过一生。
  只因为,生命像是一列火车,带我们踏上的是未知却无常的旅程。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5 05:36 | 显示全部楼层
《源代码》:薛定谔定律里的那只猫

楼主:帮闲佬
时间:2011-06-26 20:29:00


佛祖有云:一步一生花,一花一世界

《源代码》这部影片,本没有太多好说的……其真正值得探讨的,是导演借以建立其故事架构的概念,若深入其中,则另有一番天地。

决定论(机械论):

  影片故事的核心概念是平行宇宙,但要说到这个概念,首先要回答的一个问题是:什么是随机?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掷骰子普遍被认为是一种随机现象。因为它的结果无法预知,所以赌博的人都靠他来搏运气。但深入的考查后会发现其可能并不是一个随机事件。骰子落地得到的结果跟其起始条件和环境因素严格相关,若是能够准确控制投出的起始位子,角度,方向,空气流动,温度等所有因素,那么每次投出的结果便会一模一样。也就是说掷骰子这个看似随机的过程实际上很可能是一个确定的过程。
  
  骰子如此,那么当然硬币也一样,计算机生成的随机数则是通过某种算法得到的伪随机数(通常与计时器相联系),如果以此深究下去,你会惊讶的发现所有你能想到的随机现象也许都是伪随机。每一个结果都是造成它的原因的结果,而它的原因,又是其自身原因的结果。花是注定要开的,因为那阵风带来了花蜜,风是注定要来的,因为远方的蝴蝶拍了拍翅膀(蝴蝶效应),蝴蝶是注定要拍翅膀的,因为另一只女蝴蝶正光着身子偏偏起舞。
  
  如此看来似乎一切都已注定,过去的原因决定了现在的结果,那么作为自认高等的人能够摆脱束缚,拥有自由吗?在决定论者看来,这是在自欺欺人。
  
  自由意志:
  
  哲学上来说,人所能拥有的全部自由是选择的自由,也就是所谓的自由意志。当墨菲斯向尼奥摊开双手时,尼奥便开始行使这样的自由,但无论他吃下哪颗药丸,他的选择早已注定。人们会思前想后,考虑所有因素,作出决定,并执着的认为这是自己的决定。但仔细考虑一下,如果让人在一辆劳斯莱斯和一辆奥迪间选择,100个人中99个会选前者,而剩下的那个想要用他的选择来证明自身的自由,但这样做的他不仅首先受到了证明自身自由这一想法决定(而这一想法又是由于想要反驳决定论这一冲动而来的,这一冲动又自有其原因)进行了反向选择从而正好证明了决定论,还损失了一辆劳斯莱斯。就如同《奠基》(又名《盗梦空间》)里所说的:当你试着不要去想大象的时候,你首先想到的便是大象。
  
  有人也许会想,如果面对两辆几乎一模一样的劳斯莱斯,唯一的不同是底盘上的一个字母,而选择者无法看到这个字母,那么选择者作出的选择不就不受其他因素支配的影响了事件的发展了吗?但若仔细考虑,选择者可能会因为偏爱方向右而顺手选择右边的一辆,而他的这种偏爱可能是小时候的某种创伤造成的信念固着。如此一来我们仍然可以说人并不存在自由意志,一切都已决定,只是我们无法了解。
  
  面对一个如此悲观的结论,大多数人难以平静。我们真的对自己无能为力吗?我饿了所以我吃了个面包,我冷了,所以我穿了件衣服,我长大性冲动了,所以我找了个老婆,我看了某本旅行日志或者某篇杂志上爱琴海的美丽风光,所以生出了环游世界的梦想。我们就这样被生活推着,随波逐流。我们是剧中的角色,编剧却另有其人,他只是轻轻推了推第一张骨牌,便创造了这大千世界。他是谁?有人说是上帝,有人说是安拉,但这又是另一个问题了。
  
  量子理论:
  
  在18,19世纪,基于因果循环的拉普拉斯信条所建立的决定论统治着整个思想界。包括从牛顿到爱因斯坦的众多大家都是其信徒。然而,一场科学上的革命却为非决定论哲学带来了曙光。量子力学的建立在微观层面上质疑了宏观因果律,其提出处于所谓“叠加态”的微观粒子之状态是不确定的,从而将随机这一概念再次拉回我们眼前。
  
  举一个例子,通常我们认为原子核之外有电子围绕,然而根据量子力学,这些电子并不是像地球绕着太阳转一样围着原子核绕圈,它可能出现在核周围任意位置中的一个,或者说这一个电子同时出现在他可能出现的位置。只有通过观察,我们才能决定其状态,然而令人蛋疼的是观察又改变了其状态。那么在观察之前电子到底处于什么状态呢?这个问题的蛋疼程度可以通过一个比喻来说明:你来我家做客,我在不在家呢?当你打开门的时候你才能确定我在不在,但在开门之前,我处于什么状态呢?这时我有多个分身,可能在家,可能在学校,可能在路上。我同时处于所有可能处于的位置的叠加态,直到你开门看了一眼,于是我的位置确定了。
  
  薛定谔的猫:
  
  这样的事情别说你想不通,无数物理学家和哲学家都抓破了头,于是薛定谔想出了一个思想实验:将一只猫关在箱子里,箱内还置有一小块铀、一个盛有毒气的玻璃瓶,以及一套受检测器控制的、由锤子构成的执行机构。铀是不稳定的元素,衰变时放出射线触发检测器,驱动锤子击碎玻璃瓶,释放出毒气将猫毒死。铀未衰变前,毒气未放出,猫是活的。铀原子在何时衰变是不确定的,所以它处于叠加态。薛定谔挖苦说:在箱子未打开进行观测前,按照量子力学的解释,箱中之猫处于“死-活叠加态”——既死了又活着,要等有人打开箱子看一眼才能决定猫的生死。用量子力学的术语来说,在打开箱子那一刻,因为你看了一眼,波函数塌陷了。这简直匪夷所思,微观的混沌变为宏观的荒谬——猫要么死了,要么活着,两者必居其一,不可能同时既死又活。难怪霍金听到薛定谔猫佯谬时说:“我去拿枪把猫打死!”
  
  平行宇宙:
  
  对于这只令人蛋疼的猫和波函数的塌陷,一个合理的解释是宇宙在此刻分裂了。在这一刻,所有的可能性同时发生于分裂出的平行宇宙之中,猫在一些宇宙中死了,而在另一些宇宙中活着。这一解释是对决定论的重大打击,其假设了微观的不确定性不仅仅影响微观,这种不确定的叠加态让我们在事件发生的那一刻进入了众多可能宇宙中的一个,难怪佛曰:一花一世界。
  
  在《源代码》里,主角柯尔特·斯蒂文斯上尉便是通过Dr. Rutledge发明的某种装置用Fentress的残留脑波量子力场(电影中的假想)一次次的回到“肖恩”睡醒睁开眼那一刻的叠加态上并进入众多平行可能宇宙中的一个。这就是为什么每次他张开眼,发生的事都大体一样却又有所不同。第一次醒来时克里斯蒂娜告诉他她取消了某事,然后挂了个电话,并没有帮“肖恩”擦鞋上的可乐。第二次醒来时克里斯蒂娜告诉“肖恩”她注册了法律课并准备到印度去,没有电话响起,并且帮他擦了鞋上的可乐。影片中还有很多其他细节就不一一列举了。
  
  宇宙的分裂不断地进行并呈现进化树的模式,所有的可能宇宙都可以向后溯源到唯一初始点,但事件的发展却让宇宙相互分离并不再联系。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肖恩”第一次在火车上打电话给Dr. Rutledge后,Rutledge无法收到他的电话留言,因为后一个Rutlegde并非由“肖恩”回去的那个宇宙发展而来。而后来“肖恩”发信息给“戈德温”时她收到了他的信息,因为这时的她处于的宇宙位于“肖恩”发信息这一事件节点之后。
  
  从平行宇宙的进化树模式我们可以知道,影片中的Colter所拯救的只能是众多平行宇宙中的一个(这一个又会在拯救这一事件结束时分裂成众多)。但是我们可以设想,由安置炸弹事件发展而来的其他宇宙可能也有(也可能没有)这样一个Colter在执行这样一个任务。但进化树的模式却带来一个问题:所有的Colter都回到了同一个时间点的叠加态(可溯源,并且此源唯一),但这些Colter又拥有未来的记忆,于是当他们回到叠加态时会让此时这个Colter拥有各种各样未来可能宇宙的记忆并互相冲突。或者换一个说法,众多来自未来可能宇宙的Colter带着自身记忆进入了张开眼睛那一刻的Colter,此刻他不仅拥有多个灵魂(假设用灵魂这一形式),而且这些灵魂还来自同一个人。对这一逻辑问题,影片无法回答,因为其设想的返回机制本身就是不存在的,但这却引出了另一个问题。
  
  本体论:
  
  我是谁,存在是什么,到底是什么决定了我是我,上一时间单元的我到了下一时间单元还是那个我吗?这个问题在影片里的提出是Colter看到镜中的自己是另一副模样(Fentress的样子)那一刻,和Colter认为周围的一切是虚拟的影像。
  
  要考虑这一问题可以从一颗辣椒开始。如果我是上海人,我可能觉得这辣椒特别辣,但我是重庆人,我很可能觉得它一点都不辣。那么到底他辣不辣呢?这取决于我的味蕾向大脑传递的信号。同一个道理,我可能看到这颗辣椒是红色,但一个红绿色盲可能会反驳说它是绿色。我可以找一大帮人来帮我证明我是对的,但如果全世界的人都是红绿色盲呢?那么似乎情况便成了这颗辣椒公认的颜色是绿色,而我才是红绿色盲。如此深究下去我们甚至可以直接质疑这辣椒的存在。我现在确证其存在不过是因为我能看到它,摸到它,尝到它等等。但归根到底这些不过是一堆感觉信号,可以设想利用计算机模拟出所有这些信号并向脑中传递,一个不存在的辣椒便活生生的出现在了我的观念之中。
  
  如此推想我们似乎永远也无法确定眼前景象的真伪,而我们对于物质世界的确证感(对于唯物主义者)的唯一来源只能是罗素口中的“本能信仰”。因为根据奥坎姆剃刀原则,似乎没有必要假想一个复杂的由心灵构建的世界。
  
  弦论: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物质的根本性质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弦论是最佳候选理论。看过Big bang的同学对这个词都不会陌生,我们智商高达180的谢耳朵同学正是在抓破脑袋研究这个理论。此理论假设,宇宙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一维弦,无数震荡着的一维弦或是这些弦形成的闭合圈相互共鸣,形成了三千世界,一花一木皆是共鸣所产生的象。可以通过一个比喻更加形象的说明。将一维弦比作是琴弦,当拨动琴弦时,其振动产生了音乐,并通过空气的谐振被我们听到。音乐便是象。它不是琴弦本身,更加不是空气,但我们确确实实听到了它。
      
  小结:正如我们看到的一花一木,其非弦本身,却是弦所产生的象,似有还无。难怪佛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5 05:38 | 显示全部楼层
影片情节再现,难点解释(全剧剧透,渗入!)

时间地理学家
2011-04-05 10:05:12


  备注:因为看的是英文,所以情节可能在细节上有所出入。部分情节仅仅是笔者的个人理解,如有纰漏,敬请更正。
  
  注意,此文是全剧剧透!而且听说有可能在中国上映,所以没有看的朋友渗入!
  
  
  
  -------------------------------------------------------------------------------------
  
  
  Colter从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坐在一趟驶向芝加哥的火车上,他的对面是一个陌生的黑色长发女子,身着一席蓝色的连衣裙,‘感谢你给我的建议,我觉得你的建议非常好...’
  
  Colter觉得仿佛又坠入了另外一个梦境中,因为周围的一切都是陌生的。他只记得自己是美国空军的一名飞行员,在阿富汗执行任务,然后......飞机坠毁了。
  
  从这名叫做Christina从女子的口中,他了解到自己在这个世界的身份,Sean,历史教师。他惊恐的来到列车中的卫生间,小心翼翼的向镜子望去,那分明是另外一张脸!
  
  就在他和Christina为自己身份争执的时候,列车与一列油罐车错过,随着“轰”的一声巨响,列车爆炸了,引燃了旁边的油罐车,整个列车陷入了一片火海。
  
  Colter脑中闪现出支离破碎的片段,然后,他发现自己被绑在一个冷冰冰的舱室中,他的眼前是一个显示屏,屏中是一个身着军装的金发女子。“我是Goodwin。收到请回复。”
  
  "我现在在是哪里?"
  
  “我们会稍后给你解释,你需要进入之前的片段,找到爆炸犯。”
  
  又是一段支离破碎的闪回,过后,Colter发现自己再一次进入那个梦境,‘感谢你给我的建议,我觉得你的建议非常好...’,Christina重复着同样的话,列车员,滑稽演员的乘客,背包的学生,一切情节都再次重演。
  
  随着又一次爆炸,Colter脱离了这个片段,又一次回到了密闭的舱室里。
  
  同样的情节,一次次的重演。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需要解释,才能完成这个任务!”
  
  这时,从屏幕中插入了一个拄着拐杖的络腮胡男子,虽然他未着军装,但显然是军方的技术专家。
  
  “在人脑中有一段叫做源代码的记忆区间,可以保存大约8分钟的记忆片段。’
  
  “今天早晨,在一列开往芝加哥的列车上,发生了一次爆炸,整个列车的人都遇难了。”
  
  "于是我们提取了遇难者的脑碎片中的记忆,并用此重建了爆炸发生之间的情节”
  
  “我们把这段情节注入你的记忆中,想让你找出肇事者”。
  
  “那我是不是已经死了?!”Colter问到。
  
  “你在执行一次在阿富汗的飞行任务中,飞机受袭坠毁了。现在你只有部分大脑存活着。”
  
  “那这个舱室是?”
  
  “那也是我们在你记忆中构建的场景。“
  
  Colter彻底崩溃了。
  
  “那既然爆炸已经发生了,你们找到他有什么用呢?”
  
  “因为他还对芝加哥市谋划着更大的爆炸,而我们必须在这之前找到他。”
  
  “你的努力,将拯救成千上万人的性命!”
  
  在一次一次的场景的往返中,Colter找到了那个爆炸犯,并告诉了军方所有的信息。
  
  现实中,爆炸犯开着一辆载满炸弹的白色客车,在高速公路的关卡被拦截了下来。
  
  “Colter,你拯救了千万人的性命!”在屏幕的那头,Goodwin喜不自禁的说到。与此同时,军方的人开始了庆功。
  
  “但我已经死了不是吗?”
  
  “Goodwin,我想以士兵的身份,向同为士兵的你请求一件事。” Colter说。
  
  Goodwin支开了自己的同事。
  
  “我想请你拔掉我身上的生命维持系统,让我永远的活在源代码的世界中。”
  
  面对道德和军令之间的冲突,煎熬之中,Goodwin选择了道德。
  
  她偷偷的潜入了放置Colter躯体的储藏室,打开了冰冷的贮藏柜。柜中,Colter赤裸着上身,紧密着双眼,安详的趟着。电线像蠕动的虫子般插进Colter的脑子里,他的嘴在抽搐着,他的下半身...已经被截肢了!
  
  Goodwin摁下了关闭生命维持系统的按钮。
  
  在另一个世界中。。。
  
  Colter找到了爆炸犯,把他拷在了列车的扶手上,他用手机把消息发送给了Goodwin(在这个世界的Goodwin,不是之前那个),并通知了警方。爆炸被制止了。
  
  “你好像和以前不同了。”Christina说。
  
  “是吗。我已经是一个全新的自我了!” Colter说。对,他不是Colter了,他在这个世界的身份是,历史教师,Sean。
  
  “我更喜欢现在的你。”
  
  “我有一个问题,如果世界只剩下最后几分钟,你会做什么。” Colter问到。
  
  Colter知道,他的时间不多了,因为如果这只是一个虚拟的程序世界,那么在8分钟之后,所有的情节将戛然而止。
  
  Christina愕然了,不知道如何回答。
  
  Colter,凑上去,轻轻的吻了她。时间定格在了这八分钟的最后一秒。
  
  。。。。。。。
  
  列车开始晃动,Colter发现时间并没有停止,而他的手表开始继续走动。
  
  这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程序了。每一段源代码,都将衍生出一个新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Goodwin收到了Colter,噢不,Sean的短信。她疑惑的看了看贮藏柜里的Colter。然后,匆忙的去报告警方,原来警方已经先她一步,逮到了爆炸犯。
  
  “看来已经没有使用源代码计划的必要了。”这个世界的络腮胡技术总监说到。
  
  这这个世界里,Sean延续着Colter的记忆,牵着女友Christina的手,走进了芝加哥明媚的阳光里。
  
  ------------------------------------------------------------------------------------
  
  
  1。为什么主角找出爆炸犯,可以阻止爆炸,爆炸不是已经发生了吗?
  
  是的,爆炸已经发生了,这是现实世界的事实。主角在源代码世界找出爆炸犯,是为了阻止他在现实世界谋划出更大的爆炸。
  
  因为源代码世界和现实世界爆炸犯的身份是相同的。
  
  2。为什么可以肯定每一段源代码都会延伸出一个平行世界?
  
  两个原因:
  
  1)主角每次进入源代码世界,都会遇到些许不同的情节。有一个乘客把咖啡滴到他鞋上,第一次Christina没有帮他擦,第二次却拿出一张纸巾。
  
  这表示源代码世界并不是固定的代码而已,而是延伸出的一个平行世界。
  
  2)每次主角从源代码中回到舱门中,都是死亡做为结局的。而不是八分钟后从源代码世界凭空消失。
  
  有一段他和Christina从火车上下来,追踪一个嫌疑犯,结果不下心坠下月台,被呼啸而来的火车轧过,而回到了舱门中。如果他没有被火车轧死,他将会和Christina继续生活在这个世界中,而不会回来了,除非死亡。
  
  所以,有人说“要是在最后一吻打住,那就完美了。”这个结论是不成立的,因为前面的暗示已经决定了剧情的走向。
  
  3。最后结局的时候,主角在另一个世界给Goodwin发的短信,为什么现实中的Goodwin会收到?
  
  那不是现实中的Goodwin,那只是在爆炸没有发生的平行源代码世界的Goodwin。
  
  
  ------------------------------------------------------------------------------------
  
  如有纰漏,敬请更正。有其他问题也可以留言提出、交流。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5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电影最后数分钟以及源代码系统的理解

菠萝
2011-07-03 11:02:14


提示: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以下内容提出一种我看完电影后的假设且已完全剧透:
  
  
    
  基本介绍

  柯尔特史蒂文:主角,美军上尉
  肖恩范翠思:历史教师,主角对应的源代码穿越者
  古德温:负责与主角联络的人
  克里斯蒂娜:肖恩的朋友,坐在主角穿越点旁边
  拉特里奇博士:研发源代码系统的人
  
  在电影中可见的穿越一共九次,基本情况如下:
  
  第一次:寻找自己的身份,然后列车爆炸
  第二次:找到了炸弹,自称保安要求车厢内众人关闭电子设备,然后列车爆炸
  第三次:跟踪一个中途下车的人,并且把克里斯蒂娜带下了车,列车爆炸,最后在打斗中掉落铁轨,被火车撞死
  第四次:偷手枪被抓,被铐在车厢里直至列车爆炸
  第五次:查到了CAOC-N的含义并且打电话给拉特里奇博士,克里斯蒂娜告诉他自己已经死于两个月前,上尉开始恢复部分记忆,失去意识直至穿越结束,虽然没有说明,但失去意识直至列车爆炸的可能性很大。
  第六次:一带而过,列车最终爆炸
  第七次:一带而过,列车最终爆炸
  第八次:找到了放炸弹的人并追踪其至停车场,但被其击毙,然后列车爆炸
  第九次:抓到了放炸弹的人,阻止了列车爆炸,给源代码世界的古德温发了邮件,给父亲打了电话,最后在八分钟之后继续生活在源代码世界
     
  先提出我看完以后最先考虑的两个问题:
  
  1、为何一个由死者八分钟记忆构成的虚拟世界可以如此完整?
  
  片中第一次解释源代码世界是在上尉完成第三次穿越之后,拉特里奇博士出现并且给他简单说明了源代码世界的情况:源代码世界由死者的8分钟残留记忆重建而成。
  
  然而事实上,上尉的穿越体肖恩,其所见远多于列车死者可能拥有的8分钟记忆,即使我们假定死者的8分钟记忆信息同时包含了死者的个人信息、性格等基本人格,使其可以对肖恩的种种行为做出反应,仍有大量的源代码内容,不应该存在于死者记忆之内。
  
  比如肖恩在第五次穿越时曾经向车厢上的一个妇女询问CAOC-N徽章,并且得知这是美国空军内华达州基地云云。如果这个妇女仅仅由其死前8分钟的记忆重构而成,那么她绝无可能知道徽章的含义,这必须要调动她更久以前的记忆才行。
  
  退一步而言,假设源代码世界由死者全部的记忆构成,超越了8分钟的限制。即便如此,在第三次穿越中,上尉追踪晕车者而至的车站,仍然不应该出现在死者记忆之中,晕车者中途下车,显然不是死者之一,而车上的死者无可能知道车站的情况。同样,在第五次穿越中,上尉打电话给拉特里奇博士,接线员接了电话,这个接线员同样不应该存在于源于死者记忆的源代码世界。而最后一次穿越打给上尉父亲的电话,亦不应该存在。
     
  2、为何最后一次穿越可以超过8分钟?
  
  在第三次穿越之后的源代码介绍中,拉特里奇博士很确定的说,源代码穿越只能维持8分钟,因为系统来自死者的8分钟记忆,在8分钟之后,系统将无法维持。
  
  上尉:
  8分钟后会如何?
  What happens after the 8 minutes?
  
  博士:
  之后?什么都没有
  After? Nothing.
  你在列车上将不复存在
  You cease to exist on the train.
  源代码世界中你只能存在那8分钟里
  You cannnot exist inside the Source Code, beyond Fentress' 8 minutes.
  源代码不是时空旅行
  Source Code is not time travel.
  实际上源代码只是时空重现
  Rather, Source Code is time reassignment.
  
  这无疑和最后一次上尉的成功穿越相矛盾,而且仔细考虑的话,第三次和第八次穿越,也颇为可疑:
  
  第三次穿越中上尉追下了火车,然而因为追错了人,火车依然爆炸,但是,如果犯人仍然是在火车相错时间发动爆炸,那么在爆炸时,上尉的这次穿越已经超过了八分钟,比起之前死于爆炸的两次穿越,这一次的时间已经增长,事实上如果没有意外的坠落铁轨,这一次穿越很难说是否会自行停止。
  
  第八次穿越中,上尉被犯人用手枪击中,并在爆炸后不久死去,虽然时间似乎与之前的穿越相仿,但是犯人击中他之后,曾经看表自言自语:
  
  哦,你扰乱了我的时机
  Oh, you messed up my timing.
  
  很显然,这一次爆炸的时间与以往不同,而且应该是较以往几次更晚,这一次穿越很可能也超越了8分钟的限制。
  
  
  综合以上两个问题,我们试着得出结论:要么源代码是一部存在不小漏洞的科幻片;要么我们的初始假定就存在问题。
  
  有趣的是,两个问题的初始假定都来自同一点:拉特里奇博士在第三次穿越之后对上尉的解释。
  
  拉特里奇博士对于上尉而言是否可靠?我想显然是不可靠的,很明显的,博士在至少两处地方欺骗了上尉:
  
  1、他表示我们肯定可以找到上尉的替代品,有些士兵认为这样很好,死后还可以为国家效力。
  
  事实是:他在电影接近结尾处承认,上尉可能是唯一能够运作源代码系统的人。
  
  2、他答应上尉在任务完成之后让上尉死掉
  
  事实是:他打算清除上尉的记忆,为下一次任务做准备。
  
  那么,博士在对上尉进行的源代码介绍当中,隐瞒甚至作假了一些内容,这种可能性是确实存在的,比如我们之前考虑的两个存在疑点的问题。
  
  
  那么,事实的真相是怎样?
  
  这部分的猜测已经开始远离电影,只能是一种猜想,而无法通过影片来进行证明,我只提出我的一种假设:
  
  如果博士在之前提到的两个问题上说谎,那么他的目的何在?这两点问题合成一句话,那就是,源代码系统是个仅有8分钟的虚拟世界。
  
  那么反之考量,真实的情况就可能是:源代码是个不止8分钟的真实平行世界。
  
  上尉每次穿越之后的返回,都因为他的死亡,而这是将其收回现实世界的唯一方法。因而博士和古德温都非常强调一点,上尉需要专心在车上寻找嫌犯,尽量不要参与其它的不相关事物。这点其实是在保证上尉可以在8分钟之后的爆炸时留在车上,从而被炸死送回现实世界。
  
  博士谎称源代码是一个8分钟的虚拟世界,同样是防止上尉逃离火车的另一手段,如果上尉得知自己可以通过避免死亡而继续生存在源代码内,那么相较于自己现实世界的悲惨处境,他可能选择逃离列车而以肖恩的身份继续活下去,博士从而失去了他们手上唯一的合格穿越者。
  
  所以我的结论是:源代码系统并非由死者8分钟记忆而来的仿真系统,而是一个可以将穿越者送入某个平行世界的系统,博士作为研发者无疑是知道内情的人,古德温有可能也知道这一点,而上尉则蒙在鼓里被利用。
  
  由此而来的一个想法:上尉在每次穿越回来时,都能看到模糊的影像,最后证明这是最后一次穿越他和克里斯蒂娜下火车之后看到的场景。这有可能是由于他在平行世界中穿越过程中,看到了某个时间处于未来的平行世界的影像所致。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5 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2011-07-04 12:53:00
ALFRANK (做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对于你所说的第一个问题我也是这样想的,按照电影里的说法的话,如果没有最完全的信息是不可能完全复制出那样的场景的。只能解释为进入了平行世界,但是电影又没有具体解释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平行世界。以下是摘自光线魔鱼的日志:

《“源代码”:一次逻辑漩涡的叠加,一个子宇宙的建立》
     
  影片借用了多重世界的物理理论,轻而易举将观众带入逻辑漩涡不能自拔,不要说普通观众,就是物理学家也对这个概念云山雾绕。
  简单来说量子多重世界是说在每一个量子结合点宇宙分成两半,宇宙分裂过程不会停止,所有可能的世界都与我们共存。
  物理学家弗兰克曾说到“因为我们知道有无限多个与我们稍有不同的世界正过着与我们平行的生活,我们知道每时每刻都有更多的世界出现并占据我们的各种可供选择的将来,这些想法萦绕心间,让我们备受折磨”
  片中博士的科学装置可以解释为将火车遇难者sean脑电磁余波量子信息化,做成一个封闭的小量子信息包,然后植入一段新代码,新代码可以在封闭量子包产生的无数多重小世界里搜索目标。但博士忽略了一个问题,既然量子世界拥有全部可能,那么封闭的小量子信息包也会出现不是封闭的可能。于是新代码(男主人公Colter)利用这个可能成功跳跃到封闭的信息包外,延续并建立了新的开放世界。
  有人说多重世界分为”先置“与”后置“,其实这是一个混淆的概念。平分成另外两个的宇宙前的宇宙也是无数多重叠宇宙当中的一个。
  在这种情形下,每一个宇宙都像别的宇宙一样是真实的,生活在每个宇宙中的人都会说他们的宇宙是真正的,其他宇宙是想象的或虚构的。
  这就引申出一个哲学问题,主观宇宙,或者说人择原理宇宙。对于《源代码》这部影片,摄影机所跟踪记录的这个屏幕上的影像才是真实的宇宙,甚至包括我们观看这部电影的每位观众对于屏幕上的世界都是虚构的。
  影片中男主人公始终是以直升机失事驾驶员Colter的面孔出现,这是一个绝对的主观视角,他的所有行为都是针对他处的宇宙。这也引发了一个残酷的问题,那就是被他们所创造出新的多重宇宙中,有很多宇宙中这列火车照样爆炸,之后核弹照样会在那个宇宙中的芝加哥成功爆炸而使大批那个宇宙中的人类死亡。也有人说,每个人都有一个和自己对应的宇宙,over了,那个宇宙也就不存在了,或者说你没有在那个宇宙,那个宇宙对你来讲就是无。
  形象化解释譬如一条铁轨,前方有个路口有无数条分叉轨道,并且每一条都无限长,一辆同时有无限叠加状态的火车,到达路口变成无数辆火车同时行进在每条分叉铁轨上,而每条铁轨互相分离互不干扰,对于其中任何一条铁轨上的火车,其他铁轨永远不存在。
  片名《源代码》既包含我们通常意义上的计算机信息编码的概念,暗示我们的世界只不过是信息的映射,具有不确定性和可操作性,另外暗示世界的存在是由于本体或本源的主观映射。
  影片结尾Colter和christina来到芝加哥千禧公园中的英国雕塑家安尼什·卡普尔设计的cloud gate(云门)面前,巨大雕塑明亮的弯曲表面上隐隐映射出sean的面庞,由扭曲变成平直,来自另外一个世界的“源代码”Colter,将在这个新分立的世界中以sean的形态延续下去。
  英国雕塑家安尼什·卡普尔设计的cloud gate(云门)
  然而Colter也将面临被卷入逻辑漩涡的风险,起码这个时刻将有两个拥有相同历史的源代码存活在一个世界里,当生物仓里的只有半个身躯的Colter执行任务时,将会有两个信息拥有同一个父亲。有点《恐怖油轮Triangle》和《时空罪恶Cronocrímenes, Los》中的叠加态的苗头。
  “一切都会好起来”这句话Colter在车上莫名的要求christina对他说过,暗示出这句话可能是上一个多重世界的Colter留给他的。
  
  影片中反复出现Colter要和父亲通话的情节,也暗示出可能的父宇宙和子宇宙的关系。屏幕上展现的这个Colter也有可能是前一个多重世界创造出来的,或者每一个子宇宙都是前一个父宇宙分裂出来的。
  
  至于sean,至少是以火车爆炸这个宇宙分支构建出的多个宇宙中的sean,无论哪个宇宙,爆炸事件点后他都不会存在。这里形成一个逻辑死漩涡,即Colpter不借用sean的行动力,爆炸将不可避免,sean一定会死。如果覆盖了sean的脑信息,没找到炸弹,sean会死。找到炸弹,sean的脑信息就会被完全覆盖,sean实际上已死。如果Colpter想回原始世界,就必须自杀或其他方式毙命,那么sean还是会死。所以无论如何sean从火车爆炸这个大分支中所有状态都必然是死,那么Colpter脑信息借用sean存活下来就成为最佳选项。
  
  另外,不得不提几个月前的《盗梦空间Inception 》,其中梦的概念可以完全转换成多重世界的概念。每一个进入梦境的时间点就是我们所说的量子多重世界的分化点,在《盗梦空间》中,一个人在睡觉点能分化成睡觉的人和梦中行动的人,在量子世界中即每个量子点能分化出两个世界。《盗梦空间》采用的是树状结构,而《源代码》则是平行结构。
  
  以上为日志内容。这样讲虽然有一定道理,但是电影里面也没有这样说,也就是说需要观众自己去理解,那么这部电影对那些没有相关知识的人们来说是不是算是有逻辑上的错误呢?
发表于 2013-12-15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位得道者的经历和网上答疑会帮助大家寻找真相,但修行还是要靠脚踏实地,自身实践!
一起努力吧,这辈子摆脱轮回!  
元吾氏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760432301_0_1.html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6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位得道者的经历和网上答疑会帮助大家寻找真相,但修行还是要靠脚踏实地,自身实践!
一起努力吧,这辈子 ...
五瓣丁香 发表于 2013-12-15 19:39


多谢推荐!
眼界大开。
发表于 2013-12-17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昨晚特意去网吧看了这部电影。感觉很奇妙。
发表于 2013-12-25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三七生
不客气!这里是元吾氏吧:http://tieba.baidu.com/f?kw=%D4%AA%CE%E1%CA%CF&fr=ala0, 博客中的问答集多是从这里记录来的,在摆脱无明,寻求开悟的道路上我们并不孤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6-2 22:23 , Processed in 0.03424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