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楼主: 三七生

儿童读经教育欲走向何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20 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先生的提醒,想让孩子喜欢读而不抑制身心健康,我想还是应该随着孩子。我带孩子读经也有不想读的时候,还听得进去就听听;实在不想就休息。有些懒散,至少不会讨厌读经。
发表于 2011-5-20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经典自有其弥足珍贵之处,无论任何经典!!!。
采用何种方式读,才是我们最应该关注的问题,
经典再好也只是教材的一种,更重要的应该是“教学”方法,
其实最近体会到有“教与学”的概念就不太合适,更合理的应该说是师生、亲子互动共同提高的态度与方法。
能做到大量读经,老实读经,快乐读经的私塾有多少?
发表于 2011-5-20 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姜与炙甘草 于 2011-5-21 06:10 编辑

这个帖子, 我是跟贴又删除, 删除又跟贴, 真害怕误导大家, 引起口舌之争.

读经是好事, 但读经界发心不正的人有很多, 不过, 其他行业也如是......

一) 儿童读经的目的到底是为什么?

利用儿童时期的非凡记忆力, 背诵一些人类的人文经典.

二) 现在搞经典诵读的都是些什么人?

我读了三年多的经典,也斗胆说说读经界的比较有名气的三大派别。

1)王财贵老师的读经教材以及读经模式:37网上铁杆读经追随者有姜与炙甘草等人。

2)育心经典的读经教材以及读经模式:37网上铁杆读经追随者有荷香清露、查儿等人。

3)熊春锦老师的读经教材以及读经模式:37网上铁杆读经追随者有得一等人。

三) 他们要将儿童经典教育推向何方?

我也不知道.

我个人意见如下:

我认为读经是分阶段的, 比如0~3岁, 3~6岁, 6~14/16岁, 14~21/24岁.

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读经方法, 不能一概而论. 方法错了, 可能就适得其反.

气功热的时候, 有走火入魔的人, 但不能说气功不好. 同理, 读经热的时候, 也有偏执之人, 但不能说读经不好.

从08年1月份开始, 我一直浸润在王老师读经理念中, 屈指算已经3年多, 不是王老师读经理念有大的方向错误, 只是理解和执行他读经理念的人有些偏差.

3年多来, 我一直在关注各地读经学堂, 一直在关注读经界. 从09年开始, 读经界开始有乱象之争, 三大派别(王老师, 育心老师, 熊老师)已经各成气候.

儿教论坛上的读经专栏里有许多读经妈妈或爸爸的读经帖子,里面有很丰富和宝贵的经验,大家可以借鉴一下。

3年来读经最大的收获之一:就是我看中医书不那么困难啦,好像很有悟性啦。

一点建议: 读经界的123派的各位超级粉丝不要再相互掐架了, 各自认准自己的读经理念去老老实实地读经吧, 别再相互拥挤啦!

看大家的评论, 有雾里看花的, 有隔岸观火的, 有旁观者清的, 有当局者迷的, 其中mayavati等人的发言最中肯啦.
发表于 2011-5-20 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6# 姜与炙甘草


    还是姜姐的讲得最中肯
发表于 2011-5-20 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定要符合自然规律
发表于 2011-5-20 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姜姐姐能讲讲在您看来这三大派的特色和区别吗

刚步入读经界的人想听听
发表于 2011-5-20 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这个帖子心中很沉重!
读经本身没错,读经很好。近6、7年来我们全家的读经(包括儒释道的经典),我们全家是最大的受益者。我督导的8名儿童及其全家是受益者,都得到了读经的利益。只要我们平心静气,放下名闻利养、自私自利的心念,放下读经的功利性,人性化、顺其自然的读经,读经自不会出偏差,读经的益处确实很多、确实很好(比如:家庭和乐,孩子性格开朗、活泼,吃饭胃口好,睡觉安稳,就是感冒也很少)。
近年两年来,我一直隐身关注各种读经论点。不敢随意发表意见,恐误导读经。
但也关注到近年来随着“读经热”,很多人将读经导入功利、名利的轨道,所以读经出偏差就在所难免了!!
我一直主张读经是教育的一部分,教育一定要身教。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如果我们说一套、做一套,为了钱,为了名利,读经不出问题才怪!!如果偏向这个方向、目标,读经就是很危险的。
再一次重申,读经很好的,读经本身没错,错在我们以什么样的心态读经。
发表于 2011-5-20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书是为了明理,读经应该是为求学问、求智慧的。有的同仁一味追求读经的字数,要孩子在13岁以前背诵30万字,40万字。但这样大量的读经,能够达到精熟吗?在读书中孩子快乐吗?我很怀疑。很可能孩子长大了就伤了、一辈子不爱读书了。古人说“一经通一切经皆通”,只要孩子对于一部分经典达到了精熟,智慧开了其他经典也会迎刃而解的。
我的老师要我对一部经读诵3000遍,我就老老实实的每天读诵这部经,现在读诵到1000遍,感觉确实不一样。心定了、心安了,经义自觉不自觉的体悟到了,随着自己的力行,真正享受到了“读书乐”了。读经的利益确实不言自明。
发表于 2011-5-20 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1# 姜与炙甘草
谢谢师兄!
发表于 2011-5-20 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读经这件事情本身没有问题,各个流派也是正常。只是人和人确实不同。就象法门很多,哪一个适合哪个根器的人,所以也没有什么好坏优劣之分。

个人极端鄙视门派之争,呵呵。
发表于 2011-5-20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要感谢三七生先生的,我最近正在为孩子不好好跟着我读经发愁,让他读经,他要看绘本,我总希望孩子能主动多读经,这个帖子可让我解放了,现在我仍会坚持让孩子读经,但是不会去刻意一定要坚持多长时间了,尽量做到让孩子能轻松读经。
发表于 2011-5-20 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接触王财贵先生的读经理念后,很狂热的让身边的人都来读经. 我也是让女儿坚持在读.没有功利心只是想让更多的孩子来继承我们的传统文化.没有想过孩子们的内心是怎么样的.前几天小区里有个妈妈想让在读经幼儿园上学的孩子转学到蒙氏教育幼儿园. 我才真正开始思考读经.
      看到大家在这里争来争去很没有意思, 我们现在很做的是静下心来好好思考如何让孩子快乐的读经. 三七先生的本意是借这个例子让我们静下心来思考.
发表于 2011-5-20 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6# 姜与炙甘草

我从不反对大量读经,我自己也实践大量读经,孩子不实践,关键是方法的问题,不要对身体造成伤害,如果身心不具备条件时,量力而行,不同的方法,每个人根器不同,人识也不同,有争议也很正常,也是希望讀經兒童都能健康成長。
发表于 2011-5-20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接触王财贵先生的读经理念后,很狂热的让身边的人都来读经. 我也是让女儿坚持在读.没有功利心只是想让更 ...
爱中医学中医 发表于 2011-5-20 19:43



        所以,狂热本身是不对的。凡事不能搞崇拜,不能听到个啥,没有思考就扎进去。我对孩子进行大量读经,是透彻的研究了读经教育以后才进行的。所以我这里孩子都很好。像您这样狂热的家长也有,我不要他们的孩子。我都给他们降温:“你们在没有透彻了解读经教育之前,我是不会收的。”
      我一直保持这种态度。所以来我这里学习的学员家长都是非常非常认同都经的,而且对任何教育的理论都非常通透。
      至于三七先生描述的那种状况,我这里没有。当然,可以肯定的说,如果24小时朗读和音乐不停,注意一个问题:音量很关键。如果音量过大,孩子一定会疯掉。音量必须要小小的,刚刚能听到为好。王老师也反复强调音量的问题。
      不过这一点也要批评一下王老师,因为王老师在做宣传的时候经常宣传自闭症的孩子经过读经教育有所好转。所以好多自闭症孩子的家长都要把孩子送来。我坚决不收,不是我不可怜这些孩子,主要是我还没有足够的条件去帮助这些孩子。不过有些读经班可能收了一些这样孩子。后来发现自己没法教,就送他们回家。这不能说明大量读经有问题。
      更严重的是,有些家长根本不知道孩子有自闭症。我遇到一个六岁的家长非要把孩子送来。我一眼就看出孩子有自闭症,眼神就是游离的。可是家长死活不承认。或许会有读经班收了这样的孩子。

      就算大量读经的理论没有问题,实际操作起来也不是很容易的。一个不关心孩子心灵的教师,是没法引导孩子的。办教育,最重要的还是要有体谅之心情。要体谅孩子,体谅人生,体谅社会。换个词汇就是有“悲天悯人”的情怀。
      说起来容易,可很多人真的不具备这种情感。他们会把教育弄得很死板,很教条。所以不管是哪种教育,一定要人去落实才行。中庸里说“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政存,其人亡则政息”;
      不能因为一个人没做好教育,就说这种教育不好。更不能因为一个中医没有治好病人,就认为中医不行。
      我们首先要审视道理,道理通了,再得到了执行道理的人,之后这个事情才能办好。中医的理论很好,可是碰到了庸医,把人治死了,就认为中医不好,这本身就是错误想法。教育不也是一样吗?
发表于 2011-5-21 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就算大量读经的理论没有问题,实际操作起来也不是很容易的。一个不关心孩子心灵的教师,是没法引导孩子的。办教育,最重要的还是要有体谅之心情。要体谅孩子,体谅人生,体谅社会。换个词汇就是有“悲天悯人”的情怀。
      说起来容易,可很多人真的不具备这种情感。他们会把教育弄得很死板,很教条。所以不管是哪种教育,一定要人去落实才行。中庸里说“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政存,其人亡则政息”;
      不能因为一个人没做好教育,就说这种教育不好。更不能因为一个中医没有治好病人,就认为中医不行。
      我们首先要审视道理,道理通了,再得到了执行道理的人,之后这个事情才能办好。中医的理论很好,可是碰到了庸医,把人治死了,就认为中医不好,这本身就是错误想法。教育不也是一样吗?
齐谦学堂孟庆锋 发表于 2011-5-20 22:01


講得非常透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6-2 13:13 , Processed in 0.036774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