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shallylai

女儿考试小插曲1234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5-9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hallylai 于 2013-5-9 20:28 编辑

回复 6# 昕云妈咪


       平时在家除了读经,就是玩,从不拿教科书,碰都不会碰一下(闲杂书等例外,呵呵,但我会引导她读名著,孩子也非常爱看)
   只是在最后那七天,我会突击一下孩子的语文课本后面要求背的文章和段落,加上生字生词,拼音过关就可以了,最多需要三天足够了,数学更简单些,拣最重点的,三言两语总结一下,出些题目做,就可以了,几乎整本书只需要一天就够了,举个例子:比如六年级的,我就是这样跟她说的,分数加减法就是下面的分母不变,把上面的分子相加就可以了,乘法更简单,分母跟分母相乘,分子跟分子相乘就可以了;分数的除法就是乘法,唯一的区别就是要将乘号后面的分数倒过来一下,其它都跟乘法是一样的。这就是我整个教孩子分数的话语,简单明了,孩子听了以后,根本就不需要再教第二遍,就完全会做,唯一要教一下的就是不同分母时的加减法,需要通分。
我记得,三字经里有这样六个字:若广说,惧其繁,但略说,知其源。我也曾总结过,就是学校的教孩子们的方法是非常错误的:讲得非常的多,却不得其要领,而且一定是将一件简单的事,复杂化,然后再教孩子们,再然后就逼孩子们,这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全无!

以上只是个人看法,仅供大家讨论,呵呵
发表于 2013-5-9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0# shallylai


    谢谢!我们跟着体制走,就不会有您们那么自由了
发表于 2013-5-10 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好,很赞叹啊!
这也是我一直以来的想法,我不喜欢现在的教育制度。
但是我心里有个顾虑和疑问:孩子在家读经,离开了同龄伙伴的玩耍,会不会缺少人际关系的锻炼,会不会影响情商的发展。而且我回顾自己童年,觉得和小伙伴们玩在一起很开心啊,如果孩子在家,不就缺少了这些快乐了吗。
发表于 2013-5-10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1# shallylai
非常赞同!
 楼主| 发表于 2013-5-10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hallylai 于 2013-5-10 20:22 编辑

发重了,不知道怎么删,只好这样写了,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13-5-10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hallylai 于 2013-5-10 20:34 编辑

回复 33# 小虫妈


    其实, 所谓人际关系,是个伪命题,因为人的一生, 在孩提时代的时候,情感精神寄托完全是在父母的身上,没有父母的爱,孩子是无法生活和生存下去的,他们的心灵会是空虚,甚至空洞的,这种情形下,即便是让他交再多的朋友,即便是再知心的朋友,也不可能给予象父母一样的爱,换句话说,父母的爱,是无法替代的。如果父母足够智慧的话,父母就是伴着孩子一起成长的最知心的朋友!
至于您说到的跟小伙伴一起玩耍时得到的那种快乐,是浅层次的,是暂时的,是可以由父母来替代的。
当然,更多的家长是害怕担心孩子这样就不知道怎么样跟人交往,产生社交障碍,其实,我们的经典文化中早就包括了这样学问,整篇弟子规说的不就是这个吗??难不成,到了实际生活当中,我们就不按照经典为人处事了吗????就要变得见风使舵,有奶便是娘吗???事实证明,善良,正直,诚信的人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是受人喜爱和尊敬的,难不成,我们自己会喜欢一个虚伪,溜须拍马,心术不正,毫无责任和诚信的人吗?难不成,我们在经典里的学的在现实生活中就必需让路和迎合于世俗吗???

女儿在学校和生活当中所有碰到的关于如何处事的问题,我都是全权按照经典来教导的,我很幸运,孩子处理得非常好,她非常有成就感,当然,按经典教出来的孩子,肯定是会吃亏的,正如老子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这好比一个人助人为乐的感受,虽然我失去了物质,得到的却是更高的精神上的快乐!我想,这才是我们国人真正所需要的!!
发表于 2013-5-10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得一 于 2013-5-11 18:28 编辑

孩子还是需要同龄的伙伴的,他们在一起玩的不亦乐乎,同龄的伙伴有共同的兴趣爱好,也是父母不能带替的,在家读经典的孩子也可以找同龄的伙伴一起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6-17 16:19 , Processed in 0.028643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