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楼主: 碧玉

求教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6 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求教

本帖最后由 碧玉 于 2011-8-26 09:14 编辑
回复  碧玉

你采取的措施实在太多了. 艾炙的确不能随便用, 伤津液, 你本来上焦就有津液亏的现象. 舌头痛 ...
燕果 发表于 2011-8-25 22:05


中药昨天一个的没吃 昨晚舌头痛 后来网上查用红糖敷在舌头上 于是也试了 有点效果。艾灸今天起不灸了 。心火这个我也搞不清 就是每天 晚上都有一种现象,就是有一股热气一下子从下往上冲 有时睡着了也会 热醒 ,我以为是肝热 。马上掐太冲穴 。这个现象已有很长时间了,还有就是 我去峨眉山爬山时心庒会很不舒服。我的胃没有问题。胃口也不错。嘴里也没有溃疡。屁多。我会认真看你给我的2个方子。然后确定用里面的一个 。很感激你给我的帮助。因为第一次接触中医很没方向。你让我少走弯路了。
发表于 2011-8-26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OCOCHEN 于 2011-8-26 10:56 编辑

[卷九] 漱水不欲咽
    【纲】仲景曰。阳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必衄。【目】朱肱曰。此必有头疼身热之症。若病患无表症。不恶寒热。胸腹满。唇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为有瘀血。必发狂也。轻者犀角地黄汤。重者抵当汤。 王肯堂曰。此症属阳明。凡内有热者欲饮水。今欲水而不欲咽。是热在经而里无热也。阳明 经气血俱多。经中热甚。逼血妄行。故知必作衄也。 张介宾曰。凡阳明病。口燥。但欲漱水而不欲咽者。以热在经而里无热也。必将为衄。不可与凉药。盖饮水一症。本以内热甚而阳毒甚者。最为相宜。若似乎止宜于实邪。不宜乎虚邪也。不知虚症亦有不同。如阳虚无火。其不宜水不待言也。其有阴虚火盛者。元气既弱。精血又枯。多见舌裂唇焦。大渴喜冷。三焦如焚。二便秘结等症。使非藉水。何以济急。故先宜以冰水解其标。而继以甘温培其本。水药兼进。无不可也。其有内真寒。外假热。阴盛格阳等症。察其元气。则非用甘温。必不足以挽回。察其喉舌。则些微辛热。又不可以近口。有如是者。则但将甘温大补之剂。或用独参汤水浸极冷冻饮料之。此以假冷之味。解上焦之假热。而真温之性。复下焦之真阳。是非用水而实亦用水之意。余用此活人多矣。妙甚。惟是假热之症。症虽热而脉则微。口虽渴而便不闭者。此而欲水。必不可与。若误犯之。其败泄元阳。为害不小。 喻昌曰。口中干燥与渴异。漱水不欲咽。知不渴也。阳明气血俱多。以漱水不欲咽。知邪入血分。阳明之脉起于鼻。故知血得热而妄行。必由鼻而出也。 魏荔彤曰。如阳明病。表热汗自出。则胃燥。而开窍之口亦必燥。然但欲漱而不欲咽。此则胃中之血。随热上行。所以言必衄也。此虽为阳明热盛之变。然血既溢而衄。则非亡津液。而胃阴绝可知。即衄后未可定其必解。而热势已泄。胃实自未必成矣。【纲】仲景曰。无表症。不寒热。胸腹满。唇燥。口干。漱水不咽。小便多。此为瘀血。必发狂。轻者桃仁承气汤。重者抵当丸。【目】杨士瀛曰。唇燥口干。血症类有之。必欲取水不灌漱也。然漱水而不咽何哉。盖渴者。易为饮。阳热入里。胃中液干。患不与水耳。惟夫上焦瘀血。下焦蓄血。乘肺若燥。渴症独无。是以漱而不欲咽也。漱水条例。惟血症有焉


  可用: 轻者桃仁承气汤。重者抵当丸

我记得拉肚子也可以用桃仁承气汤来着,有案例来着。
发表于 2011-8-26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2# COCOCHEN

Coco, 如果是桃仁承气证的话, 为什么用了五苓散后腹泻和口干都缓解了呢? 我觉得这个时节的水泻, 基本都要往湿上靠, 口干咽干也是秋燥开始的一个特征.
发表于 2011-8-26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baike.baidu.com/view/286562.htm
【功能与主治】治伤寒蓄血,热结膀胱,其人如狂,但小腹结血,下者愈。

http://baike.baidu.com/view/230283.htm

比较看下。主要是都作用于膀胱吧。二个药都是太阳膀胱经的药。

舌头疼 干裂,已经到了裂了地步了,用承气汤快点。呵呵。我就这么想的。
发表于 2011-8-26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楼主生过小孩没有? 或者以前月经是不是有不正常的。所以下焦有了郁血,加上碰上了湿气重的地方,所以就结合起来了。

反正肯定是有热证的,楼主就不要随意用热药就是了。
发表于 2011-8-26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承气汤证其一
贾某,女,35岁,奇村人。泄泻20余日,服氯霉素等消炎药不效,遂进城来诊。

泄泻稀溏,日四五行,腹胀肠鸣,痛则下泄。泄后痛止,呕酸嗳腐,饮食不思,恶心欲吐。望其舌,红而少苔。

诊其脉,滑数有力。触其腹,痛位固定于脐之左右。

观其脉症,知为宿食积滞中焦而痛泻也。盖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宿食不去,病终难愈。其治非攻不能去其积。,非下难以愈其泻。通因通用,正宜于此。拟小承气汤加味:
发表于 2011-8-26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承气汤证其二
岳某,男,21岁,学生。腹痛、泄泻四十余日,一日多则五六次,少则两三行,便前腹痛,便后痛减,嗳腐纳呆,饮食稍多则痛泻加剧。校医先后予氟哌酸、庆大霉素、理中丸、人参健脾丸,服之不效。病历日久,神疲形瘦,面黄少华,自谓已成痼疾,遂萌辍学之念。其舅为余乡人,今日导引来诊。视其舌,淡红苔黄。诊其脉,沉滑有力。

触其腹,腹胀如鼓,脐左右拒压。

观其脉症,知为伤食泄泻。体虽虚,证则实,所谓大实呈赢状是也。当攻下以治,攻即扶正,泻实补也。若以形瘦神疲予以温补,恐难有愈期矣。拟小承气汤:

川军10g 枳实10g 厚朴6g 一剂

药后大便黏秽四五次,痛泻遂止。嘱服参苓白术散半月,并须调其饮食,适其寒温,以护脾胃。
发表于 2011-8-26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承气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大黄 四钱 枳实 芒硝 各二钱 厚朴 八钱

治阳明病,胃家实、日暮潮热、六七日不大便、谵语、手足濈然汗出、腹满痛拒按、脉大而实

此治阳明腑病,肠胃燥结实证之法也。承气者,承中气也。中气左旋化阳,右转化阴,阴阳平均,中气乃治。阴进则阳退,阳盛则阴消。阴阳偏胜则中气伤而人病。阴阳偏绝,则中气亡而人死。三阴病,阴盛阳绝。大承气汤证,阳盛阴绝。当此之时,阴阳平均的中气,几乎有阳无阴了。日暮潮热者,阳明燥金,气旺于申酉之时。燥金气旺,每日申酉加热,如潮来之有定时。此时胃中阳旺,故阳明病必此时热增也。谵语者,胃中津液消亡。心火不降,烧灼神昏也。手足濈然汗出,六七日不大便者,胃肠燥极也。腹满痛拒按者,肠胃有燥屎结实也。伤寒论云:胃中有燥矢。乃胃中食物,被燥气炼干云耳。故曰胃家实也。矢,古屎字。

阳明燥金,大肠主气,胃土从化。金气以收敛为能,故金燥必结,故燥屎坚硬也。阳明胃腑燥热之证,亦有泻稀水放屁,而潮热谵语,腹满痛拒按者。此肠中必有燥屎数枚,所谓热结旁流,亦大承气汤证也。凡用下法,总要以手按大肠部位,名曰腹诊。
 楼主| 发表于 2011-8-26 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碧玉 于 2011-8-26 13:55 编辑
不知道楼主生过小孩没有? 或者以前月经是不是有不正常的。所以下焦有了郁血,加上碰上了湿气重的地方,所 ...
COCOCHEN 发表于 2011-8-26 12:27


你说的不错 我生过小孩 。年轻时痛经很厉害。 要吃镇痛药。并且呕吐。 不能上班 。只能睡着不动。生小孩后不痛了。但月经一直不好 到30多岁时曾经闭经半年 。后来吃吃中药又来了。年轻时眼圈乌黑 。岁数大了知道要保养了 现在眼圈黑 好多了 但还是有。   刚刚去配了药回家 三七老师的 方子我家附近的药房好几味药没有。于是配了2贴甘草泻心汤。药已配了我就先吃吧看看效果 。你的方子桃仁承气汤。我也记下了。谢谢你的提醒热药不敢用了 。
 楼主| 发表于 2011-8-26 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碧玉 于 2011-8-26 14:39 编辑
回复  碧玉

你采取的措施实在太多了. 艾炙的确不能随便用, 伤津液, 你本来上焦就有津液亏的现象. 舌头痛 ...
燕果 发表于 2011-8-25 22:05


燕果 半夏9克(洗) 洗啥意思?是不是要洗 药房里的人说不需要洗 我看也很干净的。就不洗了。但是我每次煮药 都要把药放在自来水下冲一下 。是不是算洗呢?
发表于 2011-8-26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0# 碧玉

半夏要洗主要是因为很多半夏是用明矾处理过的, 有的人吃了容易吐. 你要用的没有明矾不用洗.
发表于 2011-8-26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半夏,  还得打碎才行。 不然煮不透里面。浪费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8-26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碧玉

半夏要洗主要是因为很多半夏是用明矾处理过的, 有的人吃了容易吐. 你要用的没有明矾不用洗. ...
燕果 发表于 2011-8-26 15:47


奥这个意思我懂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8-26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半夏,  还得打碎才行。 不然煮不透里面。浪费了。
COCOCHEN 发表于 2011-8-26 17:04



  那我把它打碎后泡在水里漂洗一遍 谢谢啦
 楼主| 发表于 2011-8-27 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2贴甘草泻心汤吃了。吃下去以后舌头痛加重。大便还是便溏。色绿。一天一次。明天准备试试桃仁承气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6-27 00:04 , Processed in 0.032220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