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楼主: 昕云妈咪

用方效果贴.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5-2 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OCOCHEN 于 2011-5-2 16:49 编辑

这里是我的贴子,还是你的贴子?
说一句顶十句.

昨天去光明农场,怕晕车.所以提前煮了苓术桂甘汤,晚上喝一回.早上出发时又喝一回.
这次在车上不但不晕车, 还不怕空调了呢. 穿着短袖也没有肚子痛.

倒是宝宝先是穿着七分裤.开了空调后,叫肚子痛,然后又换长裤,长袖.
下车拉她去大便,说不痛了,也没大便.
回来时上车又说肚子痛,然后睡着了.
到家里还是没大便, 吃了鸽子肉. 我怕积食,就煮了麦牙,山查,白术,谷牙汤,有点酸,加了点麦牙糖,  喝了30ML 的样子.早上起来就发现中指跟无名指肿了.今天早上起来还有点痛.
是不是加了白术,没加茯苓呀?


鸽肉滋肾阴、止渴 原来鸽子入少阴肾经的.昨天是烤的.是不是鸽子把药给引到心胞去了.所以中指跟无名水肿了.  

反正是风水病,用黄芪桂枝汤,三克量的.煮一杯喝喝吧. 到四点多肿退下去了.

这次宝宝知道什么叫痛,什么叫麻了. 早上起来先是说妈妈我中指痛, 后来又说妈妈,我这个叫麻,不叫痛.呵呵
发表于 2011-5-2 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您姐爱逞能啊.

苓术桂甘汤治疗中焦水多的头晕, 为何没有放茯苓? 是忘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5-2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汤是我喝的. 宝宝没喝这个.她不晕车.
发表于 2011-5-2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从山区盘山公路回来,晕车晕得一塌糊涂,看来以后出门我要随身携带苓术桂甘汤了!因为晕车晕船晕机,导致我很想出门又很怕出门,如果是连续2天车船行程,是否需要一直服用这个汤?
苓术桂甘汤是按这个份量服用吧:茯苓15克 桂枝12克 苍术10克 炙甘草8克
发表于 2011-5-2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晕车的人大都是脾胃不好.
发表于 2011-5-3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晕车的人大都是脾胃不好.
姜与炙甘草 发表于 2011-5-2 17:31



    姐,帮我回答19楼中我的问号!
发表于 2011-5-3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姜与炙甘草 于 2011-5-3 10:17 编辑

回复 21# 缇缇

我觉得苓术桂甘汤不是治疗晕车的晕.

想彻底治疗晕车, 必须调理好自己的脾胃才是根本大法.

请看这2个帖子.

关于【苓桂术甘汤和当归芍药散】治疗贫血头晕
http://www.37ct.com/thread-46290-1-1.html

拨云见日的苓桂术甘汤_罗大伦
http://www.fuxzy.cn/viewthread.php?tid=65000&extra=page%3D1
发表于 2011-5-3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 COCOCHEN

黄芪桂枝五物汤方证研究

    古求知

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金匮要略》,组成为黄芪3两,桂枝3两,生姜6两,大枣12枚,白芍3两,用以益气温阳行痹。主治血痹证,肌肤麻木不仁,脉微而紧涩。本方为桂枝汤去甘草倍生姜加黄芪而成。

《金匮要略》这样描述黄芪桂枝五物汤证:“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又曰: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本方是桂枝汤的加减方,桂枝汤的作用在于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其中甘草中因含有抗利尿成分如肾上腺盐、糖皮质激素样物质等,而且中医素有“甘者令人中满”的说法,所以那种所谓“脾虚湿胜”的肥胖或水肿患者是不宜使用的。有人报道过将甘草及其制剂大量或小量长期服用的患者,其中约有20%的患者出现水肿、四肢无力、头晕头痛、血压升高、低血钾等症状,尤其是对于老年人及患有心血管病和肾脏病者,很容易导致高血压或充血性心脏病。还可能出现肥胖症、便秘、胃酸过多等副作用。可见本方不用甘草原因主要在于适宜本方的患者多有腹满、身肿、肥胖等这一体质倾向;另外本方重用生姜至六两,为黄芪、芍药、桂枝的二倍。生姜可以促进周围血液循环,服后全身温暖,引起发汗、能够驱风散寒,故通血痹;所加之黄芪主治汗出而肿肌无力,具有强心、扩张血管、利尿等多重作用。

   下面我们通过几个服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的实际病例,从循证医学的角度来具体地探讨一下本方的传统方证和它的现代应用。

颜面麻木

    王某,男,81岁。1990年10月27日诊。二月前,不慎摔倒,碰伤头部,当时皮破流血,因离医院远,辄用牙膏敷其伤口,当即血止。10天后忽感颜面及受伤处如虫蚁行走,后现麻木,用手重按局部肌肤,方有知觉,兼见头昏目眩,纳谷不香,干呕不出,大便2日1行。舌质微现:青紫,舌:苔薄黄;脉沉涩。证属气血瘀滞,胃之经络痹阻。治拟益气活血,通络和胃。投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刺蒺藜30g,川芎20g,陈皮15g,三七粉(冲服)、酒

大黄各10g.嘱服2剂。药后局部麻木减轻,颜面虫行感消失,大便转溏。药证合拍,继守原方去酒军,加路路通30g,再进2剂,诸证悉愈。

腓神经麻痹

王某.男.30岁.1994年9月4日初诊。患者1周前劳动后.在地头睡觉。醒后觉左下肢足背及小腿外侧面感觉减退.发凉.足及足趾关节不能伸直,舌淡,苔薄白,脉沉迟。给予黄芪桂枝

五物汤加减:黄芪30g,桂枝10g,白芍20g,当归15g,鸡血藤30g,附子10g,肉桂10g。6剂。

    9月11日复诊:药后下肢已不凉,感觉恢复,足可屈伸,行走自如。继服3剂以巩固疗效.

产后末梢神经炎

李某,女,30岁,1994年9月3日初诊.患者产后洗衣,始感双手麻木,持物时双手无

力,并伴有针刺样疼痛,症状逐渐加重,舌淡苔白,脉沉.证属气血不足,脉络空虚,复感寒邪.血脉凝滞。治当温阳益气,调和营卫。处方:黄芪30g,桂枝10g,

白芍20g,当归15g,鸡血藤30g,姜黄10g。7剂.

    9月11日复诊:药后诸症悉轻,唯觉四肢末梢发凉,上方加附子10g,继服7剂。9月20日专程前来告知,痛麻消失,双手红润、温暖.

特发性水肿

陈某某,女,48岁,干部,1991年3月1日来诊。自诉近5年来,全身水肿伴腰背酸痛,胸腹胀满,身重,动则气短。晨起活动后,水肿加重,睡卧后减轻,小便夜多,且清长,昼则短少。曾经某医院诊为特发性水肿。延医数诊,诸药周效。拟黄芪、桂枝各30g,芍药20g,升麻、苡仁、丹参、白茅根、益母草、冬瓜皮各30g,沉香、五灵脂各20g,大枣、生姜各15g。煎服,每服加白酒少许。连服30剂,诸证平复,4年来追访未再复发。


方证探讨:   由此我们可以把黄芪桂枝五物汤方证可概括如下:

1.肢体麻木、无力沉重,活动不利,酸痛等。

2.浮肿,自汗,恶风;舌质暗淡。

现代应用:

1.以肢体麻木不仁、感觉减退或异常感觉为主证的疾病。如多发性末梢神经炎、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炎、硬皮病、皮肌炎、面神经麻痹、腓总神经麻痹、雷诺氏病、血管闭塞性脉管炎、多发性大动脉炎(又称无脉症)、肢端血管舒缩功能障碍等。

2.以肢体疼痛、无力、僵硬、阵挛、运动障碍及肌肉萎缩为特征的疾病。如坐骨神经痛、颈椎病、类风湿关节炎、肩周炎、骨质增生症、原发性脑萎缩、中风后遗症、局限性癫痫、不宁腿综合征、面肌震颤和面肌痉挛、低钙抽搐、低钾性周期麻痹等。

3.产后多血虚,因此产后的诸多病症也多见本方证。如产后尿潴留、产后痉证、产后身痛、产后自汗盗汗、产后指掌麻胀、产后足痿不用等。

4.还可用于各类水肿性疾病。如肾炎、肥胖症、心功能不全性水肿、血管神经性水肿等。


参考文献:

1、中医十大类方 黄煌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

2、张仲景50味药证 黄煌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3、黄芪桂枝五物汤治麻木举隅 王万袒 四川省德阳市市中区中医院

4、黄芪桂枝五物汤临床应用 张渭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1年9月第8卷增刊

5、黄芪桂枝五物汤在神经疾病中应用举隅   史建伟 国医论坛1996年11卷第一期 18.

6、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水肿向才顺 中医研究1996年6月第9卷第3期 44.

7、中药药理学周金黄 王筠默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6
发表于 2011-5-3 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1# 缇缇

再看这里http://www.37ct.com/thread-46468-1-1.html

......所以,它的主证,一路是发為晕眩:站起来比坐着晕,用苓桂朮甘汤;而站着坐着躺着都一样天旋地转的,用泽潟汤(至於晕车晕船的那种,从少阳治,用小柴胡汤合五苓散;而闭眼比睁眼不晕的,是脑虚,用曹颖甫《金匱发微》的防眩汤来补脑)。
发表于 2011-5-3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 COCOCHEN


    每次给妞妞吃鸽子肉她都要咳嗽发烧,你就是不长脑子不长记性!!!
发表于 2011-5-4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缇缇

再看这里

......所以,它的主证,一路是发為晕眩:站起来比坐着晕,用苓桂朮甘汤;而站着坐 ...
姜与炙甘草 发表于 2011-5-3 14:03


我的脾胃是个30多年的问题了,还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调理好。每次出门我都为晕车船机而苦恼,别人能在车船机上呼呼大睡来避免晕,我睡不着,只能死扛
防治西药的西药片我吃过一次,结果车是不晕了,但是一整天都处于昏沉状态,更惨!
要不,下次出行前我分别实验一下小柴胡汤合五苓散、  苓术桂甘汤,看哪个适合我,小白鼠啊,小白鼠!  
发表于 2011-5-4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急用的话, 弄片生姜贴内关穴或神阕穴.
发表于 2011-5-4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急用的话, 弄片生姜贴内关穴或神阕穴.
姜与炙甘草 发表于 2011-5-4 09:59


你说生姜,我忽然想到1/4丁桂儿贴肚脐?
发表于 2011-5-4 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不管看到COCO的贴子还是香香的贴子,
我都忍不住的想笑,
好可爱的姐妹俩!
发表于 2011-5-4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强贴留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6-2 09:47 , Processed in 0.026819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