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楼主: 寻找中医

反省|宽恕|惩罚|放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30 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尤其在孩子年幼时(7岁以下),父母真能成长,真懂得允许,那些所谓的垃圾零食,电视暴力片……等等都不成为问题了。

谢谢寻版     相信现在好多妈妈都是在垃圾零、电视 这些上面纠结的,包括我自己。
发表于 2011-1-30 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发表于 2011-1-30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允许自己成为圣人之前,先允许自己为人,
我得承认,四十年多年了,我几乎从来就不允许自己为人啊,
太可怜了,太搞笑了

下面的话摘自哈佛幸福课第四讲:
However,in our culture today,we don't give ourselves the permission to be human,the freedom to experience these painful emotions as well. And we pay a very high price for this inability.

然而在当今的文化中,我们不允许自己为人,也没有体会痛苦情绪的自由。我们为这种无能付出高昂代价
发表于 2011-1-31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啊,呵呵,爱看,呵呵
发表于 2011-1-31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学习中。。。
发表于 2011-1-31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化性从接纳自己做起,接纳自己让自己平静下来。现在,又懂得了接纳和释放是如何并行不悖的,太感谢了!不纠缠,这才是活在当下啊!
发表于 2011-1-31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8# 田福

自己不想为人,也不想别人为人,然后这些一个一个的自己相互作用,也就创造了我们现在的所谓痛苦,而且是无边的,呵呵。
发表于 2011-1-31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寻版和青莲已经是走得比较远的了,我等要紧跟上啊。这哪一步都不容易跨啊。不过,迈过了反省这个坎,日子要好过得多啊。
发表于 2011-1-31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太好做到,尽力吧!
发表于 2011-4-20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观察当下,接受当下的状况,接纳当下的情绪,不做评价。
发表于 2011-4-20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时候能达到寻版这种境界啊。
 楼主| 发表于 2011-4-20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时候能达到寻版这种境界啊。
金针叶 发表于 2011-4-20 15:12



    我只是发现了一些东西。
我很多时候也做不到,我没什么境界。
发表于 2011-6-1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去10日内观吧。从文慧,思慧,上升到修慧的高度。只有自己真正体验出来的智慧才是可以真实可行的。我去过了呢,效果显著。  http://ng.81355.net/
发表于 2012-12-8 0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我们反省到自己错了,往往会惭愧不好意思,接着就会责罚自己诅咒自己,纠结于此不能放过自己,不能释怀, ...
寻找中医 发表于 2011-1-29 09:59



    所以,允许才是解脱之道。接纳自己的一切,让事情过去,宽恕自己,才能宽恕别人!原来如此!一直以来我以为:错了就要受惩罚原来是不允许犯错,没有宽恕自己也宽恕不了别人,因为觉得别人严重伤害了我因为受到惩罚。要是没看到老天爷惩罚他们,我就想惩罚他们--我觉得是罪有应得我知道了,我错了。现在回想起古老师说的:“是人就会犯错,犯错并不可怕”
   还有您为什么能知道看了您的这个帖子会叹息--我就是这样,我觉得您好理解人性又很谦虚--您说“我只是发现了一些东西。我很多时候也做不到,我没什么境界。”赞叹!!!
发表于 2013-2-15 06:41 | 显示全部楼层
尤其在孩子年幼时(7岁以下),父母真能成长,真懂得允许,那些所谓的垃圾零食,电视暴力片……等等都不成为问题了。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自身的身心就有一种本能的力量,会使得他向好的方向发展——这就是蒙台梭利观察到的儿童的所谓的生来就有的“精神的胚胎”,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师罗杰斯所谓的人的机体的自我实现。(实际上每个生命都有这个)
以垃圾零食为例,真在一种民主的,宽容的,安全的氛围中,孩子会感觉到放松,即使他吃垃圾零食,身体自身就会发挥正确的作用,身体的直觉就会告诉他,这个不好吃,不要吃。他吃一点点就放下了。即使在某种时候他似乎多吃了一点点我们认为“不好”的东西,那也是身体的需要——身体很奇妙,有时候大毒反而是大药。只要我们身心合一的时候,我们自然懂得选择。
如果我们压抑,或者欺骗他,或者用某种所谓好的理论来“教导”他(诱拐又来了),他的需求受到了压抑,他必然反弹。那必然扰乱了他的身心,使得他反而更思念零食,甚至朝思暮想。身心乱了,反而不能知觉到零食的害处。从而一有机会就大吃特吃。
我们从来不知道信任别人,不晓得每个人都是一个大宝藏,他们自己就可以做到。

所以,自己不成长,奢谈教育子女。那样反而适得其反。
不如不要“教育”的好。该干嘛干嘛。
寻找中医 发表于 2011-1-29 11:5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6-2 17:06 , Processed in 0.027603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