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wowoyeah

三七先生感冒方的剂量为何比伤寒论的小这么多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10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剂量适用小感冒。古人病重才看医生,小感冒让身体自行恢复,这是我的意想,呵呵
发表于 2010-8-10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人太虚了,胡希恕讲课的时候说:麻黄你们大胆的用,没事我八十多了,前两天我感冒麻黄用了四钱一点事也没有。要不是用了这么大的量也不能这么快就好。
发表于 2010-8-10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发表于 2010-8-11 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三七生

我以前也有这样的疑问,看后才发现是切理切机
发表于 2010-8-12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味辛甘淡为阳,酸苦为阴。十人九虚,从另一方面来理解,也许量少泡服补阳更好。愚生浅见
发表于 2010-8-12 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楼上各位的话,想起来上次宝宝手足口,被我妈逼着去看一个土中医,开的药估计也够半药罐的了,我们bb才21个月而已。回来被我坚决扔了。
发表于 2010-8-15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还是不相信中医的多。从骨子里就先怀疑了,相反西医开几车的药也没有人怀疑,或者直接扔了。然而现在为了药品提成,西医开的药几乎都超标,开得越多,提成越多!
发表于 2010-8-15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七先生的虚虚实实实实虚虚, 和 四两拨千斤 之意真是让人佩服!无限仰慕ing......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 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把这个帖子翻出来看看,对剂量的问题我觉得仍有些疑问未解:

古之人多实,今之人多虚,那么今之人什么时候当用伤寒论原方?什么时候该煮,什么时候该泡服,有没有一个判断的法则呢?

再拿我顶楼讲的那个朋友为例,从体型、生活方式、平时受寒时感冒的反映等来看,她比较不虚,有点象农村妇女那种比较敦实的体质。象这样的体质,是否就更适合用伤寒论原方原剂量,以及原剂法呢?

是不是对虚人比较适合用小剂量泡服?是不是人越虚,量要越小?
又什么时候适合短时间煎煮,而不是泡服呢?

如果要自己学医开方,那么怎样把伤寒论原方变换成小剂量泡服的方呢?等比较缩小就可以吗?
发表于 2010-12-3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把这个帖子翻出来看看,对剂量的问题我觉得仍有些疑问未解:

古之人多实,今之人多虚,那么今之人什么时 ...
wowoyeah 发表于 2010-12-3 15:04


虚实不宜形论,以脉论。现多有形盛气虚之辈,观形其则胖大有余,诊其脉则微细不足。
发表于 2010-12-4 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今之人什么时候当用伤寒论原方?什么时候该煮,什么时候该泡服,有没有一个判断的法则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6-2 13:23 , Processed in 0.031063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