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楼主: 任重道远

长夏养生调理随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18 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老式28单车”,眼睛开始有些酸;再看到洗土豆,刷碗,泪水再也止不住了。先生如此简朴,我们要时刻反省自己,少索取一些,再少一些。谨祝先生和音一切安好!
发表于 2008-8-18 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禅音 于 2008-8-18 13:33 发表
先生之俭甚为可贵,他是连苹果核都会吃掉的人,洒到地上的饭他从来都捡起来吃掉,刷碗用水,最多半碗。衣物就更是简朴,最可贵处,是先生全无刻意如此,自然而然而已。




哈哈 ,跟上一 步了 ,我 蘋果核也吃掉的,不過是刻意的
发表于 2008-8-18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一年的等待 先生 明年等儿子3岁 叫他爸爸休假 三个人一起去追寻我们的共同的梦想
 楼主| 发表于 2008-8-19 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喜见论坛重开,坚持续写随感

昨日电视中报导沈阳区赛事已全结束,便想论坛可能开放了,今日一看,果然已开放。不经意间论坛已暂时关闭20多天,也即是从草堂归来20多天。如当时再给我一天的时间,我可能就会一气呵成,把帖子全部写完。我多少是个无可无不可的人,这些日子,未再思虑帖子的事,但看到大家的期待,如不续写,实是吊人口味,也是未善始善终。可要找回当时的心境与文思却也感到有些困难。只能尽力为之。如文笔粗陋,进度较慢,敬请原谅。
为强迫自己写完,暂把写作大纲先定下,以督促自己。此篇隨感暂定为十回,五回以下篇目为:
五、禅音--禅之音
六、先生--其犹龙乎
七、简单的活
八、快乐的心
九、复泰深意
十、师友相隨

[ 本帖最后由 任重道远 于 2008-8-23 01:52 编辑 ]
发表于 2008-8-19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强烈期待!
发表于 2008-8-20 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

 楼主| 发表于 2008-8-20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五、禅音--禅之音

就在我拘谨地打量、观察、倾听、思考之际,一位带着朴素、清新之气的女士从里面走回到接诊桌内,我判断这就应是禅音女士了。走上前一问,果然是。就在这一问一答之间,我发现禅音女士的眼睛是特别的明亮、清澈,眼神特别的有光彩,并带着温暖的笑意。(此段恕冒昧,一是用词描述了禅音老师,自身功底太薄可能不恰当,不传神,见谅;二是当时初见面时确是称禅音女士,直到后面与禅音老师交谈后,我就诚敬的改称禅音老师了。)
       交了这几天调养身体的钱后,看到前面还有很多人在排队等着先生,而禅音女士此时还不算忙,就试着与其交谈,请教一些儿童教育、中医及养生等方面的问题,现在已记不得当时具体谈了些什么,我们至少交流了应有一个多小时,直到现在给我印象最深的两点就是: 一禅音老师强调了无为,也在谈话中不时地表露无为的思想;二是在孩子教育上,强调了改变父母的重要性,其主要观点包括:1、孩子就是父母的镜子,本身没有问题,有问题,也都是父母身上问题的反映。2、父母在教育孩子时的两大误区:父母身上没有的希望孩子有(如好的品德、习惯、没有实现的理想、愿望等),父母身上有的希望孩子没有( 如不好的品行、习惯等)。
       就是这一个多小时,我已感到不虚此行,身体的调养只是外在的,一时的,甚或是很多人都可以帮你做的,而心灵的匮乏,思想的缺失,内心的迷茫却是可怕的,是很少人能给你指点,帮助,而你又能接受认同力行的。而我此时机缘巧合,有幸得到了。
      在谈话的最后,我真诚的向禅音老师说出了我的第一印象:“您的眼睛特别的亮”。禅音老师笑着说:“我的眼睛是5.0的,┅┅佛身边的┅┅能看清┅┅”后面的话当时我就没太听清楚,只清晰的记得了佛的字眼,不过这都已不重要,因为这一个字就够了,我在那时也一下体会到了禅音之真义:禅音---禅之音,传递禅的声音,把禅的真义传给受众。
发表于 2008-8-20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是惭愧,老师是着实不敢当的。
对于教育我可是纸上谈兵,也许是旁观者清,无子女亲情所累所致,其实,无为对治有为,恰和其中也。现在的父母是对子女相生太过,就是相克了。
感谢任重道远兄,呵呵。
最后补充你没听清的那句话,眼睛的事情,后来我有一位师兄告诉我,“也许是前世在佛前供灯了”,呵呵我便常以此做答。
玉颜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8-8-20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8-8-20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8-8-20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比羡慕啊!
等宝宝再大些,也一定要亲身感受一下.
期待下文...
发表于 2008-8-20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任重道远兄,有如身临其境的感觉,太好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8-21 0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先生--其犹龙乎

我是这天上午先生最后接诊的人,所以有时间仔细观察先生,先生30多岁,中等身材,略偏瘦,面貌清峻,腮下一缕胡须,身着深蓝中式对襟褂袍,虽不新,但很净,初看其貌不扬,但目光深邃,先生话语不多,略问几句后,便三指搭脉,微闭目,时而手指在脉上用力按一下,似在用心体会脉情。两手脉都看过后,先生便在桌前及身后的药皿中抓些药调配到各人的杯中,并轻声嘱咐用药时间及事项。
       出诊完毕,先生上楼休息。问禅音老师,先生一会是否会下来,想当面请教一些问题和困惑,禅音老师说,这会先生要休息,随缘吧,以后还有机会。
       在之后的两天里,我尽可能多的呆在草堂里,或看书、或倾听、或静坐、或与草堂里的网友们交流,而最主要的是感受草堂里的气息,感受先生、禅音老师及众多朋友共同营造的气场,在生活的点滴中品感先生和禅音老师并向之学习。
       三天里,先生的风骨、纯朴、敦厚、自然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虽未有机缘和先生深入一谈,也不感遗憾。
     直至今日要写这篇随感,先生是不可或缺的主角,才想到该怎样来评价先生呢。我辈才疏学浅,有志于道,而终未入道,怎敢妄评先生,不得已,只好借用孔子见老子后所感慨的一句话:其犹龙乎!
发表于 2008-8-21 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8-21 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七、简单的活

在草堂的三天,感受到先生和禅音老师生活的是那么简单、自然、纯朴,自然本然,非刻意斧凿,不着于相,不惑于外,平和而又充满情趣。我辈甚向往之,但我辈之心早已被尘世所蒙蔽,碍于世俗之见,即学也恐只能学到其形,而不能达其心。我心不动,孰能动之?呜呼,见其见,而不能行其行。
现就衣、食、行、用几方面简单描述一下先生和禅音老师的日常生活。
衣:三日中我见先生常穿两件上衣,一是上文提及的蓝褂,再就是一件浅灰圆领文化衫。一条布裤,一双老式黑面白底单布鞋。手、颈未见任何饰物。禅音老师同样素面简装。
食:在这段期间先生和禅音老师是一日两餐,出诊后9-10时一餐,下午3-5时一餐,饭菜均素食(注:禅音老师是从小即食素的),简单,我见到有时吃面条、自蒸的馒头、菜有时是蒸的土豆、茄子等。(可惜自己未能品尝到禅音老师的素饭,主要是禅音老师怕我们吃不惯。)
行:两人一人一台单车,那几日下午,先生和禅音老师就是天天用这两单车出去考察的。
用:桌椅等均木制、原色、简单实用。印象最深的是先生记病志时用的是普通的吸水钢笔,本子是自己装订的。禅音老师是用毛笔在白纸正反两面抄写佛经医书的。
在现代一次性碳素笔风行的年代,先生仍坚持用吸水钢笔即难能可贵,又是节俭环保的一种体现。回来后,我也把多年未用过的钢笔找了出来,试着开始坚持用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6-26 21:53 , Processed in 0.031198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