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42803|回复: 102

[新书介绍]《姜附剂临证经验谈2》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4 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www.cptcm.com/goods.php?id=2676

本书是《姜附剂临证经验谈》的续集。《姜附剂临证经验谈》以春夏秋冬为主线对病证的演变规律和如何顺应元气位势用药进行了探讨。续集以麻黄附子细辛汤证和当归四逆理中汤证为主线对元气位势的辨识进行了剖析:从方证辨识、应用、元气运行轨迹、方证演变路线四个方面,借用一百多例历代医家和作者的医案,论述了姜附剂如何顺应元气位势的正确辨识和应用,让医者正确掌握姜附剂的应用,少走弯路;让更多的中医爱好者窥见姜附剂应用之规和禁忌,避免盲目性。
 楼主| 发表于 2010-1-4 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自     序

写作此书我有三个初衷:
第一,如果我的《姜附剂临证经验谈》让读者认识到大剂姜附剂应用大多数情况下的不必要,那么我想通过此书让更多的读者清醒地意识到还有不少三阴病不宜姜附剂,甚则禁用姜附剂。

临证我的体会是国人的体质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水深是因为滥用抗菌素,误用寒凉药物,致寒、水泛滥;火热是因为自从火神成一派,欲成燎原之势时,一些初涉中医的爱好者和不细探医理、详辨证机的执业中医师,误以姜附剂或盲目投以大剂姜附剂,此时彼处水深依旧,此处火势已成灾。

姜附剂大刀阔斧的用药法,对于精足之寒实证尚不需多虑,对于精虚之厥阴病,就大有斟酌的余地:一是过犹不及,得不偿失;二是存在有违药典药量界定的医疗纠纷隐患;三是有的虽见短期疗效,但劳命(多耗精气)伤财(多浪费药与财),且远期之隐忧不可不有先见。面对着越来越多的厥阴病(体质)和虚劳病,如果仍在一味强调(大剂)姜附、误为少阴病,出现坏病逆证仍以排病反应作解,火神派更多的是让医、患者敬而远之,中医复兴更待何时?

其二,我还想通过此书让更多的医者能站在高处、真正地料事如神,对于许多常见病能信心十足,手到病除。

独生子女政策的落实使得越来越多的父母及爷爷奶奶辈,在孩子或自已患病,决心一试尚不在医疗界占据主流地位,并得到广泛认可的纯中医中药,且多以姜附剂为首主治时,作为医者我们无法要求他们对中医、对一名无名小辈(这些病我们最有机会接手,专家大家们一是没有机会或少看这类病,二是无法全程跟踪)有着完全的信任和坚定的信心,也无法要求他们一定要坚守、顺应人体正常抵抗之程序、路线和合乎元气本意的或长或短的时间,完全不以自已想当然的主观错误的认识进行干扰、破坏,或因一时的病情顺序演变而患得患失、左右摇摆、倒戈相向,甚则因此对中医、对医者有抱怨和偏见。我们能做的是尽已之能读懂身体向医者发出的信息、元气的语言,并能推知病、证来自何方,料见得正治、失治或误治后要去往何处;尽可能准确地辨识出能与元气位势吻合的方、药、量、剂数等,并告知在什么时间会出现什么样的正常反应,以此取信于患者及家属;以我们宽容的心态陪着他们带着疑虑,怀着“历险”、忐忑不安的心理一起走完中医治疗之路;尽可能地让更多的国人通过一次,也很可能是第一次中医成功的治验或多或少地认识、体验到真正的中医。因为在目前中医几近沦陷的窘境下,再多呐喊已经无人喝彩;一再强调老祖宗的东西是如何如何好,老百姓和“八零九零后”更多的是当作传说,甚则笑谈。我们只能靠对全局的充分把握和疗效来说话,才能给他们当头棒喝。

我也有孩子,我也有过孩子患病时为父者的心理体验,我能理解高烧不退或剧咳且持续时间较长时,做为父母或患者的心情。所以如果医者不具有足够的学识、胆魄和自信,还有仁心,站在高处,掌控全局,对病证的来龙去脉了如指掌,何以在患者或家属即将放弃中医治疗时因为医者的料见而重拾信心?何以能让患者或家属在高烧持续多日不退时仍能一如既往地坚信中医?何以在排病反应处于高峰期时让他们看见在前方的一线署光?何以在几经排病反应和高烧后孩子重现生机?甚则在初诊时,医者能准确地辨识出相互信任、持有定见,能携手并肩共担风雨的患者或家长。
 楼主| 发表于 2010-1-4 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写作此书最主要的目的是想让更多的执业中医师反省自身的不足,从细处入手,获取治疗的方法,或许你们以及更多的患者也会和我一样感叹:原来常见的这些病中医治疗这么简单,这么有效;原来中医这么神奇、这么有趣。

有时我在想,是否一定要让我们的孩子或自已陷入穷途末路、四处碰壁的境地,我们才不致于还在与错误的治疗眉来眼去,才彻底地与错误的治疗划清界线?是否一定要待现代医学已宣布无能为力或仅能控制时,孩子神色暗淡、发育迟缓、眼神不再现孩童的纯真和灵气时,我们才能醒悟,彻底地反省?是否一定要让错误的治疗发生在自已或家人的身上,我们才会主动停止、拒绝合乎医疗“常规”、理所当然的破坏?中医界同仁们,我们不要怪老百姓的浅见、成见,甚则废除中医的偏激之见,老百姓是通过我们这些中医人士的医术来认识、理解中医,而他们眼中的“中医”并非真正的中医。临证常遇见患者对我的信任不足,并提出类似他的病之前是否有过中医治验时,我会告诉他我会尽力而为,即使最终疗效不尽如意,但请您不要因为此次我的治疗而否定中医,因为我的医术并不能完全代表中医。

中医疗效不济、事与愿违,是我们这一代中医人整体的中医医术、方法、疗效有待反省,以及包装还不能够产生强大的号召力、影响力。问题出在我们自身。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从小处做起,从老百姓还能接受的用中医中药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做起。

做为一名平凡小辈,我没有太多机会,也没有光环足以让患者信任,得以将疑难大症交给我处理。我能做的是将我的学习心得、临证经验整理出来,供更多的同道参考、借鉴,齐心协力通过疗效来说话,共同改变中医尴尬的处境:墙内开花墙外香;老百姓口口声声说中医是国粹,但在患病或治疗时有几个患者或医者把中医当作真正的宝贝?

书中所列诸多医案,多为平常小疾。我可以坦然面对的是,书中所言均是实践所得,得失均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忠实于实况,并进行分析。每一个医者临证面对更多的是常见病、多发病和“小”病,但不可否认许多疑难杂病、急危重症都是因为常见病、多发病和“小”病失治误治发展而来。每一位国人、每一位医者都不可避免有过对一些看以小病轻症误判误治的经历。如果对这些我们都能十拿九稳,以此取信于老百姓,以此逐步确立中医的地位,重建中医师和老百姓对中医的信心,进而改变国人对中医的错误认识,让更多的人脱离水深火热的困境,中医复兴之路还会远吗?

2008年11月22日
发表于 2010-1-4 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恭喜先生出版新书,一定买来好好学习!
发表于 2010-1-4 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恭喜先生!先生的书让很多人受益呀!
发表于 2010-1-4 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好消息呀!恭喜先生出版新书,一定买来好好学习!
发表于 2010-1-4 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如此真挚恳切,用心良苦,读着怎能不让人感动。
         先生在三七网上发的临症治疗的贴,不断向我们展示着中医的智慧、中医的仁慈、中医的美。
        这样对于我来说多看和学习中医知识已经是一种自然的选择了,而且我还要感恩。
发表于 2010-1-4 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恭喜先生!一定用心拜读!
发表于 2010-1-4 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在当当上下单了
发表于 2010-1-4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
发表于 2010-1-4 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恭喜呀
发表于 2010-1-4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恭喜先生,又出新书了!我们有福了。
很喜欢看先生的书,虽然我这个中医门外汉看得很吃力,很多医理吃不透,但我会以勤补拙.一遍遍重复钻研的。这就马上去下单,感谢先生!
发表于 2010-1-5 06:36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先生,第一本书买了,这个更要买。
发表于 2010-1-5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仰慕你!佩服你!注意休息!别太劳累了……

[ 本帖最后由 深谷幽兰 于 2010-1-5 11:40 编辑 ]
发表于 2010-1-5 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已经在当当定了两本!!!!太高兴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6-26 12:17 , Processed in 0.09837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