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28222|回复: 40

何谓开合枢?(ZT)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3-15 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何谓开合枢?

作者: 三七生

开合枢为阴阳二气三阴三阳转化之门户,如出入之从门。阳在外主入,阴在内主出:阳注于阴,阴满之外。在外则向内为(阳)合为(阴)开(阳明太阴,先合后开),在内则向外为(阴)合为(阳)开(厥阴太阳,先合后开)。枢为转动之轴(少阴主降,少阳主升:君火以明,相火以位)。枢机不转,则开合不利,升降不调,否塞不通。





--------------------------------------------------------------------------------

-- 作者: maoan
-- 发布时间: 2005/04/24 08:50am

帝曰:愿闻三阴三阳之离合也。岐伯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名曰阴中之阳。中身而上,名曰广明,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太阴之前,名曰阳明,阳明根起于厉兑,名曰阴中之阳。厥阴之表,名曰少阳,少阳根起于窍阴,名曰阴中之少阳。是故三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阳。
   帝曰:愿闻三阴。岐伯曰:外者为阳,内者为阴,然则中为阴,其冲在下,名曰太阴,太阴根起于隐白,名曰阴中之阴。太阴之后,名曰少阴,少阴根起于涌泉,名曰阴中之少阴。少阴之前,名曰厥阴,厥阴根起于大敦,阴之绝阳,名曰阴之绝阴。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阴。
   阴阳雩重,重传为一周,气里形表而为相成也。





--------------------------------------------------------------------------------

-- 作者: maoan
-- 发布时间: 2005/04/24 09:01am

三七生老师,其中的内外如何分别,是否指发散(内向外),收敛(外向内).请指教!





--------------------------------------------------------------------------------

-- 作者: 三七生
-- 发布时间: 2005/04/24 10:06am


    是的。
    金水向内,木火向外。燥土(阳明)向内(合),湿土(太阴)向外(开)。





--------------------------------------------------------------------------------

-- 作者: 三七生
-- 发布时间: 2005/04/24 10:08am


    金水向内——秋冬——收藏——阴气用事。
    木火向外——春夏——生长——阳气用事。





--------------------------------------------------------------------------------

-- 作者: 三七生
-- 发布时间: 2005/04/24 10:10am

   
    木火向外——春夏——生长——阳气用事:阳生阴长。
    金水向内——秋冬——收藏——阴气用事:阳杀阴藏。





--------------------------------------------------------------------------------

-- 作者: 三七生
-- 发布时间: 2005/04/24 10:11am


    木火向外——春夏——生长——(阴中)阳气用事:阳生阴长。
    金水向内——秋冬——收藏——(阳中)阴气用事:阳杀阴藏。





--------------------------------------------------------------------------------

-- 作者: 小刘
-- 发布时间: 2005/04/24 01:00pm

三七生老师,请问“君火以明,相火以位”怎么理解?





--------------------------------------------------------------------------------

-- 作者: 三七生
-- 发布时间: 2005/04/26 00:00am


   君火明于离内,相火位于坎中。





--------------------------------------------------------------------------------

-- 作者: 老庄
-- 发布时间: 2005/04/26 08:51am

多模完美的理论啊,在看《时间简史》若霍金或爱因斯坦熟读内经的话,要少走多少弯路。









-------------------------------------------------------------------------------------
-- 作者:   三七生

学中医还是从阴阳入手比较直接,讲阴阳最直接了当的莫过郑钦安先生,所以《医理真传》不可不读。五行则宜从黄坤载《四圣心源》入手。《伤寒论》所示为万古不易之法,明其理方能得用,理在《内经》,开合枢为关键。

开合枢为阴阳二气三阴三阳转化之门户,如出入之从门。阳在外主入,阴在内主出:阳注于阴,阴满之外。在外则向内为合为开(阳明太阴,先合后开),在内则向外为合为开(厥阴太阳,先合后开)。枢为转动之轴(少阴主降,少阳主升:君火以明,相火以位),枢机不转,则开合不利,升降不调。

[ 本帖最后由 雪林 于 2007-3-16 08:26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3-15 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寻找中医:


请教先生,黄坤载四圣心源对六气开合枢认为戊土(太阴)、己土(阳明)为枢,而不是少阳、少阴为枢。厥阴为生、少阴为长、阳明为收、太阳为藏。感觉与先生的开合枢理论好像矛盾?
原文摘抄如下(医学全书p715页):
“究一气之偏盛,亦缘于虚。厥阴能生,则阳气左升而木荣,其风盛者,生意之不遂也。少阴能长,则君火显达而上清,其热盛者,长气之不旺也。阳明能收,则阴气右降而金肃,其燥盛者,收令之失政也。太阳能藏,则相火闭蛰而下暖,其寒盛者,藏气之不行也。土为四维之中气,木火之能生长者,太阴己土之阳升也。金水之能收藏者,阳明戊土之阴降也。”




---------------------------------------------------------------------------------------------------------------


三七生:


不矛盾。一从五行立论,一从六气立论,五六虽殊,升降不异。阳之降始于少阴,阴之升始于少阳。中土升降,动力仍在二火。




---------------------------------------------------------------------------------------------------------------

寻找中医:




个人觉得从六气立论更合适。因为从五行立论,可能会导致更重视中土,认为中土是关键(后天脾胃,运化之源)。然而元气周流六步,何处不关键?任何一步失调,都会导致元气受损,从而中土运化不力。而且光从中土理论,有可能不但不能祛邪,反而导致养邪为患!(李东垣之未逮乎?)而且六气在人身对应六经,生理基础更为明显,容易辨证,对正气邪气消长、所处位置容易把握。观黄坤载用药也可知,确实以中土为中心加减用药。不如六气之开合枢更为精巧合理,切合实际。一为先天,一为后天。虽则脾胃运化食物提供人体气血精液,但它不但不是直接的发动机,反而是能量的消耗者,说得简单一点,也就是说脾胃是一个变换机构,能把外界的食物变成人体所需要的气血精液,但是推动变换的动力并非脾胃,切记切记!






---------------------------------------------------------------------------------------------------------

三七生:



越来越明白了!


[ 本帖最后由 雪林 于 2007-3-16 09:00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3-15 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毛主席的战车 :

木火向外——春夏——生长——(阴中)阳气用事:阳生阴长。
金水向内——秋冬——收藏——(阳中)阴气用事:阳杀阴藏

难理解呀,既言阳生了,又言阴长,我对《内经》里的这两句始终不明白,
希望老师指教!!!!!


-----------------------------------------------------------------------------------------------------

寻找中医 :

想想春天和夏天的植物就知道了。
一派欣欣向荣之象。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去年积累了一年,到了冬天精华积在内。到了来年,就生发起来,枝干树叶繁茂。此非阴长乎?
所谓阳者,正是促进生长的动力。
阳化气,阴成形。



------------------------------------------------------------------------------------------------------

灸道小虫 :

据说植物都是先有叶子的场,然后叶子长出来就是场的样子


-------------------------------------------------------------------------------------------------------

三七生:

没有阳化气,也就没有阴成形。气化在先,成形在后,正邪莫不如此。正之形为精华,邪之形为糟粕。

[ 本帖最后由 雪林 于 2007-3-16 08:32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3-16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念佛:


《素问·阴阳离合论》曰:“太阳为开,阳明为合,少阳为枢”。《灵枢·根结篇》曰:“太阴为开,厥阴为合,少阴为枢”。

                                   少阴
                                   
                   厥阴                          太阴


                   太阳                          阳明

                                   少阳

不知这样排可对?



-----------------------------------------------------------------------------------------

三七生:


                                   少阴
                                   
                   阳明                          太阳


                   太阴                          厥阴

                                   少阳



-------------------------------------------------------------------------------------

念佛:


非常感谢先生,六气的正确排法是困扰我很久的问题,看来我抛的砖很值的.



----------------------------------------------------------------------------------------------

三七生:

三阴三阳正是一个正三角和倒三角相交,阴向上,阳向下,合一泰卦,宜参。


-------------------------------------------------------------------------------------------

念佛:

是的,是的,我把三角一画出,就很明显了,阴(三角)向上,阳(三角)向下,正是阴上阳下合一泰卦.我高兴的在屋里走了一圈,再次感谢先生!
 楼主| 发表于 2007-3-16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知止 :

                                    少阴
                                   
                    太阳                         阳明   


                    厥阴                        太阴        

                                    少阳

左升右降,是不是这样更好些?


-----------------------------------------------------------------------------------

三七生:

这个对,合乎八卦方位,上边那个是从前面看的形状。


-------------------------------------------------------------------------------

三七生:

不过要完全对应,还须乾坤颠倒,这就是先天变后天的遁甲演义了。


--------------------------------------------------------------------------------------
jenny :


请教:这个图怎么跟五行五脏相配?太阳是大阳,怎么反而跟寒水配在一起?


------------------------------------------------------------------------------


三七生:

这个反了,应以知止所贴为准。

高天滚滚寒流急
大地微微暖气吹


----------------------------------------------------------------------------------

木人:

既然左升右降,为什么右边开太阴用的是温热药而不是苦寒的药?黄坤载的图就没有这个问题了。


------------------------------------------------------------------------------------

三七生:

苦寒是合阳明的药,不是开太阴。


-----------------------------------------------------------------------------------

木人:

三阴三阳与卦象的对应关系应该是这样吧?





                     少阴 离

     太阳 巽                    阳明 兑
  
     厥阴 震                    太阴 艮

                     少阳 坎


-------------------------------------------------------------------------------------

三七生:




---------------------------------------------------------------------------------

木人:


既然阳不入阴,那应该是合阳明、开太阴,怎么又需要开太阳呢?


-----------------------------------------------------------------------------------------

古月:

只知道先生说过这句,道理是什麽就要请先生开示了:

太阴与太阳互相影响,此不开彼亦不开。(三七生)


------------------------------------------------------------------------------------

志一:

开阖枢就是阴阳气化机转,这里把气血津液化生运转遵循六经规律作为定理看待,不作论述。阳生阴长,阳自元阳发动蒸化肾水上行,此过程为厥阴之阖,阖阴以化阳;厥阴化生至少阳为相火,相火温煦五脏而成盎然生机,五脏五化,火力不同,须得少阳相火疏转调度乃可协调平衡,调度有失则现相火妄动,故少阳枢阳;得火之温,物乃化成,气交于太阴,太阴湿土,开物成务,化天地之气以为己,开而应天,开而养五脏,故太阴为开;五脏得养而气必荣华,气交于少阴,少阴君火,彰明万物,主宰五脏,神明出焉,进退柔刚出乎此,五脏之阴从其调度,故少阴枢阴;阴阳既生既长既化,生发已尽,物极必反,阳杀阴藏之道行焉,气归于阳明,阳明当盛阳之时燥以内收,以使生长有成,土乃万物所归,故受纳水谷,不惟水谷既燥收之气亦以分清泌浊,物我两归,故阳明之阖乃阖阳以成阴;阳明收形,太阳藏气,气之藏须得开布通达方能藏,所谓地气上为云,云布始能雨,故太阳寒水之气须开达于天而后寒化为水而藏于肾,故太阳为开。


-------------------------------------------------------------------------------------

三七生:

志一先生归纳甚详。如是如是。

阳布阴成,阳潜阴收。
阴出阳入,物极则反。
开合升降,枢机在火。
阴阳相贯,如环无端。
 楼主| 发表于 2007-3-16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古月:

好不容易明白一点点,问题又来了…
三七先生与志一先生所论六气的先后次第…


------------------------------------------------------------------------------

志一 :

此处所言为“意”,乃由“阳”观之,若剖面图,非“真实”次第。
    六气本为一气,阴阳须臾不可离,阳生之时,阴长即随,阳杀甫始,阴藏已在。厥阴阖阴以生阳,阳生未竟,阴长已成,阖而后生,所谓终始相因,故厥阴生少阴;终而有始,生阳乃出,故少阴生少阳;少阳生发,万物乃化,故少阳生太阴;太阴化育,必有所归,故太阴生阳明;阳明收杀,气即归精,故阳明生太阳;太阳开降,精气得藏,故太阳生厥阴。
    此主气之序,阴阳(雩重)(雩重),积传为一周,气里形表而为相成也。


----------------------------------------------------------------------------------

古月:

志一先生字字珠玑,令人茅塞顿开!非常感恩!再將大作分段以利新学如我者读诵:
======================================================

此处所言为“意”,乃由“阳”观之,若剖面图,非“真实”次第。

六气本为一气,阴阳须臾不可离,阳生之时,阴长即随,阳杀甫始,阴藏已在。

厥阴阖阴以生阳,阳生未竟,阴长已成,阖而后生,所谓终始相因,故厥阴生少阴;

终而有始,生阳乃出,故少阴生少阳;

少阳生发,万物乃化,故少阳生太阴;

太阴化育,必有所归,故太阴生阳明;

阳明收杀,气即归精,故阳明生太阳;

太阳开降,精气得藏,故太阳生厥阴。

此主气之序,阴阳(雩重)(雩重),积传为一周,气里形表而为相成也。


--------------------------------------------------------------------------------------

三七生:

厥阴-少阴-少阳-太阴-阳明-太阳
此正是主气运行顺序。
 楼主| 发表于 2007-3-16 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古月:

此图依先生所示的主气运行顺序,但不知六气位置是不是需要再改?
虽然说六气如环无端,但不知是否有习惯上(或其他因素考量)的固定位置?有可能像 77楼图的位置,但是改变其箭号方向吗?


--------------------------------------------------------------------------------------

志一 :

天人相应,主气之序秉承天地,生来如此,是为常;然人无时不处在与天地阴阳的交互感应中,天人相感,主以应客,是为变。常变相错,变动不居,是以成人。六气之图,仍是客主加临图能尽其意,若作“静态图”当如泰卦,厥阴、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太阳。
    若从爻位看,太阳居五爻似更贴切,然司天在泉是“少阴司天,阳明在泉;太阳司天,太阴在泉”,此为客主加临之故。
 楼主| 发表于 2007-3-16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木人:

是不是每个方子都是为了调节这个开合枢?通过准确的辨证,有主有次地对三阴三阳进行调节以达到治病的目的?


------------------------------------------------------------------------------------------

古月:

在三七先生回应前,插嘴说说:

在本帖 6楼文,摘录了三七先生文,其中谈到:
「时方的组成对应的往往是有形的积滞,多从脏腑用药。与经方通过六经辨证,从六经气化的规律调节阴阳气机的升降出入,以及六经的开合枢属性与四时六气相应为角度的制方原则大不相同。可以说,经方对应的是证,时方对应的是病。证是病的前提条件,病是证的表现形式。经方通于六经,时方拘于一时。一为本,一为末。可以溯本求源,不可舍本逐末。」

由此看来,经方时方的组方思路还是有别的。

另外,看草堂医案,还有看三七先生在「理法方论」版块答客问,常见先生说某某不开、某某不合…之类的,所以在 5楼文推论先生用药「功夫都在开合枢三字上打转」。或许其他医生对同一方证的解读角度、重点不见得一样(虽然可能殊途同归)……所以伤寒论才会有那麽多注家……每个注家所看到的角度、深度未必都一样的。

先生强调「开合枢」,似乎是以明辨阴阳、六经辨证为基础,但更重视六经之间的相互影响,如常说:「此不开、彼亦不开」、「此不合、彼不开」…之类的…因为重视「开合枢」,也连带的对病势进退(病邪出路)有更全面的掌握。先生用药也重视内外接轨,数经并用,虽然先生曾提到「内外接轨、数经并用」是受胡希恕先生影响,但猜想也和先生重视「开合枢」有关吧。

浅见如上,又是一翻瞎子摸象。

说到病邪出路和内外接轨,再请大家看一篇文章:

民间中医 »  理法方论 » 关于附子运用的一些问题(7224162 先生问,三七先生答)
http://www.37tcm.net/forum/viewthread.php?tid=293
(这篇文章段落有点不清楚,要找出三七先生的回答在哪里,还需要一点眼力…)


--------------------------------------------------------------------------------------

三七生:

古月先生当真善解人意见微知著举一反三一门深入者也,能将愚论做如是鲜明直观立体形象的阐释实在不易,先生辛苦了!
 楼主| 发表于 2007-3-16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云涯松子 :

根据志一先生所述(本贴5楼),我做如下思考不知妥否?望先生指正:
地气上为云——太阴-开?

天气下为雨——太阳-开?


----------------------------------------------------------------------------

行者 :

有点悟性,继续讲.


---------------------------------------------------------------------------------

古月:

行者先生《《管窥阴阳》,三七先生《万病一筌》,
皆各有独立的帖子,末学自作主张,转贴在此,以供对看研读。


《管窥阴阳》 作者:行者先生
*****************************

世无阴阳,圣人立阴阳以类万物之情。世无五行,达者言五行以明万方之象。故阴阳五行者皆假名也。先贤立言,旨在 望后学能因指得月,得意忘言。不然亦是徒增故事,枉添败厥。

夫太极动而生阴阳。阴阳动静而生万物。然何谓太极?太极因何而动?此万化之源,生身之本,非亲证不能明。诸君其有意乎。生生死死转辗轮回,皆唯此一动。释迦曰:无明缘行,此也。

此一动,即钦安所谓真阳,此物即阴即阳,即精即气。内经所谓欲以精气血津液营卫以为一气者,此也。医家所言阳者,即此真阳升达之象;所言阴者,即此真阳敛藏之象。故又有阴阳一体之论。经云:阴盛则阳虚。真阳敛藏有余,致升达不足。阳盛则阴虚。真阳升达有余,致敛藏不足。

后天水谷进,而知识开。七情妄动,真阳难藏。故有持河间,丹溪之说者药尚苦寒,味法滋阴,以安藏真阳。孰不知,五味饮食,后天之本,皆籍此真阳之升动。今时之人,厚味频纳,尾闾注流,一线微阳难敌硕肤之阴。如再频服阴寒之品,一线危阳生机何在?   孰重孰轻,孰急孰缓,望君切自斟酌。

诊病之余,草草成文。不周之处,还望指摘。


■作者: 行者     时间: 2005/11/30 11:18

散则为气,聚则成精,化用无方曰神。所言只此一物,更无其余。



******************

《万病一筌》 作者:三七先生


万物肇基,后形先气。气有厚薄,形有疏密。聚散起止,消长际遇。随时往来,生灭更替。
天覆地载,象形垂迹。文理不同,虚实两异。结绳画卦,镌刻铭记。阴阳五行,数字游戏。
五行类形,阴阳象气。气聚为形,形散为气。形气多寡,耗散储蓄。定数不一,用法各异。
形气有乖,病态斯立。调以水火,补泻扶抑。寒来暑往,精藏神密。抱元归根,邪风远避。


■作者: 行者     时间: 2005/12/14 13:24
这就是岳美中描述自己未证到的医学境界。亦钦安所云百病不外一元盈缩之理。

■作者: 刘文澄     时间: 2005/12/14 14:37
人身水火一团气,此时造化玄机明。



---------------------------------------------------------------------------------------------------------------------------------

云涯松子:

多谢行者先生鼓励!关于开合枢是在三七先生的启蒙之下开始思考,始终觉得似懂非懂,似通非通。有幸看到志一先生论及此题以及古月先生转来行者先生之《管窥阴阳》,二者结合使我即生茅塞顿开之感!妙哉!实乃三生有幸!姑且不论我体悟的是对是错,首先衷心感谢诸位先生!感谢民间中医论坛!

不多叙,讲讲我的小小感想,献丑献丑,全当抛砖引玉,请各位斧正:

志一先生金言:
「六气本为一气,阴阳须臾不可离,阳生之时,阴长即随,阳杀甫始,阴藏已在。」
 六气如环无端,开合枢相互影响,先后次第不可泥执。

行者先生金言:
夫太极动而生阴阳。阴阳动静而生万物。然何谓太极?太极因何而动?此万化之源,生身之本。
此一动,即钦安所谓真阳,此物即阴即阳,即精即气。
又云:医家所言阳者,即此真阳升达之象;所言阴者,即此真阳敛藏之象。




诚如各位所言,言开合枢,即是言阴阳升降。言阴阳升降,即是言精气不同状态表现的相、势,即是言人体精气的动静转化,形式上表现为阴阳的升降出入,即是精气生长化收藏的过程。

“此一动”即厥阴生风,合阴以化阳。厥阴肝在肾中精气的滋养下,静极生风(化阳)。谓之“生”。

厥阴一动,神明出焉。下达君令,一阳初动。肾中精气鼓动,部分精气化阳上升温养五脏,一时间生机盎然,谓之“长”。

长极而化,即志一先生所言,“少阳升发,万物乃化,少阳生太阴”,谓之“化”。

“太阴化育,必有所归”,阳明肺金及胃肠合力,宣发肃降,使太阴所化之物各有所归。升清降浊,阳明之清气开达于天,浊气通泻于地。谓之“收”。

天气下为雨,太阳寒水将清阳之气化成精,始得藏入肾中。谓之“藏”。

今天到此打住。


------------------------------------------------------------------------------------

志一 :

云涯松子乃善学者,尤有余力,悟得人身活泼泼一团气则庶几矣,然切忌取巧。


-----------------------------------------------------------------------------------

云涯松子 :在下深知自己所学尚浅,对先生所言,我的理解多有牵强附会之意,还望志一先生海涵,并不吝赐教!


------------------------------------------------------------------------------

三七生:

松子悟妙,能验于临床则得之矣。

[ 本帖最后由 雪林 于 2007-3-16 11:09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3-16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庄 :

今天又仔细的从头到尾拜读了一遍帖子,对开合枢更加糊涂,真是辜负了诸位老师的苦心和古月师兄的辛勤劳动,惭愧啊。(以前就没有看懂,想着多学点能好的,还是看不懂)
先挑一个最前面的问题,37老师和知止老师都是把阳放在上面,阴在下面,可是阳性上行,阴性下行,这样不是成“否”卦啦?
还有开合枢到底是讲阴阳?还是气?
能否拿桂枝汤症来举例,开合枢哪个不及哪个过?能否理解平人是没有开合枢可调
还请诸位有所心得的老师指点迷津。


------------------------------------------------------------------------------------

知止 :

1、不是阳在下,看那个太极阴阳图更接近一些。是少阳在厥阴中,不是阳在下。厥阴合则阳气出为太阳。

2、我理解开合枢主要是讲一气分阴分阳之“用”,三阴时也涉及到了“体”,但主要还是在讲“用”。“用”才分阴阳。所以这个开合枢即是讲气,讲气的什么呢?讲元气分阴阳后的阴阳工作机制。好象它还不能表达出人体所有层面上的内容。

比如少阴肾主藏精,这个精似可理解为元气的体,但在此图中表现不出来。而它起用时是以少阳相火之象“游”出。所以在这里用少阳的“用”可代表藏精的水平。

3、
桂枝汤是太阳的开太过了,之所以开得太过,是因为厥阴的合有不及。
勉强这样说,不要在这里绕,不这样理解也行的。因为桂枝汤证就是阳不能为固,阴不能藏精。用桂芍平补阴阳,因病在表,啜粥使所补之气血达表,谓之“以助药力”。

平人就是这个开合枢图各处都是如图的,圆的。桂枝汤证大致相当于这个图太阳人厥 阴刚出来那块漏了、瘪了些。
麻黄汤证可以理解为太阳的圆左上部绷得太紧了,不圆了。阳明病白虎证就是圆的上面离心了。三阴证和少阳证可以理解为圆的内部质地出了问题,在外形上没有这么明确的表现。

总之,这个开合枢、或这个图,就是帮助开解阴阳工作机制、过程的。理解这个就容易理解三阳三阳的关系。在这些阴阳关系下,人体发生的具体变化,还得再联系阳气与津液、气与血、脏腑等具体把握。但中医的思路是从大到小,得先从阴阳上有个判断。不能上来就搞脏腑辨证、气血辨证,这样不容易在动态上了解机体的当前状态在动态上发生了如何的偏差,也就有可能抓不住主证。也就容易陷入高级一些的“头痛治头”套路“。

好象是说得更乱套了哈

-----------------------------------------------------------------------------------

老庄:

         这次又些心得,不知理解的对不对?还请继续指正
        先以麻黄汤症为例,因为风寒犯表,但是此寒为实寒,已入皮肤毛发,太阳正常开的热量没有出去而被郁,此时只需要开太阳,一鼓汗之,就能祛除风寒。所以麻黄汤方开太阳、温太阴(风寒首先犯太阴)。
       桂枝汤症比较复杂,汗出的原因是太阳感觉到寒要祛除,但是自身力量不够,所以要大开,因为是虚寒,所以热能出体外成汗,可是这样一来驱寒的能力就不够,太阳的大开必须要有根源源源不断的接济,这里就需要阳明的阖了,所以桂枝汤开太阳阖阳明温太阴。
       正柴胡饮和小柴胡汤也能治风寒感冒,少阳为枢,我理解的枢是一个管道--枢纽,他可以把阳明阖的热输给太阳,所以这两个汤里都有阖阳明的药。

       能否就是这样理解,太阳以热出为开;阳明阖,就是产生热;少阳枢即把阳明阖的热转给太阳。这也能解释许多阳明实热症除下法清法外还多用柴胡,利用少阳枢把热通过太阳开出去。反过来,太阳开的不及,就会把热通过少阳输回阳明,而产生阳明热症。
        再看一遍发现枢不能解释桂枝汤症了,应该也有少阳的药才对,否则这个管道没有用上?迷惑中。


--------------------------------------------------------------------------------------

知止:

    师兄真是费心了:)
1、我理解阳是讲在外的气化,阴是讲在内的气化。所以麻黄汤不关于阴,风寒如犯太阴,那就叫“直中”,是外在的阳太少了,不能防御了。而麻黄汤证是防御能力很强的一种情况。
2、太阳的开是要有接济,这个接济从阴中来--产于太阴,出于厥阴(本人理解),阴阳是连着的,不可分的。

3、兄理解的这个管道枢,好象没有 阴 的事了,只在三阳中转,这应该是不合理的。阴与阳互为表里的,一定是时刻连着的。阳明是阳之合敛,是入内的,入于阴,它不应再合到太阳上去。
************************************
开合枢就是方便理解阴阳工作的机制,或者说阴阳之间的运动变化过程。这么讲是为了对着伤寒论中的 六 来说,如果这样看不舒服,就从五行上看也好。比如看《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只要在头脑中建立起一个整体运动的人体模型来就行。有病就是哪里失常、哪里“不圆”了而已。古圣为我们建立的人体模型就阴阳、五行,不要企图把它们重统一到“开合枢”中去。因为开合枢只能讲在用的层面上,不象五行可以体用全都说清楚。开合枢只能说明阴阳在这种分成三阴三阳去看待时的关系,并不能说明人体阴阳的全部。
上面的是与兄商讨,底下这段是我目前的理解,可能是我对开合枢也一直没有理解到位吧。

[ 本帖最后由 雪林 于 2007-3-16 11:18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3-16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七生:

阴阳开合枢


太阳居左,太阴居右。太阳之开外升,阳明合之;太阴之开内降,厥阴合之。太阳承厥阴之合而升,太阴承阳明之合而降。阴阳相合,祖气互根也。若阴全从左升,阳全从右降,则阴阳打成两截,不成合抱之形,反有欲脱之势矣。升降之轴,枢机所在:少阴君火以明于上,阴从外生也,主降敛;少阳相火以位于下,阳从内生也,主升散。若无火力推动,万物即成静止,无限生机不显,生克制化全息矣。


-------------------------------------------------------------------------------------------

知止:

那位朋友会画图,请作一个太极阴阳图。

左面白色阳鱼头向上,为太阳;右面阴鱼头向下,为太阴。
阳鱼之眼为少阴;阴鱼之眼为少阳。
过两鱼眼连一纵行直线,交出太极图之外圈,此线分割阳鱼之大头在右面者为阳明;分割阴鱼在左面者为厥阴。

看些图则阴阳开合升降承接之处清清楚楚。一物一太极,此图可为人体中阴阳二气工作机制的模型。

(按:图在这里http://ngotcm.com/forum/viewthread.php?tid=14498 20楼)


--------------------------------------------------------------------------------------------------------

wytxz0707 :

从图上看,少阴似乎更像太阳和阳明的枢转,少阳像太阴和厥阴的枢转.不解.



------------------------------------------------------------------------------------------------------------

三七生:

是少阴推着阳明降,少阳推着厥阴升,枢机在内不在外。


------------------------------------------------------------------------------------------------------------

三七生:

这样看就是:

阳明 ——  卯酉之纪     
少阴-- 子午之纪      
太阳 ——  辰戌之纪       上为离卦,天气所主
太阴-- 丑未之纪      
少阳——   寅申之纪
厥阴-- 巳亥之纪        下为坎卦,地气所主


以上为火水未济卦,阳明与太阴交换(天气降),泽山感;少阴与少阳交换(君相和);太阳与厥阴交换(地气升),雷风恒;则成水火既济卦,生机从此运化,万物由此萌生。




-----------------------------------------------------------------------------------------------------------------

刘文澄 :

巳亥 初之氣 厥陰風木﹝一陰﹞,配巽卦。
子午 二之氣 少陰君火﹝二陰﹞,配坎卦。
丑未 三之氣 太陰濕土﹝三陰﹞,配坤卦。
寅申 四之氣 少陽相火﹝一陽﹞,配震卦。
卯酉 五之氣 陽明燥金﹝二陽﹞,配兑卦。
辰戌 六之氣 太陽寒水﹝三陽﹞,配乾卦。







[ 本帖最后由 雪林 于 2007-3-16 10:12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3-16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化烛:

请问开合枢是作用或功能, 它是为啥主体服务的??卫气吗?  它源于那里?


----------------------------------------------------------------------------------------

三七生:

是主体(一身表里)的作用与功能,卫气只是其中的一个层面。源于阴阳的不断转化。


-------------------------------------------------------------------------------

木人:

或可从此图理解一元盈缩的道理。


--------------------------------------------------------------------------------

知止 :

赞叹!能理解这个就能知道经方是在治什么了!

一元盈缩有碍,即是病机所在之处,仲师曰: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
经方用药,只在助人元真通畅。其盈缩即升降出入、即开合枢。用药以助之。

如太阳不开,麻桂辛温,助其开也。
其不开或因于寒,但只见寒邪收引,唯知麻桂散寒,则流于形下,沦于时方家言矣。故麻黄汤在经方家其为经方,在时方家其为时方。经方家可以此方治一切不开之证。时方家只以此解表散寒。

故方药虽同,用之则异。经方家每于平淡中有神奇,所谓圆机活法,实是得其要者。时方家常常讲求丝丝入扣,又要灵感神机,谓其医者意也,虽有神来之笔,终归流散无穷。


------------------------------------------------------------------------------------

志一 :

所言甚是,除却“看山不是山”而入“看山还是山”的境界。


--------------------------------------------------------------------------------------

三七生 :

知止不殆!
发表于 2007-3-21 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自作的太极图

这里讨论都是我想知道的,太好了!我都收藏下来准备学习。在网上找半天太极图,都没有找到,干脆自己画了了一个,给大家讨论用,也许有理解错误,望指正。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三七养生加入

x
发表于 2007-4-24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先生说的好啊!我虽然还不太懂,但有些微知其意了,就象黑夜看到了星光。迷茫呀快乐呀,呵呵。
发表于 2009-12-9 0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大德,上面这个黑白的太极图好形象,到底对不对呢?听说推拿比吃药更有效,确实是,推拿不用买药,不用煎药,等凉了,胃能否吸收,不怕农药化肥.....但是深入讨论推拿的地方好少。我理解这儿的阴阳开合应该适用于推拿,针灸,药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6-2 16:15 , Processed in 0.03392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